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糧秣是個大問題
字數:3583 加入書籤
劉邦剛剛喝了一口烈酒暖了暖身子,此刻在白登山下,匈奴單於冒頓也喝了一大口烈酒,然後就把玻璃酒瓶蓋子塞上,深深吸了一口氣:“真夠勁兒!”
這是在秦地上郡傳出來的一種烈酒,價值萬錢。三瓶這樣的酒在長安就能換一匹上好的戰馬。而在匈奴,這種裝在琉璃瓶子裏的酒,一瓶就能換到一匹戰馬。
很貴,哪怕是單於也不能無限製暢飲。
冒頓單於一次隻喝一大口,倒不是為了省錢,而是因為單於本就是一個極其自律的人。一個能把駿馬、女人輕易送出去,卻懂得寸土必爭的匈奴單於,胸中自有遠大天地,不會輕縱自己的欲望。
“這樣的酒雖然好,用來暖一下身子是可以的,卻不能多飲,多飲迷亂自己性情,是要壞事的。”單於喃喃說。
“單於聖明。”侍從幫助單於收起了烈酒。
“能確定在白登山上的就是漢國皇帝嗎?”單於問帳中的屬下。
“我們打探到,看服裝、儀仗,按照韓王的說法,這人就是漢國皇帝。”匈奴左賢王說。
“帶了兩萬輕騎,就敢孤軍深入追擊我們到這兒,這個皇帝該說他勇敢呢,還是愚蠢呢?”冒頓單於冷笑一聲。
“據說這位皇帝也是曾經領兵征戰的將軍,從一個十夫長起家,打遍天下、戰勝了無數英雄才取得天下的。”匈奴人不能理解亭長這種職位,隻能解釋為十夫長。
“真的是打遍天下、戰勝無數英雄,又怎麽會輕易冒進,陷入我們的包圍之中呢?”冒頓單於譏笑。
“大單於,我們要攻打白登山嗎?”
“騎兵攻山,你腦子裏是牛糞嗎?”冒頓單於扭頭冷冷的看著提出這個主意的手下。
“難得有困住皇帝的機會。”
“我們不上山,他也下不來。就這麽困著。不是很好?”山上沒有草,他們的給養一定也不夠,沒幾天他們就得殺馬了。一個連馬都沒有的騎兵,還不是任我宰割?王帳中,燭光閃爍,冒頓單於的眼睛深邃,眼窩深處仿佛有火焰燃起。
“單於,漢國皇帝雖然後勤不足,我們深入雁門,後勤也不怎麽充裕。就怕我們在這裏也拖不了幾天。”右賢王老成一些,這個時候提出自己的看法。
“此處離草原很近,如果我們真的沒有糧草,快馬一天就能撤回草原上,不怕的,眼下這個平城,就是一個賭桌,漢國皇帝把自己放到了賭桌上,我們總得賭一把!”
圍繞白登山戰場,其實山上山下的困境是相似的,兩萬人被困山上,隨身攜帶糧秣不多,騎兵的戰馬沒有草料,堅持不了幾天。
山下四十萬匈奴騎兵,還有四十萬精壯的戰馬。在這個小小的盆地上,哪有充足的補給?匈奴四十萬人如果停留在這個盆地之中,隻怕也堅持不了幾天。
真正的名將,對這種戰場都會有非常清楚的判斷,但是如何解困,卻要根據自己的戰略意圖、當時的戰場情況、敵軍的戰鬥意誌進行調整。
雄心勃勃的冒頓單於,靠著個人的意誌、野心、雄圖偉略,一統草原,在東麵的東胡和西麵的月氏之間廣袤的草原,終於第一次成為一個部落,匈奴人終於擁有了第一個王,他還不知道,在幾年以前,在南方長城以南,一位偉大的帝王,也做出了偉大的統一,將分裂的國家合並為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
把一個文明之下的無數分裂割據的政權統一為一體,無論如何都是一項偉大的功業,這個文明一旦統一,就會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創造出更加絢爛的文化,或者變得空前強大,能征服和吞並更廣袤的疆土。
對於“統一”,匈奴王冒頓單於並沒有那麽清醒的認識。隻是處於匈奴人對牧場、草場占有的天性,認為視力所及之處,都應該是自己放牧牛羊的草場,草原上的每個部落,都應該是自己的臣民。他所能理解的權力,就還隻是攻占、征服這些草場,征服草場上的那些牧民。
他還不懂得,真正的統一,要包括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實現對所有土地的有效統治——建立中央集權的郡縣製度。
長城以北的這些部落,沒有文字、沒有偉大的哲學家、沒有經驗豐富的官吏、沒有一個真正氣吞萬裏、視野可放眼於後世數千年的帝王,在擴張和統一這項帝王偉業上,匈奴單於所做的努力,比起南方的同行來說,都太粗糙、太簡陋。
“劉邦被困在這個白登山上!會不會就被匈奴人給弄死?”扶蘇難得有興致參加軍事討論會。
兵學係教研室裏,又張開了一幅巨大的地圖,不過這幅地圖很簡陋,和韓信在戰場上使用的地圖完全不是一個水準。但是這幅地圖也是韓信提供的。畢竟代郡一帶,韓信也在那裏作戰過,對這一帶的山川地勢,多少有印象。
誠記的密探遍及天下,在漢軍中有探子,和匈奴人做生意的商隊也有自己的發報機,從下午到深夜,始終有滴滴噠噠的電訊號傳到張村,韓信看著譯報組那麵不停有小紙條傳過來,也是非常震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段時間韓信已經摸清張村有電報這東西,甚至對電報的原理,韓信也已經摸索的差不多了,卻沒想到,電報係統真正運轉起來是這個樣子的。
來自漢軍劉邦部、曹參部、灌嬰部的電報,清楚的呈現每支部隊的位置、狀態和指揮官的動向。來自代郡、雁門郡和太原郡商號的電報,呈現出各地對物資的需求、物價的變化、市場是否安定或者動蕩、軍糧征調、軍隊經過的情況。來自匈奴那麵商隊的電報,通報了匈奴兵力分布、當前後勤情況、主要將領的信息。
整個戰場竟然是透明的。
“你們一直都是這樣的嗎?”韓信問張誠的聲音都有些發顫。
“也就是從垓下之圍,你突襲項羽那會兒,我們才有這樣的技術和能力。”張誠笑笑說。
“你們能千裏之外掌握戰場上的情報,也能千裏之外指揮戰場作戰了?”
“電台分布還是有限。另外,千裏之外不能了解軍情,貿然做更細的指揮,恐怕也不是前線將士之福。”張誠說。
“皇帝陛下雖然被困白登山,但是地形仍然有優勢,如果皇帝能依山據守、節省糧草堅持到援兵,還是可以撐下去的。這處戰場空間有限、人煙稀少,其實匈奴人也很難獲得補給。如果皇帝撐得下去,拖住時間,這場仗打不久。”韓信給出自己的意見。
蒙恬點點頭。
這處戰場不具備進行大戰、持久僵持的基礎。大將軍們看一眼地圖,就能判斷出來。
不過,兩萬人對四十萬,劉邦能撐得住嗎?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