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井陘關的戰前會議

字數:4054   加入書籤

A+A-


    韓信的部隊在太行山的山穀中行進。數萬人急行軍,卻幾乎不發出什麽聲音。
    對這支軍隊來說,長途疾行已經成為習慣了。從漢中出發的時候,這支軍隊就開始疾行。行進是這支軍隊的常態,戰鬥隻是偶爾發生,每一個士卒不需要理解韓信將軍的戰略意圖,隻要知道自己必須在某時某刻到達某處就行了,作戰不一定會死,但是在規定時間不能到達指定位置,是真有可能死的。
    軍隊在穀底行進,兩側是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在這樣的山穀密林中行走,僅有的腳步聲也會被樹林吸收,稍微遠一點就聽不到任何聲音。每個人能聽到的,就隻是自己的呼吸聲。
    韓信坐在馬背上,仍然在不斷的研究井陘關一帶的地圖。
    衛兵在前麵牽著馬,照護著大將軍的安全。
    張耳的馬跟在韓信後麵,張耳一路看著韓信,韓信一路就沒有放下過地圖,整個人似乎都沉浸在地圖裏。
    也許這就是一代名將吧?
    張耳從來沒見過如韓信一樣熱衷於看地圖的人,當然,韓信的那個地圖確實也不凡,這幾天張耳也學習了一些地圖知識,已經能從地圖上看出山峰穀地的樣子了。這個地圖原來是從天空如鷹一樣鳥瞰的,從高空看這樣的地圖,就如同看自己的掌紋一樣簡單清晰。
    但是韓信這樣,無時無刻不專注於地圖之上的,這樣的將軍聞所未聞。
    就這樣幾天行軍,隊伍快到了井陘關。
    韓信這才下令部隊停止前進,整支部隊在距離井陘關三十裏的地方停下來,就在山穀裏駐紮簡易的營地,也不生火,就吃一些冷幹糧和肉罐頭之類。
    各軍將領在韓信的軍帳中集合。
    “斥候和我們派出去的奸細發回來消息,說廣武君李左車獻計嚴守井陘關,並且申請自己帶三萬精兵繞行小路到我軍後背合圍,將我們全殲在井陘關之下。”韓信淡淡的的說。
    軍帳中的氣氛一時非常緊張。
    “但是陳餘不肯聽廣武君的策略,說正義之師不搞陰謀奇襲,要和我軍在井陘關內展開一場堂堂正正的正麵作戰。”韓信笑笑。
    “這個瓜皮……”曹參吐了口口水。
    “陳餘性格傲慢乖張,自以為是儒門高士,自是看不起李左車這樣的兵家後學。”張耳也笑了。
    “陳餘說正義之師不搞陰謀奇襲,這話說的很好啊,但是我可沒想跟他堂堂正正……打仗這事兒嘛,隻要消滅敵軍,用什麽辦法都行。什麽辦法好用用什麽辦法,打仗又不是儒生去宗廟分冷豬肉,還得擺個譜什麽的。”
    眾人笑了,紛紛稱是。
    “兵者,詭道也。”張耳也拽了一句孫子兵法。兵法從來就沒有堂堂正正這一說。涉及到生死的事兒,從來都是無所不用其極。
    “我軍人少,敵軍數量多,我們是遠來的客軍,敵人是就地防守,戰場對我們是不利的。所以這一戰要靠各位用盡全部力氣,我有這樣一個戰法,大家聽聽……”
    韓信指著地圖,開始展開自己的計劃。
    眾人先是認真聽講,繼而驚愕,最後嘩然。
    韓將軍您不是開玩笑嗎?這一戰的部隊調度這麽複雜,敵人能讓我們完成這樣的戰法嗎?還有插旗子就能贏得戰爭?這能行嗎?
    “大的意思是這樣,這一戰最重要的是各個部隊的銜接,每一支部隊的進退和下一支部隊的進退要銜接好,讓敵軍始終處在應接不暇的狀態,讓敵軍的主帥始終不能把握戰場的節奏,疲於應對,我們才有取勝的可能。所以部隊進出的方法和次序我告訴你們了,但是誰什麽時候進出戰場,我在現場臨時決斷指揮。”
