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不戰?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漢王遣使送來酒肉給齊王。”作為幕僚的李左車撩開大帳,對著坐在地圖前凝視地圖的韓信說。
“知道了。替我回禮謝謝漢王。”韓信沒回頭。而是從懷中的一個小布口袋裏抓出一把炒豆,塞了幾粒豆子在嘴裏嚼著。
“齊王,漢王每日三次遣使賜酒肉,您不覺得這裏麵有什麽意味嗎?”
“離得近,漢王對我親厚,有什麽好吃的都記得我。”韓信定定地看著牆上的地圖,看都沒看李左車。
“漢王不放心您,對您按兵不動不滿很久了。”
“按兵不動不是很好?項羽已經沒有補給了,我身後靠著齊地、燕地、趙地、中原的補給,糧食有的是。隻要我們穩住陣線,硬拖也會把項羽拖死在這裏。再過三日,項羽軍中必然生亂。如果我們堵住項羽的大營,他自己的部隊就會因為爭糧自相殘殺,等他們殺光了,我們派人進去撿人頭就行。”韓信木著臉說。
李左車苦笑。
韓信所說的,當然有道理。眼下的戰場,拚的就是最後一口糧食。項羽所有的糧路都斷了,哪還有什麽出路。韓信仗著自己血厚,要活活把項羽磨死在這裏,本來也是正統的兵家策略。說實話,這一刻李左車都在韓信身上看到了趙國名將廉頗的影子,這種堅壁清野、按兵不動的作風,以往隻出現在老將們身上。齊王才多大?今年還不到三十歲。這麽年輕又這麽老成。
但是啊,齊王還是太年輕了一些,很多事情想的沒那麽深。隻考慮作戰,不想別的,也是不行啊!
“齊王,您想兵不血刃不戰而勝當然是極高妙的,但是別人不是這麽想的啊!”李左車說。
“能少傷亡就取勝,有什麽不好的?都這個時候,我們何必拿將士們的命往上填呢?”
“齊王您還沒有想明白嗎?漢王一直都不放心您。自從上次您請封代理齊王之後,就變得很微妙了,當時漢王專門派了張良先生來給您封王,其實就含了刺探情報、查探您口風的意思。現在您坐鎮中軍,手握三十萬大軍,漢王近在咫尺,他又怎麽能放心的下?而您按兵不動,始終沒有表露出和項羽作戰的心,難免會懷疑你和項羽之間有什麽勾兌……”負責整理文件的幕僚蒯徹在大帳角落裏插話。
韓信這才轉過頭來,沒看蒯徹,卻是看向了李左車:“先生也是這樣看的嗎?”
“古人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那也得將在外。而大將軍您和漢王近在咫尺,就不能說君命有所不受這種話了。將軍出征,朝中有所猜忌,這都是難免的。當初趙國廉頗將軍麵對秦軍也曾常年按兵不動,引來朝中君臣猜忌,最後被奪了軍權。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如齊王您這樣知兵,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您想兵不血刃破敵的苦心。”李左車也是憂心忡忡。
君王猜忌在外的將軍,在背後掣肘扯後腿這種事,趙國簡直太常見了。廉頗遭遇過這種事、李牧也遭遇過。其實也不隻是在趙國,列國之間,君王對領兵作戰的大將軍千方百計防範和猜忌,從不少見。
按說這也是常識。但是人一旦到了戰場上,責任大壓力大、千頭萬緒的,就難免疏忽了和君王的溝通,不能很好的揣測、把握君王的心,不能很好的和君王溝通,不能維持君王的信任,最後很多名將因此下場很淒慘。
有幾個君王能如秦王政那樣,安然把六十萬大軍交給王翦遠征作戰,毫不懷疑毫不猜忌的?
韓信盯著兩個人看,眼睛很明亮,但是神情卻似乎有一絲哀傷。
“你們的看法是?”
蒯徹不吱聲,自己隻是一個謀士、幕僚,在作戰上並不在行,這個時候說錯,萬一誤導了齊王怎麽辦?
“我們兵力有優勢,敵軍疲憊、糧秣缺乏,陳兵荒野,已經沒有戰意也沒有戰力了,齊王三十萬堂堂正正之師陣列向前,英布彭越側翼騷擾,灌嬰將軍遊騎包抄,可以一戰而滅項羽於此地。”
“想過沒想過會有多大損失?”韓信問?
