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小圈子
字數:4898 加入書籤
聽說長安惡少長街奔牛的惡性,知道幹這些事兒的人都是誰,呂皇後倒是沒有惱怒,而是微笑著聽審食其匯報完,點點頭:“蕭丞相開竅了。”
審食其不解其意。
呂皇後也不說破。
蕭祿整日帶領著一班長安惡少在長安城中胡作非為,蕭何用這種辦法開始把自己的子女和沛縣勳貴的子女們捆綁在一起,呂家子弟、樊家子弟也都在其中,這種事做的很巧妙,誰也看不出其中的蹊蹺。也說不出有什麽不對。孩子們在一起玩,又不是勳臣們彼此勾結,也不會引起皇帝的猜忌。
“皇後,蕭丞相夫人又來了。”使女進來報。
“你先下去,我們女人們在一起聊聊天?”呂皇後微微側頭,看向坐在下首的審食其。審食其慌忙俯身行禮告退。
“臣妾見皇後殿下是來請罪的。”蕭何夫人伏跪在廳中。
“阿同姐,不要這樣,坐下說。”呂皇後微笑著說,使女攙扶蕭何夫人阿同坐在側麵的幾案後。
“犬子無知,帶頭領著長安的少年們在長街上火燒牛尾,追迫路人、毀壞房舍……都是臣妾教子無方……”蕭夫人惶恐的說。心中卻並不慌張,蕭祿做的這件事雖然有點離譜,卻還是合乎了蕭何的囑咐、想來皇後也不見得會拿一個孩子如何。
“這事兒我聽說了。”皇後麵無表情的說。停頓了片刻又說:“中尉周昌說,按照律法,這些少年身高不足六尺,所以不能罪責,隻要賠償了銀錢就行了。我聽說是蕭祿主動拿了錢來賠償,這就沒事了嗎。半大孩子都淘氣,闖點禍又算什麽呢?不礙的。男孩子嘛,不惹禍還叫男孩子?”
“皇後殿下寬仁……”蕭夫人在下麵又是行禮。
“這事兒皇帝也聽說了。”呂後又說。
蕭夫人一驚,望向皇後。
“皇帝說,少年們在街市上取樂,為什麽不帶上朕的兒子!”呂後微笑。
“可不敢,太子何其尊貴,哪能和這些熊孩子一樣胡鬧……”蕭夫人一臉惶恐。
“皇帝說的也有道理,眼下這些少年,以後都是朝中的棟梁,太子要是做了皇帝,還不是靠這些兄弟們幫襯?早一點在一起也是好的!”呂後說。
這話牽扯到太子做皇帝、劉邦殯天之類的信息,蕭夫人大恐,可不敢再聽下去。
“古來哪有萬歲天子!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又何必避諱呢?”呂皇後並不覺得這個話題是什麽禁忌,當然,普天之下也隻有她可以不禁忌這個。
世界上,由衷盼著皇帝死的,一個是和皇帝感情破裂的皇後,一個就是長大成人的太子。從來如此。
“讓孩子們常常來拜望太子也就是了。”蕭夫人道。
“說周昌去給皇帝匯報這些孩子胡鬧的時候,被皇帝給揍了。”皇後又扯了另外一個話頭。
“周昌這人性格剛強,怕不是說了什麽讓皇帝氣惱的話吧?丞相也說,周昌脾氣又倔又硬,竟讓讓人生氣。”
“這次倒不是因為周昌說錯了話,而是周昌去拜見天子的時候,看到皇帝和戚夫人兩個人在庭院裏……就衣衫不整,周昌慌忙避開,被陛下不喜。”皇後若無其事的說,好像是在談什麽家常。
信息量比較大,皇後說的也沒那麽直白,蕭夫人想了半天才弄清楚是怎麽一回事,騰的一下子兩頰緋紅,期期艾艾說不出話來。
“戚夫人這個賤貨,居然敢……,實在是不成體統。也難為了周昌大人這麽剛正的人,難為他還能忍著在那裏被皇帝痛毆。”
蕭夫人一句話都不敢搭。事涉皇帝隱私和後宮爭鬥,這豈是自己能插嘴的?
蕭夫人離去後,審食其又悄悄的回到皇後的殿中。
“蕭何的兒子們正在拉著長安少年在街上胡鬧,你的兒子參加了沒有?”呂皇後瞟了審食其一眼。
“臣的孩子閉門在家讀書,不會到街上去胡鬧的。”
“這就是你的不對了。陛下都想讓太子盈參加他們,你的兒子難道就高貴嗎?”皇後冷笑。
審食其驚惶的俯下身。
“別以為是孩子們的胡鬧,你仔細想想,都是功臣之後,是功臣們的孩子在一起。”呂後的聲音響起。
“功臣……臣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麽……”呂後輕蔑的一笑,“功臣也有很多種。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是功臣,張良陳平也是功臣,張耳韓信彭越英布也是功臣,但是能一樣嗎?”
