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諜報體係三更之三)

字數:2861   加入書籤

A+A-


    “沒和你打招呼就把你家人帶到張村,這個是我的疏失,但是你也不要多想,不是什麽要拿你家人做人質的意思。”
    在誠記總號深處,趙杏兒的辦公室裏,趙杏兒對麵前的鍾離眜說。
    鍾離昧點點頭,卻不知道是信了還是不信。
    “主要考慮你現在情況特殊,在外麵被人通緝,家人天各一方,遠在東海郡我們也不方便照應一下。所以就動用商行的力量,把家裏人遷過來。畢竟張村更安全富足舒適一點,對孩子成長也有好處。我就擅自做了這樣的決定。”趙杏兒說。
    “明白。”
    不同的人,在各自的角度上,對這件事的解讀必然不一樣。
    “如果來商行,我想你負責人員的訓練管理、信息管理和行動指揮。當然,我聽說蒙恬也想請你去做兵學的講師。這個要看你自己選擇。”
    “可以選?”
    “怎麽不可以?一個人如果各方麵都需要,當然要看你自己選擇。都可以的。大學的講師也是很尊貴的職位。著書立說必可名傳後世。”趙杏兒說。
    可以選的話,鍾離反倒迷惘了。自己該去哪裏呢?如果一切都是可以選的,那麽遷居家人來張村這事兒,就確實和“人質”沒關係了。這事兒就純粹是學校方麵照顧自己這個老學生的一個暖心行動而已。
    “當然,如果兩者兼得,也不是沒辦法,可以兼職去大學做客座講師。有課的時候去那麵,平時在商行這麵,拿兩份薪水。”趙杏兒說。
    “這個看起來不錯,家用更多了一些。”人質之類的顧慮一去,鍾離昧心思就放鬆了,也能開得起玩笑了。
    “大學那麵的束修雖然在全天下來說都是好的,但是你以為大學裏的那些大佬真的是靠束修過日子嗎?蒙恬開著玻璃工廠、扶蘇在鐵作坊有股份,連公孫校長都在印刷工坊有股份,張誠……嗐,咱就別提張誠的錢是怎麽來的了,真要是過日子,大學裏這些大佬可都不是靠講課費養家糊口的。”趙杏兒忍不住陰陽了一下不在場的幾位。
    “所以其實蒙教授也算是兼職的兵學係主任?”鍾離眜也跟著打趣起不在場的蒙恬。
    “他算是兼職的玻璃廠老板。平時都不怎麽去廠子裏的,好多事都是商行幫他們處理。”
    “那就這樣,我也嚐試一下兼職?”鍾離眜笑了。
    “那就先說一下我們這麵的安排,眼下有一個想法,我想在長安城裏放一些人,放到皇帝、皇後附近,還有一些主要朝臣身邊,比如蕭何、比如陳平……”趙杏兒也快速進入狀態。
    假想要在未來幾年和朝廷保持一個疏離甚至對抗的關係,那就要在對方身邊放一點人,一來是可以打探對方的消息,如果更進一步,能影響到對方的決策,那就再好不過了。
    最近一年多,趙杏兒可是向公孫尼子和扶蘇學了很多曆史方麵的東西,發現敵國相爭,使用奸細是一種成本很低、但是很有效的方法。陳平幾萬金就可以把範增趕出項羽的朝堂,這要是用戰爭的方法,幾萬條人命都不一定能得到這樣的結果。
    兵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張村有電報機,信息傳遞快速隱蔽,間諜根本不需要出門和誰接頭,就能得到上級部門的指揮和傳送信息。張村想要知道誰的秘密,簡直太容易了。
    全天下的電報機,差不多都在誠記手裏,趙杏兒早已經掌握了一個龐大的情報網,之前隻是用來傳遞商業情報,在各處賤買貴賣獲利頗豐,眼下拿來搜集長安城的政務信息,似乎也沒什麽不行。
    “長安城現在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能識字的青少年、懂得采買會辦事的青少年,就能得到貴人的青睞。送一批這樣的人去長安城,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各個府邸謀一點差事,很快就能脫穎而出。”鍾離眜是了解張村、也懂得貴人府邸裏人才缺口的。直接指出了核心。
    “概率。”趙杏兒說。這種方法是把一批中上水平的人送到長安,這些人自然會出尖,就如當初平原君門客毛遂所說“錐處囊中,其末立見。”這樣的青年自然會得到貴人重用。有多少人到達皇後身邊、多少人到達皇帝身邊、多少人到達陳平身邊,就隻是概率問題。
    “這個周期也不會很長,即便到達不了貴人身邊的,在長安城中生存也沒什麽問題,自然會成為各方麵的翹楚。您在長安安插一個接頭聯絡人接應落選的青年,居中調度也就是了。奸細最大的問題是傳遞信息的過程被人發現,就很危險,但是按照張村利用電報傳訊,哪怕在陳平眼皮下麵發送電報都不會被發現……”鍾離眜已經在路上了解了電報的原理和神奇,覺得這東西沒有用在軍事和治政上實在是很遺憾的事情。
    “人選是個難題,長城大學可沒有那許多青年可以派到長安。”趙杏兒抿著嘴。
    “其實您也不需要派長城大學的高才。派到長安的,隻要能識字、會算術、有一技傍身,最好是在采買方麵對一些商品有所專長,也就足夠了,這樣的青年,我看定居點也能選拔出來,給他們以重金的報償,許諾他們未來的前途。教導他們使用電報機收發電報,也就夠了。如果商行能培訓一二,我可以親自訓練他們其它技能。”鍾離眜倒是很快進入了狀態。
    比之後世建立情報網的方法,趙杏兒這次建立長安情報網的方法簡直粗糙不堪。但是憑仗著電報機的技術差,張村流民子女對新職位的渴望,鍾離昧的籌劃和培訓,幾天之後,第一個電訊短訓班在商行的一個秘密訓練場地就已經建立起來,而不到一個月之後,第一批青年隨著商行,開始混入了長安城。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