    “另外,井陘關穀底戰場空間有限,我們要讓趙軍主動進入這個穀底,被我們各個擊破。之前說了,需要誘餌。我和張耳先生親自領一萬大軍,作為誘餌深入戰場,我估計我這個漢軍主將和張耳先生兩個人,就能讓陳餘忘掉一切危險,會帶著大軍直接衝過來。”
    眾人笑,這個時候卻有衛兵來報告:“漢王遣使到大營了。”
    “請進來!”韓信放下手中的籌策。
    一個高大的身影進了營帳,在掌中油燈照耀下,這個人的影子布滿了整個營帳,對比席地而坐的諸將,這個站著的人顯得身材極為高大。
    “我是張蒼,漢王派我來協助韓信將軍負責大軍後勤財計。”這人拱拱手。意態傲然。
    “張教授?”韓信抬頭看著這位高大白胖的男子。
    “韓……韓信?”張蒼撓撓頭。
    眼看過張蒼帶來的令符,確認張蒼特使身份,大家也沒過多寒暄,而是把戰場情況和下一步作戰計劃給張蒼又介紹了一下,韓信安排主簿將漢軍賬冊移交給張蒼。“張蒼先生來前線,相比我們後勤的壓力就會小很多。”韓信對眾人解說。眾人再次恭維了一下這位漢王特使。
    “我記得不錯的話,張蒼先生是大秦的柱下史,主管天下文牘和財計,是禦史之下第一人。”張耳忽然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慚愧慚愧。”張蒼拱手答謝。
    “張蒼大人學究天下,數算之能天下無人可及。”韓信在一旁淡淡的說。在長城大學一直有這種說法,韓信在這裏介紹張蒼的才能,也是幫張蒼立威的一種表示,但是這一帳子大將們,大概沒幾個能懂得數算對贏得戰爭到底有啥幫助和影響的。
    直到戰前會議結束,所有將軍離開營帳,韓信才叫住張蒼。
    重新以弟子禮見禮,韓信疑惑的問:“張蒼先生怎麽離開了張村?”
    “蕭何丞相去張村進貨,勸說我下山來幫助漢王,下山前公孫校長和張誠他們也送我來著。”張蒼說,他也是沒料到這個韓信居然是長城大學的弟子。兵學係和數學係來往極少,這個木訥的學生自己此前並無印象,剛才韓信叫自己張蒼教授,自己才確定這人是蒙恬的弟子。
    “蕭何丞相去張村?沒起啥衝突吧?”韓信問。
    “沒有,張誠帶著我們幾個請蕭何吃了頓飯,但是談的不好,蕭何想讓張村真正納入漢國版圖,按照關中標準納稅服役,張誠不答應。還嚇唬了蕭何幾句。”
    “要是按照關中標準納稅服役,張村就不是張村了。張校長當然不會答應,不過當麵硬懟,隻怕以後會有什麽麻煩。”
    “這就不知道了,天下大亂,張村最後何去何從,誰又能說的清楚?張誠似乎也沒有割據一方的打算,眼下大概也是能挺一天是一天。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整個天下現在都是朝不保夕,張村能有什麽例外?”
    “至少表麵上應該和蕭何丞相達成一個協議……”
    “我下山的時候,沒看到有這個跡象,不過蕭何在張村買了大量的糧食罐頭之類的,眼下看蕭何也不想和張村起衝突。”
    “就不知道能維持多久……”
    “這些先不說了,軍中有用得著我的地方,你盡管說,不用什麽先生弟子之類的顧忌,到了軍中您是大將軍我是下官,有事兒你直接吩咐就行。”
    “這是自然,我軍中眼下的後勤製度是這樣的……當下主要的問題是這樣……”韓信便開始解說軍中的後勤管理,張蒼所長就在數算和流程的管理,張蒼接手後勤,也許比自己親手去處置這些更有效吧?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