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口訣的秘密
字數:3560 加入書籤
象棋確實已經是張村尋常可見的遊戲,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赤膊男子擺著棋盤,周圍圍著一群人在旁邊支招,熱鬧非凡,也有個淘氣的長城大學師範係的女生裝作小白花一個一個去單挑下棋大爺們的棋攤,弄到哄堂大笑,讓好多大爺斷了繼續當眾擺棋的癮頭。
象棋棋子少、規則簡單,旁觀者很容易就看清棋局形勢,也就更有群眾基礎。趙杏兒說不善此道,也隻是對象棋參與的少,如趙杏兒這樣算術冠絕天下的人,怎麽可能做不到下一步看七步的水平呢?區區32個棋子90個交叉點的遊戲,對趙杏兒這樣的人來說算得了什麽?何況張誠雖然也算不上國手,但是記憶中的開局套路可也不少,什麽仙人指路,二馬盤槽之類的,在這個象棋遊戲剛剛發軔的時代,那就是降維打擊了。
趙杏兒偶爾也會玩一點棋類遊戲放鬆一下自己,但是使用的卻是圍棋。圍棋隻有黑白兩色,規則更簡單,但是難度卻更高。這種遊戲在研究院一眾墨家之徒中很是流行,趙杏兒偶爾也去那麵手談一局,據說水準已經在中上。
研究院的墨家之徒會和趙杏兒下棋,卻不願意和張誠玩這個遊戲,大家認為張誠下圍棋的手段太肮髒。各種定式擺起來過於詭詐,殺伐之氣過重,失去了圍棋的正道。這種評價讓張誠苦笑,兩千年的圍棋發展,在後世這項遊戲比兩千年前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圍棋早從一項消磨時間的小遊戲變成了一場競技,直道人工智能出現,再次碾壓了人的智力和能力。
象棋規則這個口訣,是張誠憑著回憶又總結了一次,在趙杏兒這次離開張村的時候,特別取了一副從未用過的精致象棋,然後反複囑托,甚至把口訣寫在紙上給趙杏兒帶在身上,說是張校長專門給楚王準備的禮物。趙杏兒就知道這個口訣很重要,於是當著韓信的麵複述出來。但是為什麽重要,重要在哪裏,趙杏兒卻想不明白。
趙杏兒覺得要點是不是在最後一句,兵卒永遠不回頭,張誠是不是想傳達戰爭殘酷,一旦開始就無法停止,而無數人因此失去了生命。這似乎和張誠一直以來對秦末戰爭的批評態度一致。卻沒想到張誠真正要提醒韓信的是倒數第二句那個:雙王不相見。
一旦王被迫見王,就注定是敗局。
這種暗示和各種預言、讖緯一樣,總是含糊曖昧,當事人即便聽說也無法破解其中的真意,隻有事情發展到那一步的時候,回首經曆的一切,才會幡然醒悟,說原來重要的是這一句,原來重要的是這個。但是當你醒悟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
不要說不在局中的趙杏兒無法參悟明白,連身在局中的韓信,玩味這句口訣的時候,也隻是覺得最後一句兵卒一去不回還的悲涼,並沒有發覺其它規則中暗藏著某種提醒。
接下來的時光,趙杏兒匆匆視察各個郡縣的分號,對楚地的地理風貌算是有了初步了解,也基本確定了楚地重要的物資集散地點的分布,在陳縣召集楚地各個分號的掌櫃,舉辦了一次楚地工作會議,粗略布局了楚地分號發展規劃,按照張村的方式,將楚地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分派落實下來。就準備打道回轉張村。
聽說趙杏兒教授結束行程準備回返,楚王韓信派人給趙教授送來禮物儀程,說是請托趙教授帶給張村各位先生,表達自己對長城大學受教的感謝,自己身為楚王,一行一動也有很多限製,可能很久都沒辦法回到張村拜望各位先生。表示自己雖然已經身居高位,但是自己一生最快樂無憂無慮的時光都是在長城大學度過的,如果可能,自己寧願回到長城大學做一個學生。
這就是大人物的矯情說法,別看他說的冠冕堂皇,你真要他放棄楚王的職位,去長城大學做兵學係的係主任,著書立說流傳後世,他也一定是不肯的。孔子那般的當世高人,他難道真的隻想在曲阜開一個民辦學校嗎?不是的,如果能回到魯國朝廷做一個大夫,孔丘也是願意的,隻不過魯王和朝中大臣都不想他回到朝廷,沒辦法他才隻好去開個補習班講課罷了。
趙杏兒還是很客氣的感謝了楚王的厚意。韓信這個時候又悄悄提出:張村的步槍、火炮能不能對楚國交易?相信誠記掌握一種千裏之外快速通信的辦法,這個方法能不能和楚國分享?或者能不能支持楚國建設一個電台?