李左車不答。
“項羽驍勇善戰,雖然糧秣斷絕,但是眼下這支軍隊已經入了絕境,我還記得當初我們複盤巨鹿之戰的戰場情況,把項羽陷入絕地會是什麽樣子?困獸猶鬥,要殺死受傷的老虎,得填上多少性命?這三十萬齊軍,說是兵精馬壯,但是大多數根本沒有上過陣,如果楚軍抵死反撲,這些新兵蛋子誰能保證他們不會恐懼潰散?”韓信皺眉盯著李左車。
韓信手中,其實沒有多少百戰強兵。每次手裏有一點訓練好的軍隊,劉邦就派人來把人馬抽走,雖然這段時間又湊出來三十萬軍隊,但是新兵上陣麵對強敵瘋狂搏殺,到底能不能頂住,韓信心裏沒底。
相比之下,項羽的部隊可以算是百戰強兵。項羽軍中以會稽郡出來的八千江東子弟為骨幹,一路擴張,這支部隊打過巨鹿、燒過鹹陽,在齊國擄掠過、在彭城追殺過劉邦、在京索戰線上和劉邦反複拉鋸好幾年。這支部隊可以說是當今天下最凶殘的一支部隊。天下諸侯聞之喪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王,漢王帳下成信侯張良求見!”帳外傳來衛兵的通報。韓信看了看左右的李左車和蒯徹:“請進來。”
張良永遠是衣冠整潔風姿綽約。看到韓信拱手行禮,含笑問好。
“成信侯這個時候來訪,有何見教?”韓信皺著眉問。張良入漢王陣營幾年,卻始終沒有什麽具體職位,隻是前不久,獲封成信侯,算是有一個爵銜,卻依然沒有什麽職位,隻是在劉邦左右做一個謀士,隨時幫助出謀劃策。
“漢王關心前線戰事,派我過來了解一下,看看齊王還有什麽需要、或者漢王能配合什麽?”張良說話很有分寸。
“來,我給成信侯介紹一下現在戰場情況。”韓信拉著張良的手,走到大地圖前麵,在地圖上指指點點,敘述目前戰場格局和各支部隊的位置。
“時間在我們手裏。如果我們耐心拖下去,什麽損失都沒有,楚軍不攻自破。其實自從漢王入漢中以後,到現在也五年多了,不差這幾天時間,我日間登上望樓看楚軍的輜重營情況,以我估量,楚軍存糧差不多耗盡,三日之內必然軍亂,等到他們自己吃光最後一粒糧食,內部亂起來,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消滅掉這支部隊了。”韓信解說完畢,目不轉睛的看著張良。
韓信對張良還是有好感的,很少有人會不喜歡張良,尤其是張良對兵法也很精通,韓信相信,雖然張良自己沒有帶兵作戰的經驗,在戰略戰術上也都是紙上談兵,但是經過自己這樣一番分說,張良一定能聽懂自己的策略。
“齊王用兵如神,張良佩服。”張良果然撫掌讚許。
韓信的心緩了一下。雖然心知張良必定如李左車蒯徹所說,是因為漢王不放心自己,過來打探情況的。但是如果能把自己的謀略給張良講清楚,他回去匯報給劉邦的時候能講清楚,漢王的疑心就能減少很多吧?
“但是啊,如果大軍在此久久不動,我是擔心,我們自己軍心就動搖了呢……畢竟很多人把項羽說的如同天神一般,很多人都畏懼項羽,齊王陳兵在前,卻久久沒有行動,我已經聽到有些將領說,齊王也是畏懼項羽呢……”
韓信皺了皺眉毛,卻沒有馬上發作。
“當然,這些人都是不懂兵法的,所以會有這樣的猜疑,但是我擔心,如果大軍久久不動,這種猶豫會不會越來越多,最後我們自己的軍心也亂了呢?”
韓信皺眉,這個說法也不能說是沒有道理。但是,如果做好內部管理,這個時候嚴肅軍紀,讓大家都緊張起來、忙起來,這些猜疑也會減輕很多。
“誠如齊王所說,項羽現在隻是砧板上的一塊肉,既然如此,早下刀晚下刀,結果都是一樣的,那何不現在就滅了他?”張良的眼睛很亮,直勾勾的盯著韓信。
韓信閉了一下眼睛,無數死傷畫麵就在眼前浮現出來。
這會多死多少人啊!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