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憶清平新貌 說技藝傳承
字數:4198 加入書籤
王翠妞,這個清平村的引領者,看著清平村好物店,生意越來越好,心中既高興又擔憂,
高興的是,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擔憂的是,隨著訂單的增加,生產和管理方麵,可能會出問題,
石梅花看出了母親的心思,說道:
“娘,我覺得,咱們需製定一套完善的,生產流程和管理製度,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我覺得,我們可以把生產環節,進行細分,每個人負責一個環節,這樣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石狗蛋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個辦法不錯,但是,我們還得保證、每個環節的質量,不能為了追求效率,而忽視了質量。”林羽補充道。
經過一番討論,王翠妞製定了一套,詳細的生產流程和管理製度:
在生產方麵,將蘇木染布的生產,分為選料、染色、晾曬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並且製定了嚴格的質量標準;
在管理方麵,設立了財務、銷售、采購等部門,明確了各個部門的職責和權限。
有了完善的生產流程、和管理製度,清平村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高,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清平村,這個曾經靜謐、質樸的小村莊,如今,正經曆著一場由內而外的蛻變。
石菊花,自從在州城通過係統的學習作詩、繪畫、女子繡工後,這個才情出眾的姑娘,更是有了主意,
一日,她把心中的想法與娘親說了,王翠妞自然很讚同,要她大膽的去做,她便回到清平村,與幾位誌同道合的姐妹,坐在村頭的老槐樹下閑聊,興奮之餘說道:
“姐妹們,咱們清平村山清水秀,人人都有一顆玲瓏心,我想在咱們村開一個詩社、書畫社,讓大夥閑暇之餘,能吟詩作畫,相互交流心得,也給村子添些文雅之氣,怎麽樣?”
眾人紛紛拍手叫好,一位姑娘眼睛亮晶晶地說:
“菊花姐,這主意太棒了!咱們平日裏就喜歡寫幾句、畫幾筆,可總是自己瞎琢磨,
要是有個詩社、書畫社,就能跟大夥一起進步,說不定還能出幾個大詩人、大畫家呢!”大家“哈哈哈”的笑了起來,但心中燃起了希望。
說幹就幹,石菊花立刻行動起來,她找到村裏的幾位長輩,將自己的想法一一道來,
長輩們聽後,都讚許地點頭,不僅提供了一間寬敞屋子,作為社址,還幫忙召集村民,踴躍參入。
詩社、書畫社成立那日,村裏熱鬧非凡,村民們扶老攜幼,紛紛前來瞧個新鮮,
菊花滿麵笑容:“各位叔伯嬸子、兄弟姐妹們,今日咱們這詩社、書畫社,就算是正式開張啦!
往後,大夥有空就來這兒,一起吟詩作對、揮毫潑墨,把咱們清平村的文化味兒,都給寫出來、畫出來!”
村裏的教書先生也前來捧場,他手撫胡須,笑著說:
“菊花姑娘這舉措甚好,咱們清平村,有如此秀美的山水,質樸的民風,定能孕育出不少佳作,
我雖才疏學淺,也願在這詩社裏,與大夥一同探討詩詞之道,共賞文學之美。”
打那以後,詩社、書畫社,就成了村民們閑暇時,最愛去的地方,農忙過後,大夥聚在一起,低吟淺唱:
“稻穗金黃映日邊,農夫汗灑笑豐年。清平村裏桃源境,詩意生活歲月甜。”
有的則鋪紙研墨,揮動畫筆,將眼前的山水、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
為了讓大夥的才藝,得到更廣泛的展示,村裏還定期舉辦文化節,
周邊的文人墨客聽聞,紛紛慕名而來,他們身著長袍,手持折扇,與清平村的村民們,交流心得,探討技藝。
一位來自州城的老畫家,看到村民小寶畫的山水畫後,不禁讚歎:
“這畫中意境,既有田園的質樸,又有山水的靈動,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造詣,了不起啊!”
小寶紅著臉,撓撓頭說:“先生過獎了,我就是跟著大夥一起學,看著村裏的山水,心裏有感就畫下來了。”
而在村子的另一角,雕刻大師蘇玉軒的工坊裏,也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蘇玉軒,這位在雕刻界久負盛名的大師,受王翠妞之邀,給清平村培育年輕學徒,已有一段時日,
在這段時間裏,他悉心傳教,石狗蛋、小寶、小虎三個小夥子,在蘇玉軒的耐心指導下,他們三個日夜苦練,技藝日益精湛。
如今,靠著清平村後山,源源不斷挖掘出的玉石,他們精心雕琢出了各種精美的玉器,
有造型典雅的玉簪,簪頭雕刻著精致的花朵,花瓣薄如蟬翼,仿佛能隨風舞動;
有晶瑩剔透的玉鐲,鐲身刻著細膩的龍鳳圖案,龍鱗、鳳羽清晰可辨,栩栩如生;
還有寓意吉祥的玉擺件,如“鬆鶴延年”“福如東海”等,件件都傾注了他們的心血與智慧。
現如今,蘇宇軒大師,又來到這山清水秀的清平村,教導更多的有誌小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玉軒手持一把精巧的刻刀,對著一塊溫潤的玉石,邊示範邊講解:
“雕刻之道,重在用心,要根據玉石的紋理、色澤,構思出最恰當的圖案,
你們看,這塊玉石色澤溫潤,略帶翠色,咱們就可以把這翠色部分,雕琢成竹葉,再配上一隻靈動的熊貓,便是一件佳作。”
說著,他手中的刻刀,如行雲流水般舞動起來,玉石碎屑紛紛落下,不一會兒,一隻憨態可掬的熊貓雛形,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小夥子們看得目不轉睛,手中緊緊握著自己的刻刀,躍躍欲試。
錢老板,清平村的忠誠合作者,聽說蘇宇軒大師,在清平村傳授技藝,他親臨清平村,
一進工坊,看到滿屋子的精美玉器,眼睛就亮了起來:
“哎呀呀,蘇大師,還有三位小師傅,你們這手藝真是越來越精湛了!上次的玉器,在市麵上,好賣得很。”
他拿起一件玉如意,仔細端詳,不住點頭:
“這工藝,這質地,在州城那些達官貴人眼裏,可都是稀罕物,
我這次來,就是要多收些貨,把咱們清平村的玉器,銷往各大州城,讓更多的人,見識到清平村的風采。”
石狗蛋笑著說:“錢老板,那就拜托您了!咱們村能有今天這發展,您可是出了不少力。”
錢老板擺擺手:“哪裏哪裏,這都是大夥努力的結果,我不過是做個順水人情,把好東西分享出去罷了。”
看著村裏的變化,王翠妞滿心欣慰,但她心裏中始終惦記著——技藝傳承。
一日,她邀請村裏的老工匠,和蘇玉軒大師,在村祠堂商議此事,她表情嚴肅而堅定:
“各位師傅,咱們清平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靠的就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
可如今,年輕人都不愛學這些,有些手藝眼看就要失傳了,咱們不能讓祖宗的心血斷了根,得想個法子。”
喜歡穿越古代醫女特警的鄉村傳奇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醫女特警的鄉村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