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論文的奧妙
字數:3219 加入書籤
張誠很認真的讀張蒼這份論文。
概率論嘛,當然是正經學問,雖然是以“擲骰子”這個不正經話題開始,進行的研究。張蒼的思路、邏輯、算法、結論都是沒問題的。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劃時代的理論。
其實就是九章算術中的衰分術、均輸術,也都已經超出這個時代的水準,張誠都無法想象,公元前兩百多年,張蒼是怎麽就能認識到這些概念的。
對於張蒼身在趙國,還能和學院保持如此密切關係,不僅僅認真為每一期論文進行評審,還會積極參加投稿,身在國家高級管理崗位,還能沉下心來進行純粹學術研究,張誠也非常佩服。
張蒼忽然離開張村,張誠當然是不滿、不爽的。但是也沒有把張蒼視作自己的敵人,隻是當成一個在革命道路上中途離開隊伍的老朋友而已。每個人的認識有差別,個人追求有差異,你得準許人家做自己的選擇。自己雖然在內部聚會上會嘲笑一下張蒼。但內心裏還是非常尊重張蒼的。
畢竟,張蒼可以算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知己。自己和張蒼、歐冶子淵最初那些通信,最後形成了初等數學的課本,已經成為這個世界最基礎的知識的重要部分。在鹹陽的時候,又和張蒼來往甚密。回到張村來,再和張蒼一起工作。
自己和張蒼的相處時間,竟比和趙杏兒在一起的時間還要久一些。
想起這事兒也不禁唏噓。
但是現在更感慨的是,論文最後一部分的內容。
這個結論部分,張蒼說以上關於骰子點數的概率分析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純數學分析,在實際應用中,會因為物理上的差異出現不同的結果,賭場和賭徒中的高手都有可能操縱結果。這當然是科學的研究態度,但是在這段話裏出現了一段字母組成的內容,看起來像是一段亂碼,張誠略一拚寫就看出端倪。
這段字母說的是:韓信小心酈商。
隻有六個字。卻已經是張蒼能做出的極致了。張蒼身為趙相,無法和韓信直接聯係。更無法向韓信示警。張蒼也找不到可靠的人傾訴自己的心情和對韓信的擔憂,隻能把這句話寫在論文裏,希望的就是看到這句話的張誠,做出決定,是不是要向韓信示警。
是一個重感情的老朋友啊!
如果張蒼還留在大學裏,自己這些人會補足對政治的分析能力這個短板。
蒙恬就隻是在軍事上天才,在政治上……就一般。
張誠歎息著把這份論文遞給趙杏兒:“你看一下,如果沒問題,把這篇抄錄一遍,交編委會,我建議張蒼先生這篇論文單獨付印發行,我覺得會有很多人喜歡這篇。原件你可以送到下邳,交給韓信。”
趙杏兒狐疑的接過這篇論文讀了起來。
“徐仙人搞了個新發現,我給取名叫臭粉。這個項目我家跟進一下,看看需要投多少錢。和徐先生做好合作,這個臭粉有大用。”
“投一千萬錢的規模嗎?”趙杏兒皺皺眉。錢當然是不缺的,但是千萬錢級別的項目如果太多,總覺得有點冒進。
“他那個工藝看起來很簡單,原料獲得容易,我估計建廠也就百萬錢以內的規模吧,但是別小看,收益可能不比像膠廠小。徐仙人的工作你多盯著點,我總感覺他手裏快出大成果了。”
“大成果,比如?”趙杏兒挑挑眉毛。
“徐仙人那兒正在挑戰造化之功,都快接近無中生有了……還不厲害?幫著徐仙人規範一下工作管理和安全措施,千萬別出什麽事故。錢上多傾斜一些,讓他大膽花錢大膽試驗!”張誠說。
能得到碳酸氫銨——最重要的是,得到氨水,就距離製堿隻有一層窗戶紙了,而且眼下的方向非常正確,接下來隻要針對食鹽進行處理,就能得到火堿和純堿,有了火堿純堿,化工行業就有了半壁江山,後麵就會突飛猛進。
自己剛才說什麽來著?造化之功。化工、化工,可不就是造化之功嘛!想到這兒,張誠已經喜色上了眉梢。
“這論文有問題。”趙杏兒已經看完論文,合上,注視著張誠。
“嗯?”張誠應了一聲。
“這個領域我沒有想過,但是看張蒼先生的推演過程、公式和結論都是沒問題的,但是論文最後一段……”
張誠挑了挑眉毛。
“韓信。張蒼先生不是認真的吧?”趙杏兒有點猶豫。
“我讀出來的和你讀出來的是一樣的內容。子弟校每個學生讀到這裏都會拚寫出一樣的內容。所以我覺得張蒼先生就是那個意思。但是韓信離我們太遠,涉及到韓信的事情又太大,我們也沒法插手進去……沒那個能力。所以我說,你派人把這份論文送到下邳,請韓信做一次審讀就好。我們能做的大概也就是這樣。”
“您對韓信是怎麽看的呢?”趙杏兒問。
“韓信是個好青年。我們總要照應一下。”
長城大學副校長說要照應一下楚王韓信,聽起來像是個笑話。但是張誠就是這麽想的。
但是如果說,這份論文的意思是要韓信小心酈商,或者認為酈商是韓信問題的死結,趙杏兒覺得自己手裏還有別的解決辦法,比如,鍾離眜的槍法現在已經很好了,如果鍾離眜願意以身犯險,200步外的一顆鉛丸就能解決問題。
但是仔細想一下,就發現這種冒險並不妥當。200步並不是一個殺手的安全距離,這個距離比弓弩遠不了多少,刺客並不足以擺脫嫌疑和脫身逃走。為了弄酈商搭上一個鍾離眜,也不值當。所以趙杏兒也就沒有多想,隻是把這份論文謄抄一遍,去掉那句暗語,自己和張誠在論文末尾簽下名字表示已經閱讀並且推薦了。送去研究院請歐冶子淵再簽了字,就拿去找公孫尼子要求印刷單行本。
而原件,趙杏兒特別調了一架旋翼機,一路中轉,飛了兩天,在下邳城外一處誠記的莊園降落,由分號的掌櫃將這份密封好的論文送到楚王韓信手裏,請楚王審閱。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