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硫化

字數:4219   加入書籤

A+A-


    劉邦做皇帝,不代表天下就安定。
    之後還有剿滅了異姓諸侯,劉邦死後還有諸呂之亂,再之後劉姓諸侯還有七王之亂。可以說,就沒幾天好日子。
    張誠不是專門研習曆史的人,對曆史的記憶了解沒超過九年義務教育水平,但是身到大秦之後,卻越來越對時局充滿了悲觀——蒼生黎民何辜,要被這些野心家裹挾著,幾代人都沒過上消停的生活。
    其實天下可以有另外一種選擇,像張村這樣,認認真真耕種做工,養活自己,采取不合作的態度不參與到天下爭奪之中。有陝北的深山環抱,大軍一時衝不進來,算是別有一番天地。
    如果給這種選擇一個定義,張誠願意稱之為解放區。
    張村並不是如抗戰中的上海那樣的孤島——靠著港口、資本和租界,在戰亂中還能試圖維持一種布爾喬亞生活。張村更像是紅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重重包圍之下,很認真的創造,很認真的對這個世界分享自己的技術。
    當然,張村有超出這個時代所應該有的技術水平。但是這個技術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一點點發展出來的。靠著養蜂技術,張村能夠得到溫飽,並且靠著早期的積累,張村率先發展起冶煉,借助這裏的煤炭、石油優勢,張村沒有放過每一個可能的早期技術進步的機會,把燃燒溫度推到2000度高溫以上,在張誠和寺工的一班工匠的努力下,從早期的機械設備快速迭代,實現了較好的蒸汽機製造,應用在礦業、農耕和建築等等方麵。
    最近又開始有了內燃機。
    技術進步部分解決了人力不足的問題,張村現在的富甲天下,是機械技術高效率生產帶來的。
    但是張村也存在瓶頸。
    陝北山區的交通問題,人口不足的問題,讓張村不可能有更大的跨越發展。這裏並不是一個把蒸汽技術覆蓋到全天下的地方。
    可是張誠從來也沒想過,要帶一支軍隊,走出這座山,參加到對權力的爭奪中去。因為,眼下的張村,人心並不支持戰爭。
    普通的村民滿足於富足的生活,即便是流民,也隻滿足於衣食,沒有人想走上戰場,親臨矢石。張誠甚至懷疑蒙恬都已經不再想回到戰場上去了。蒙恬固然仍然在研習兵學,訓練卒伍,也偶爾關心外界的戰事,但是蒙恬並沒有試圖訓練出一支常備軍隊,張村的所有兵卒,都隻是民兵——平時為民,戰時為兵,他們有保衛家園的決心,卻沒有走出大山的欲望。
    這也是無奈。
    除非外來的武裝對張村開始圍剿,也許會逼得張村每個人不得不拿出保養的鋥亮的氣步槍,走上充滿血腥的戰場?
    那如果皇帝開出很好的條件呢?自己要不要投降?
    張誠沒有想過。自己又不是城主,自己隻是村長,是大學的副校長,是研究院的學術主管。這些事自己不能做決定。
    這二十五年的人生,自己已經熬過了始皇帝的十七年,熬過了二世皇帝的三年,又熬過了楚漢相爭的五年。如今自己還隻是個青年,卻已經有了兩個孩子。未來的歲月很長,是不是繼續順應時代熬下去、忍下去呢?張誠其實沒有打算。
    但是自己現在的情況,和八年前在鹹陽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那個時候自己確實麵對龐大的帝國毫無力量,甚至連救援一下扶蘇都要假手於人,救一下蒙恬都要裝哭冒險才能從趙高眼皮底下弄回這個假死的屍首,多了的事兒,幾乎一點兒都不能做。
    楚漢之亂,天下已經平添了太多的縫隙,張誠現在已經有能力在長城外建造城池、趙杏兒能從韓信手裏撈出鍾離眜來,自己也有上百部電台放在這個天下各處,情況當然不一樣了。
    但是接下來呢?
