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清平遊玩 善舉濟世

字數:4224   加入書籤

A+A-


    王翠妞和石柱福,這兩天與村裏的主事們,商議著各項事宜,主要是蘇木染布,還有與林府合作的持久性和收支情況,
    尤其是這些技藝傳承,要安排專人,把每一項傳承的技巧、步驟,都分別記錄成冊,以供後人鑒閱。
    入夜,王翠妞說,“狗蛋、我和你父親明日就要回府了,你們倆想在這兒,多玩些時日可以,但你要護好瑤瑤,也別忘了繼續練習玉雕技術,
    家裏的吃食都有,你們想自己做也行,不想做就拿著食材去四叔家,四嬸的廚藝,還是可以的,想家了就帶著瑤瑤回去,村裏有馬車,隻要跟你四叔說一聲便好。”
    翌日清晨,陽光灑進院子,王翠妞和石柱福,備好馬車,裏麵裝滿了清平村的好物,
    兩人本不想擾醒兒子兒媳,讓他們多睡會兒,悄悄用過早膳,正準備啟程,石狗蛋牽著蘇瑤便走了過來,
    看著兒子兒媳如此恩愛,王翠妞笑道,“早膳在鍋裏,我們先走了,狗蛋,你一定要照顧好瑤瑤。”
    “娘,我會照顧好瑤瑤的,您和爹這一路小心點,千萬注意安全!”蘇瑤上前撲進王翠妞的懷裏,“娘,我會想您的,您和爹一路平安!”
    王翠妞和石柱福匆匆回到程府,把父親母親、還有弟弟程逹,聚到了一起,
    程老爺子開口,“女兒,女婿,怎麽啦?是又出什麽事了?”
    程逹也是一臉著急,“姐姐,你快說呀,到底怎麽啦?”
    王翠妞笑著擺了擺手:“爹、娘、弟弟,我有個想法,考慮很久了,我想聽聽您們的意見。”
    程老夫人說,“女兒,無論什麽想法和要求,你說出來,娘給你做主。”
    王翠妞便將自己想要捐資,成立慈善組織,專門讚助那些:寒門學子、缺醫少藥、缺食少衣,一群窮得叮當響的平民百姓的這一舉動,說了出來。
    老夫人想了想說,“這一舉措是好事,但具體實施起來,比較麻煩,需要很多人手。”
    程逹說,“姐,就怕到時候出了錢,而這些錢,又沒有真正的交到、該需要的人手裏,到時討不到好,反而惹來一身騷。”
    陳老爺子說,“女兒,你既然考慮很久了,想必你已經有了劃算,你具體說說看。”
    王翠妞又把自己的計劃,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一家人聽了,都覺得可行,“好!為娘支持你。”母親堅定的表示、支持女兒的善舉。
    清平村,石狗蛋送走了爹和娘,興奮地抱起蘇瑤,在院子裏轉了幾個圈,“瑤瑤,我們兩個在這裏過二人世界,沒人打攪我們,走,先去用膳,然後我帶你去後山玩。”
    “好,蛋蛋哥,後山好玩嗎?有沒有危險?”
    石狗蛋聽著這聲蛋蛋哥,心都酥了,“瑤瑤,後山可好玩啦,那迷人的風景,保準讓你流連忘返,還有天然的藥園,我跟你說,以前的後山,可危險了,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娘經常一個人去打獵、采藥、有好幾次還碰到野豬了呢,嚇死我了,不過現在好了,山裏開采玉石,人多了,野豬都跑了。”
    石狗蛋牽著蘇瑤的手,朝後山走去,一路上,映入眼簾的,有開著不同顏色花瓣的果樹,還有綠油油的茶園、以及各色各樣花草的藥園、大片的蘇木、玉石開采場等等,
    再到前麵,一個天然藥園的山穀裏,殷紅的枸杞,紫紅的桑葚,各種草藥香、花香、沁人心脾,
    蘇瑤感慨:“世間竟有如此美景,蛋蛋哥,多虧你帶我來到清平村,讓我置身於人間仙境,有你真好!”
    入夜,石狗蛋和蘇瑤期盼的二人生活,即將開始,他看到一個很大的洗浴木桶,眼前一亮,
