第150章 光和七年184年)10月12)

字數:3536   加入書籤

A+A-


    午時。
    廣宗城外。
    劉字旗下,一隊士兵正跟著轔轔作響的糧車慢慢行進,張飛騎著一匹黑色駿馬百無聊賴的走在隊伍的最前方,劉備與關羽則並轡在隊尾壓陣。
    作為攛弄眾將來廣宗協助皇甫嵩攻城的代價,劉備所部被韓馥委派了押運糧草的重要任務,在城破後的第三天才有機會前往廣宗。
    劉備被這雙小鞋磨得很有些不耐煩,要不是已經有戰功在身,他真恨不得對韓馥飽以老拳,但此時也隻能耐著性子跟在這拉糧食的老牛車後麵一點點的走。
    “大哥!大哥!”走在前麵的張飛忽然叫了起來,劉備與關羽對視一眼,快馬趕到前麵。
    “大哥,你看,這廣宗城外密密麻麻的建了些啥?敢是什麽攻城用的東西麽?”張飛指著前方說道。
    二人順著張飛所指看去,隻見一座座錐堆般的大小不一的崗巒密布在城外的曠野上,崗巒之間還立著一些上粗下細的木樁,更有無數的烏鴉雀鳥起落其間,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個個的墳包。
    劉備的眼角抖了抖,默不作聲,關羽則眯起了眼:“是京觀。”
    “京觀?”張飛疑惑的問道:“那是啥。”
    “看過就知道了。”劉備伸手從衣襟裏取出兩幅巾帕,遞給張飛一條:“通知士卒,遮住口鼻。”
    張飛接過帕子,疑惑地看了劉備一眼:“遮臉幹嘛?要幹老本行?在這有啥可劫的?咱不送糧食了?”
    劉備沒有回答,隻是擺了擺手,於是車隊繼續行進,當遠處的崗巒漸漸可以分辨時,張飛的表情也逐漸由好奇轉為震驚。
    那自然不會是什麽崗巒。大的是一垛垛用人屍堆成的塚,小的是一座座用人頭築成的丘,上粗下細的木樁是立起的吊刑架,上麵掛滿了瞪著雙眼吐出舌頭的屍體。
    野獸在這裏跳躍撕扯,鴉雀在這裏盤旋啄食。
    在這些屍山首丘之間,還留有一條通向廣宗的路,但行走其間,如同行走在地獄之中,哪怕將口鼻遮得嚴嚴實實的,血腥味和腐臭味還是會充斥鼻腔令人作嘔。
    所有的士卒都戰戰兢兢,低頭垂目在這路上隻顧著走,絲毫不敢四處看,甚至連拉車的牛和駝人的馬此時也都不敢大聲喘息。部隊的行進速度明顯快了很多,仿佛恨不得立刻走完這條死亡之路。
    “這就是……京觀……”饒是張飛這樣的人,此時也被眼前的景象壓抑的胸悶氣短。
    “吾師曾言,皇甫嵩麵善心狠,今日觀此,果然如是。之前聽聞,其在倉亭大勝之後也是將蛾賊盡皆誅戮,大築京觀。”
    “大哥。”關羽一指路邊首丘上的一顆嬰孩的頭顱,聲音明顯有些慍怒:“這不滿三朝的孩童,也是蛾賊麽?”
    劉備的眼中閃過一絲彷徨,但旋即又堅定起來,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氣,緩緩說道:“雲長,皇甫將軍或許認為,隻有如此才能震懾蛾賊,讓其他叛軍心生畏懼,不敢再生異心。昔日武王伐紂,血流漂櫓,後世評之,依舊不失仁王聖主之名,我們現在所追求的,唯有勝利,至於是非曲直……,勝利後自有後世大儒去辯經。”
    “哼!要我說,還是那張角老賊為了一己私欲,欺誑了這漫漫的愚夫愚婦,這才造下這無邊的殺孽,要算苦主,還得找那張角,皇甫將軍則是迫不得已才對這些人大加殺伐,是張角逼皇甫將軍殺人的!”張飛憤憤不平的說道:“就好比那些賤仆!一點小事都做不好,非要逼著我對之大加鞭撻,惹得大哥對我斥責,可他們若是能把事做好,我又怎會平白無故的鞭撻他們,算來還是這些廢物的錯!”
    劉備聽了這猶裏猶氣猶味十足的話語,驚訝的看著張飛:“哎呀,益德,你剛才這一番話,竟隱隱然有大儒之姿。”
    “愚兄佩服!”劉備對著張飛拱手言道。
    “俺也一樣。”關羽同樣拱手而言。
    ………………
    “廣宗城已經克複!賊酋張梁業已授首!天兵不日便將對下曲陽發動總攻,爾等本是良民,何必再為狂賊賣命?!”
    兩軍陣前,一名大嗓門的尉官對著當搏營吼道:“現在放下武器過來投降的,不但前罪可赦!還可領賞金一千錢!如果有能斬捕伍長、什長來降的,賞三千錢,良田十畝!”
    “能斬捕百夫長來降的,賞五千錢,良田五十畝!”
    “能斬捕蛾賊渠帥來降的,進爵一級,賞一萬錢,良田百畝!”
    “能斬捕蛾賊首酋齊潤來降的,封千戶侯!賞三萬錢!”
    “嗬,我這賞金快接近師尊了呢。”齊潤安撫下試圖射殺這名尉官好使之閉嘴的齊弩士,對眾人笑著說道。
    “參事,你給對麵的驢屌說兩句吧。”
    “對啊,參事,說兩句,罵他們兩聲也好啊。”
    “對,參事,罵他們兩句,給我們出出氣!”
    “好!”
    “我有一言!諸位聽真!”齊潤將早就做好的大喇叭拿出來朗聲言道:“劉漢俟秦末之釁,起於沛縣,七載之內一統九州,八荒四海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哉?實乃天授。蓋因彼時君明臣良,昊天遂以萬民相囑。
    自後三百餘載,後嗣沉荒君德漸薄,臣綱失道倫常漸廢,漢武殺長立幼,王莽以臣弑君,梁冀廢立三帝,於是內以童稚繼大統,外使宦戚操實權,兩宮奪政,宦戚相爭,有司毒虐,天道失和,官貪吏狠,萬民嗟苦。
    建寧二年,天地變色;建寧四年,京城地陷;光和元年,五嶽崩裂,海水倒灌,霓墮雞化。自是人心離叛,天下思反,此實天厭劉漢而棄之也。
    我師父大賢良師,哀民之艱,痛民之殤,乃舉義旗登高一呼,天下莫不響應,聚眾百萬,聳動華夏,此豈人力哉?亦天授也!
    何謂天耶?萬民即天!
    今彼等世家宦門買垢納奸得逞一時之智,殺人盈野而喜一城之得,豈不知天下民心已失,爾等逆天而為,將墮萬劫不複之地!
    我師雖死,其道仍存,黃巾雖挫,尤有餘焰,彼等自謂天下將平乎?豈不知亂兆已釁,革命高潮將至!
    其乃遙望海中已現桅尖之船,其乃遠望東方噴薄欲出之日,其乃燥於母腹將要成熟之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喜歡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