“這……”審食其思量著呂後的話,想弄懂其中的意思。
“人和人的親疏遠近都是有原因的。就好像你,永遠沒辦法和韓信英布成為朋友吧?”呂後再把話向前推進了一點。
“是……”審食其似乎捉摸到了一點東西,但仍然沒有完全想明白。
“算了,你慢慢想清楚吧。審食其,我們在項羽軍中的時候,我多蒙你照料,所以提攜你。但是你覺得別人怎麽看你?”
“臣下不知。”
“人啊,都差不多,腦子裏都是那些齷齪的念頭,就保不齊有人認為你我之間有什麽私情……”呂皇後望向庭中的空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審食其下了一個哆嗦。忙俯身稱罪。
“有沒有,我還不清楚嗎?這些流言,我是不在乎的。皇帝他……他也是不在乎的,皇帝知道自己是什麽人,知道我是什麽樣人,也知道你是什麽樣人。所以皇帝是不會信的。但是啊,審食其……”
審食其俯身不敢抬頭。
“你才幹比不上韓信蕭何張良,在這長安之中也沒什麽交好的朋友,靠了我對你的情分和回護,你才能在長安城中有這麽一點立足之地,但是想要躋身九卿之列。還是需要自己多謀劃啊!”呂皇後低頭看了看跪伏在堂前的審食其。
“全憑皇後殿下照拂。”審食其說。
“我有照拂你的心,但是你自己也得硬起來才行。要麽就有才幹,沒才幹有功勞也行,沒有功勞就得有人脈了。我跟蕭何就這樣說過,沛縣的人啊,得互相多照應,多走動。沛縣的人都說你的好,那在陛下麵前你就是好人了。陛下和我都是很重情義的。”呂皇後說。
這算是很透徹的指點了。
天下安定,馬上就要分封功臣,隻有呂皇後敏銳的認識到,雖然每個人的功績各不相同,但是沛縣出身的人是最特殊的一個群體。一來他們在劉邦身邊時間長,二來總體上功勞也多,三來就是有同鄉故舊的情分。也許曹參灌嬰的能力比不上韓信,但是在皇帝心中,他們的地位顯然更重一些。
沛縣人說什麽,顯然更容易被皇帝接受。
而在沛縣的功臣中,呂氏的親族也能占到三成或者更多。自己、自己的兄長、自己的妹妹、妹夫、自己的侄子……都在漢王麾下效力,也各自積累了功績。
在皇子的爭奪中,呂氏親族天生就站在自己和太子盈這麵。
所以隻要沛縣的人在一起,沛縣的人站在呂氏這一麵,未來的天下就很明了了。
天下一共也就這麽大,那麽多功臣都來分,哪裏分的過來?隻有有人把自己的功勞和獎品讓出來,大家才夠分嘛……
以前的問題,是解決掉項羽,以後的問題,就是解決掉功臣們……還有,解決掉劉邦的那些女人,還有那些兒子們。
呂皇後的眼光已經放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和很遠很遠之後。
“臣下明白了。”審食其再次行禮。今天的行禮未免多了一些,但是他是不是真的明白了,誰也不知道。
“很多事,沒有那麽複雜。蕭何在前朝不過是縣中的吏員,如今也能做了丞相,夏侯淵不過是縣裏管馬車的,如今也能做了太仆,所謂高官,才幹到底如何,我看也沒多重要。跟對人做對事,才是最要緊的。”雖然呂皇後並沒有跟著劉邦打完全場,但是對所謂功勳、才幹這事兒,確實看得很清楚。站好隊、跟好人、挺過去,是成為功臣最重要的條件。韓信陳平如果一直跟著項羽,哪裏有今天的地位?蕭何曾經大加讚賞的張蒼,還不是遠遠排在了蕭何丞相的後麵?
“勳臣們來往過密,叫結黨,但是孩子們在一起玩,最多也就是個胡鬧罷了。這件事情就能看出來蕭何丞相的見地和手段,要多學習,我聽很多人說張良陳平智慧超絕,但是依我看來,蕭何丞相才是智慧超絕的人,你要和他們多走動。還有呂釋之、呂澤,也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你要學會處好關係……”
呂皇後的話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
長安城中,以沛縣勳臣為核心的小圈子正在形成,其中呂氏的族親就占了一小半。而張良陳平並不在這個小圈子之中,最後是融入這個小圈子,還是要另外組成小圈子,那要看這兩人的智慧了。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