趙杏兒隻好搖搖頭。槍炮是張村自保的工具,從不外傳,張村人口少、城池小,依靠這東西才能自保,這一技術一旦外泄,張村就無險可守,希望楚王能夠諒解。如果有一天張村不得不對外公開這兩項技術,那麽相信出身張村的韓信,憑借和張村的關係、憑借蒙恬將軍的看重,一定會第一時間得到這個消息,並且會得到最好的條件。
韓信也隻好無奈笑笑。
“若是有張村這幾項技術,相信我的軍隊一定可以無敵於天下。”
“戰爭已經結束,但是我看到楚王仍在征兵練兵?”趙杏兒臨行的時候這樣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學的就是這個,也隻會這個。不然閑著幹什麽呢?何況楚地六郡幅員千裏,各處也並不安定,又有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在身側,這都不是好相與的鄰居,我自己如果手中無兵,在這個世界中又何以自保呢?”
“您身邊這位將軍看起來似乎有一點眼熟。”趙杏兒在送行的人中,看到一個熟悉的青年將軍的身影。
“這位是鍾離昧,也是我們長城大學兵學弟子,和我一同受教於蒙恬先生門下,又一同下山,一同投奔了項羽,後來一直在項羽軍中……項羽兵敗潰散,鍾離昧後來沒有地方可去,就到了我這裏。”
“趙教授好!”鍾離眜邁步上前,行了弟子禮。趙杏兒側身避開。自己隻是西北地區深山裏的一個教書先生,怎當得起將軍的大禮呢?但是卻記住了鍾離眜的名字。自己對兵學那麵的情況了解不多,兵學子弟或許有旁聽過自己課程的,但是印象卻也不太深。而且據蒙恬說,兵學弟子陸續有一些離開張村參加到天下征戰中的,但是所謂百戰餘生,最後能活下來多少,蒙恬也並沒有把握。兵家就是如此的專業,要用生命來踐行自己所學,甚至要付出生命來印證自己所學。
“鍾離將軍辛苦。”對這些離開了長城大學的學生,千言萬語,趙杏兒也隻能說出這樣一句話。
鍾離眜儀態沉穩,但是對長城大學教授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此刻身在韓信帳下,卻又不好越過韓信來說什麽,隻說感謝在長城大學諸位先生的教誨,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課堂,再次聆聽諸位先生的教導。
“長城大學的校門始終是打開的,對所有有誌學問之道的人永遠開放,我們也願意和這天下一切智者砥礪前行。”趙杏兒也隻好說這樣一句官話。和兩位故人拱手拜別。
“趙先生的風采,真是天下無雙啊!”鍾離眜看著越走越遠的商隊,不由感歎。
“張校長也是無雙的人物呢。”韓信感慨。
“隻在離校的那一次見過張校長。”
“我後來有機會見到張校長,智慧眼界,當世無人可比。”韓信感慨,“和趙教授恰是一對璧人。”
“不知道配得上趙教授的是什麽樣的男子呢?”鍾離昧歎息。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