    關於郡縣製、關於分封製的討論,張誠也隻是隨聲附和瞎扯一氣,張誠熟悉更多的國家治理方法,更人性的、更有效率的、更強大的方法。但是所有那些國家的組織形式,都需要相當基礎的條件支撐——交通、通訊、人民的教育、豐富的社會分層。
    無論是大秦還是大漢,本質上還都是廣袤天下的農民國家,適合什麽製度,難道張誠能比扶蘇和公孫尼子更高明嗎?
    這就是張誠有意回避關於天下爭執的討論的原因。自己隻是一個理工男,在有限的時光裏,把關鍵的技術從這個世界中釋放出來,已經有了電報、已經有了旋翼機,自己給這個世界全新的尺度,已經做的很好了,如果身邊的人更多一些,可以再做得多一些……比如自己就不曾設想過,橡膠這種東西會被一個師範係的女學生無意之中發現。
    小聚會結束,張誠隨著徐福來到化學係的實驗區,這裏已經為沈荃新建了一個實驗室,專門從事橡膠的提取和研究。
    圖樣送到草原上,牧民們開始在草原上尋找這種開著小黃花的草,果然找到了大片的聚落。這種草在草原上並不罕見,也很分散。長城大學派了農學的弟子前去研究和采集,在確保橡膠草聚落安全的情況下,這次帶回來大量的草根,專供沈荃進行研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提取橡膠的方法並不困難,草根切碎,在水池中浸泡、碾壓、在水中揉搓,讓汁液盡可能析出,然後濾去草杆,等待汁液自行分層和凝固,就得到半透明的柔軟的乳膠。但是乳膠粘性很強,強度又不夠,很難看出到底有什麽作用。沈荃之前把乳膠塗布在布匹表麵,也存在這個問題,總是黏黏糊糊的,看起來並不好用。
    徐福接手了橡膠項目以後,按照方士的習慣,開始進行了新的一係列操作。徐福從實驗室角落的一個玻璃樽裏取出一塊黑乎乎的薄片,遞給張誠看,這是一塊黑膠皮。張誠隨手撥弄了一下,這塊膠皮的彈性韌性確實已經遠遠超過之前的乳膠塊。
    “怎麽做到的?”張誠好奇的問。
    徐福搓搓手:“把那個乳膠加熱融化,然後灑入硫磺粉和鉛白粉,趁熱攪拌,不停攪拌,最後就……”。
    張誠嚇了一跳。這還真是一個方士風格的操作方式。略一想,橡膠曆史上有所謂硫化橡膠的品類,似乎也就是橡膠和硫之類的反應,但是配方和工藝,自己卻是不清楚的,材料學這東西,和煉丹區別也不是很大,反正先提純,提純之後再就是把各種東西混在一起試試,看看能不能得到新的性狀來。這個領域除了大量的實驗、總結實驗、不斷探索之外,似乎也沒什麽好辦法。
    “注意安全啊,我的徐仙人,硫磺和鉛白都有毒,這要是吸入身體,折壽的!”張誠也隻好這樣歎息。
    “我曉得,我曉得,所以我們搞了排風扇,搞了很多防護的方法,這已經比以前我們煉丹要好很多了。”
    張誠看到在這間實驗室的牆上,有一排巨大的排氣扇。怪不得這屋子裏有風呢。
    “怎麽轉起來的?”張誠好奇。
    “用了電機。”徐福說。“我看你那個雙翼機的螺旋槳不錯,我就找研究院仿照了一下,用電機驅動,排風還是很好的。”
    沒想到電風扇是個方士發明的!張誠大為感歎!
    看了看在一旁跟在徐仙人身旁的沈荃,一段時間的休養,沈荃臉上明顯有了肉,氣色也好得多了。
    “身體還好?累不累?化學這麵的工作其實有一定危險,很多實驗會涉及到毒物,還有高溫、爆炸、腐蝕什麽的,一定要嚴格遵守實驗規則、一定要聽從徐仙人指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沈荃笑笑,說謝謝張老師關心,不礙的。
    “有關礙,大家在你身上投資了不少錢,你絕對有義務保證自己安全,別讓一千萬錢在你身上打了水漂。”張誠笑道。
    這樣一說,沈荃忽然覺得壓力好大。
    看著這個年輕的姑娘,張誠覺得,自己選擇窩在張村這個山溝溝裏,不去想爭奪天下權力,隻是努力的發展技術,一步一步探索,這是對的。
    誰當皇帝又能如何?技術前進才是最真實的、技術能惠及天下萬民。張誠又一次這樣安慰自己。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