    趕緊燒了一大鍋水,倒進浴桶、調好水溫,兩人把衣物全退掉,狗蛋抱起蘇瑤一同進入水裏,
    兩人互相擦拭著身體,撫摸著肌膚,石狗蛋終於忍不住,像餓狼捕食般的撲了上去,抓住兩隻玉兔就瘋狂地吸吮著,
    接著上下其手,纏繞在一起,似乎是一對連體人,緊緊的貼合著,像一條八角魚在水裏扭動著,怎麽也分不開,
    隻聽見浴桶裏“咕咚、咕咚”的水聲,然後呢喃聲、叫喊聲、喘息聲、兩人翻雲覆雨,翻江倒海,
    一次、兩次、三次、一個時辰、兩個時辰,水涼了,再加熱水,就這樣沒完沒了,把蘇瑤吃幹抹盡,
    蘇瑤撒嬌求饒,“蛋蛋哥,我真的不行了,腰也疼,腿也疼、眼睛都睜不開了,你就放過我好不好?”
    “好,今晚放過你,我幫你洗洗,抱你去床上,再幫你揉揉腰,然後美美睡上一覺,明晚再來,好不好?”
    兩人在清平村,過著神仙般的日子......
    程府,商定後不久,王翠妞便行動起來,她和一家人,尋得一處寬敞明亮的宅院,籌備著慈善基金之事,
    這一日,宅院裏高朋滿座,州城有頭有臉的人物、商界巨擘,以及幾位德高望重的文人墨客,紛紛應邀而至,皆為見證這一善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翠妞身著一襲素色錦袍,頭發整齊地挽起,雖未施過多粉黛,卻透著一股從容與大氣,
    她站在廳中,環顧眾人,拱手行禮,聲音清脆響亮:
    “各位貴客,承蒙大家今日撥冗前來,清平村能有如今的繁榮,是眾人合力之功,
    如今我等衣食富足,可放眼望去,仍有諸多貧困百姓,因沒有吃食而被活活餓死;
    生病沒錢醫而活活病死;不少有誌學子,因家境貧寒,求學之路受阻,而無法考取功名;
    還有那承載著曆史記憶的古跡,在風雨侵蝕下,日漸破敗。
    我王翠妞雖一介女流,卻也想盡綿薄之力,在此設立慈善基金,望能匯聚大家的愛心,為這世間帶來更多溫暖。”
    話音剛落,席間便響起了陣陣讚歎聲,
    一位富賈起身,拱手笑道:“王夫人此舉,真乃大義!我張某人願率先出資,一千兩白銀,略表心意。”
    眾人見狀,紛紛響應,一位老學究也顫顫巍巍地站起,從袖中掏出一本古籍:
    “王夫人,我家中無甚錢財,這本珍藏多年的孤本,乃是先師所傳,上有諸多治國安邦、為人處世之智慧,
    今日,我願將它捐與基金,希望能讓更多有誌之士習得,助學子們一臂之力,懂得經世之道。”
    王翠妞趕忙上前,恭敬地接過古籍,眼中滿是感動:“老先生高義,這本古籍價值連城,您這份心意,太重了。”
    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商討中,慈善基金的章程逐步完善。
    救助貧困百姓方麵,將在州城及周邊鄉村,設立粥棚,每日定時施粥,為那些食不果腹之人,送去溫飽;
    還會為貧困家庭送去棉衣棉被,助他們熬過寒冬;
    資助學子求學,則會在各地書院,設立獎學金,選拔那些成績優異、品行端正、卻因貧輟學的孩子,
    給予他們繼續深造的機會,從筆墨紙硯到束修費用,一應俱全;
    修繕古跡一事,也已有了初步規劃,邀請州城最有名的工匠,對那些年久失修的古建築,進行保護性修繕,讓曆史的記憶得以延續。
    隨著慈善基金的運作,成效逐漸顯現。
    喜歡穿越古代醫女特警的鄉村傳奇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醫女特警的鄉村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