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封關
字數:2965 加入書籤
接到這個詔令,董翳是懵逼的,送走了陸賈,董翳勒令身邊人都遠離書房五十步。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裏。然後放聲大笑。
自己還能等到這一天!
從項羽封翟王至今,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還能有這一天!
過去八年,自己這個翟王、上郡守幹的是憋憋屈屈,誰來都能對自己吆五喝六。張村那麵也不配合,自己還得跟張誠那個小村長點頭哈腰凡事商量著來。
眼下,皇帝要封鎖張村了!哈哈,我董翳也有今天!
皇帝的政令,那必須得不折不扣的執行,立刻派人去重新整頓直道上的關卡,進出上郡的商隊都要重新登記、進出上郡的人都要逐一盤查。人手不夠?那就征調!不差錢!
做好這個部署,董翳第一時間就帶了兩個隨從,駕著馬車直奔張村。
求見城主扶蘇,村長張誠。
董翳算是經常來往於張村的“老朋友”了,見麵都很隨便,談話也很隨和。
“殿下,張村長,陸賈他下令要封掉進出張村這麵的直道,封鎖誠記商行的貨物進出……”不知不覺間,董翳對扶蘇的稱謂已經改成了“殿下”。這當然是對扶蘇皇子身份的一個表達,不過城主也可以稱殿下的是吧?
扶蘇皺皺眉。
“哦。”張誠隻是哼了一聲,表示知道了。
“張村長,您看這麵需要我如何配合?”
“你有什麽想法?”張誠嘴角微微翹起,已經想到眼前這個郡守大概打的是什麽主意了。
“朝廷隻是禁止商旅進入張村,禁止商家和高奴縣做生意,卻並沒有禁止商旅到達上郡和高奴縣嘛。我想,不妨我高奴縣統一采買張村的出品,然後外來的商旅直接在我高奴縣縣城交易,這樣做並不違規……”
天下沒有愚蠢的官員。古人的智慧也不見得比後世的人差到哪兒去。關稅洗澡蟹這種玩法,很容易想出來,尤其是由董翳守這個關的時候,自然不會放著每年過手天量剛需產品的張村,不可能斬斷這個流淌著銅錢的甘泉直道。
陸賈要封鎖張村經濟,反倒給董翳帶來了機會,接下來自己就可以做張村商品的獨家代理,坐地起價做一道轉手生意,這是什麽?這是皇帝陛下親自給自己送上門來的富貴啊!
張誠也是笑,董翳現在已經脫去了那個翟王的傲慢和強硬,越來越像個官場商場的老油條了,就上次王吸召歐被打的丟盔卸甲,董翳自己上門來找自己買杆棒戈首這套操作,就證明董翳已經熟悉了張村的做事風格,提出來的方案簡直就是三贏!
在亂世裏,張村和誠記可以在天下的縫隙中生存,冒著風險把生意做到全天下。但是一旦有了朝廷,張村就太醒目了一些。
所以張誠在項羽被困的那一天,情緒格外壞,當趙杏兒興致勃勃開始準備大興土木大幹一場的時候,張誠的命令確是要各地分號都要做出備份係統來,把自己更多和本地的士紳、官吏、豪強綁定,建立一些本地化的機構,也做好誠記隨時轉入地下的準備。
在張村你能用鐵甲車守城,難道在長安洛陽,在朝廷眼皮子底下,人家還弄不了你嗎?
果然朝廷的打擊還是來了。當發現武力解決不了張村以後,劉邦、陳平和陸賈的手段就是要斬斷張村的商路——你有天下無敵的好產品又能怎樣?讓你賣不出去你就傻眼了!坐吃山空我看你能吃幾年?
董翳帶來的消息裏,甚至還包括嚴禁粒米入張村的說法。董翳自己說的時候都笑,說劉邦認為張村既然商人多工人多,那麽種田的人必定就少,因此糧食一定緊缺,再加上知道張村在戰爭期間一直也在各地采買糧食,就覺得張村的胃口很大,如果控製了糧草,張村就會乖乖跪下求饒。
董翳卻知道,張村在外麵采買的糧食,一般都就近銷售掉了,張村做的其實是轉手交易的錢。至於張村自己……這些年從來沒聽說張村缺少過糧食。即便是在大災之年,即便要收容超過十萬流民,張村也沒有短少過一粒米。甚至張村養的豬,現在都在吃穀子和麥子——按照張村養豬戶的說法,說這些東西喂豬,豬長得快,實際上賺錢也更多,飼養更省錢。用糧食取代雜草豬菜來喂豬,反而更省錢?這不知道是什麽道理,董翳想不通,不過張村的奇事也不止這麽一樁,想不通就不想了。
當天張誠當著扶蘇的麵,和董翳談好在封鎖張村方麵雙方合作的方法和條件,笑嗬嗬的送走董翳,回來看到扶蘇鐵青著臉。張誠問:“城主有心事?”
“這些貪官,居然用這種方法繞開朝廷的旨意!他們在大秦的時候也是這麽幹的嗎?”
張誠愣了一下,扶蘇怎麽還跟劉漢朝廷共情了呢?
扶蘇看到張誠看自己的表情很奇怪,略一思索就知道問題在哪裏,臉騰的就紅了。
“我維護法紀……”扶蘇訥訥的說。
“法紀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一件事情,如果沒有好處,就沒有人去推動,如果有好處,就自然有無數人前赴後繼。”張誠笑著說。“人維護法紀是一方麵,為自己謀求私利是另一方麵。普通人之所以遵守法紀隻是因為害怕懲罰,而謀求私利則是天生。執政者要做的是執行法紀約束人們的行為,再使用利益的方法誘導人們的行為,嗯,俗稱蘿卜和大棒。”
聽到這麽粗俗的比喻,扶蘇也被逗笑了,“秉直你說的雖然有道理,倒也不用這麽粗俗吧?”
“莊子說,道在屎溺。粗俗不粗俗的,它管用就行啊!”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