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能夠實施的計劃才是好計劃

字數:4836   加入書籤

A+A-


    “鄉長,咱們鄉的條件並不差,隻不過這些年被王大有和李發財他們禍害慘了 。
    導致咱們鄉隻有虛假的發展,而底子卻被掏空了。”
    周翰文說道,自從祁同偉說讓大家思考如何發展碧雲鄉之後,他就認真地進行了思考。
    他對碧雲鄉的情況還是很了解的,畢竟他在碧雲鄉幹了十幾年了。
    如果前任書記王大有和鄉長李發財他們不亂搞,不中飽私囊,碧雲鄉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收上來的錢充實財政,大家的工資就有了保障,工作起來會更加認真。
    投資的那些工程,如果認真搞,也能帶動碧雲鄉的發展,讓上級對碧雲鄉更加認可。
    可惜他們隻顧自己吃飽,不管其他人死活,也不管碧雲鄉的發展。
    “繼續!”
    祁同偉示意周翰文繼續,他說的王大有和李發財他們就是因為貪汙腐敗被抓了的前任書記和鄉長等人。
    這些人已經被雙開並移交司法機關了。
    “首先,鄉裏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各類收費項目所設定的收費金額。
    從道理上講,直接將這些五花八門的收費項目統統予以取締無疑是最為理想的選擇方案。
    然而,如果真這麽做的話,勢必會引發周邊其他鄉鎮的強烈不滿與諸多怨言。
    也不利於鄉裏的工作開展。
    所以呢,目前較為妥當的做法便是讓所有收取上來的費用毫無保留地上交至鄉財政部門。
    並交由鄉裏統一規劃、調配和管理使用。
    如此一來,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現某些人借機中飽私囊之類的不良現象發生。
    通過這一係列舉措,相信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鄉裏所麵臨的巨大財政壓力。
    接下來開展蔬菜種植產業。
    據我所知,岩台山縣有一個鄉鎮在蔬菜種植方麵做得可謂是風生水起、有聲有色,成績斐然呐!
    咱們完全可以虛心向人家取經學習!
    我經過一番仔細觀察和深入了解後發現,咱們鄉內眾多零散分布的土地不僅地勢相對較為平坦開闊。
    而且當地的氣候條件也是相當溫暖宜人。
    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簡直就是專門為蔬菜種植而量身打造的。
    隻要我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合理規劃布局,精心組織實施,想必用不了多久便能迎來蔬菜種植業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
    第三,大力推進壟稻溝魚這種創新型農業生產模式的廣泛應用。
    積極探索並深度挖掘稻田資源的綜合利用潛力。
    這樣不但有助於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還能顯著增加廣大農民朋友的經濟收益!
    第四,鼓勵群眾經商。
    咱們鄉的商業比較落後,不是沒敢闖敢幹的人,隻是之前王大有和李發財他們限製得太死了。
    第五,想辦法修整公路,改善交通條件。
    第六,鼓勵各村和群眾開廠。
    之前有不少村子和群眾想開廠,但因為交不起王大有和李發財他們要的批準費,沒有開起來。
    第七,想辦法發工資。
    幹部們因為常年不發工資,已經有不少辭職下海了。
    留下來的幹部,也是因為沒有好的出路,在混日子。
    隻有想辦法給幹部們發工資,他們才會認真工作!”
    周翰文一口氣說了七條,整體來說想法還是很不錯的,很貼近碧雲鄉的現實。
    “周翰文同誌,你的計劃整體來說還不錯,但還是有很多不足。
    第二條,蔬菜種植,難的不是種植,而是銷售。
    蔬菜種植,規模小了沒什麽效果,規模大了,那麽多蔬菜怎麽才能全部賣掉?
    第三條也是同理,到時候收獲的魚怎麽賣掉?
    老百姓自己吃不了多少,他們也舍不得吃多少。
    第五條,修修整公路需要不少錢,錢去哪裏弄?
    第七條也是,錢從哪裏來?
    鄉裏拖欠的工資可不是一點半點,累計四年整,那可是很大一筆錢。
    這還隻是在職的幹部。
    那些辭職下海的幹部,估計也拖欠不少工資。
    到時候他們來要工資怎麽辦?”
    祁同偉做出點評,周翰文的表現還是不錯,能夠找準關鍵點。
    但他的計劃還是不夠詳細。
    “謝謝鄉長提醒,我回去後繼續完善!”
    周翰文說道,此刻他是真的服氣了,他的七條計劃,祁同偉給他指出了四條的不足。
    “嗯,一定要把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想到,並給出解決辦法。
    這樣,計劃才能實施。
    否則,就隻是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祁同偉說道,不要為了完成任務而做這個計劃。
    他要的是能夠切實幫助碧雲鄉發展的辦法,能夠把碧雲鄉發展起來的計劃。
    “好的,鄉長!”
    周翰文點頭,祁同偉的要求他必須認真聽。
    周翰文離開之後,又有人敲門了,祁同偉讓對方進來。
    “鄉長,您好,我是農技站的馮大剛,我來匯報一下農技站的工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馮大剛有些拘謹,主要是農技站在鄉鎮的地位比較尷尬。
    說他不重要,它肩負著全鄉老百姓吃飽飯的重任。
    說他重要,曆來提拔副科,很少從農技站提拔。
    “你好,馮大剛同誌!”
    祁同偉一聽對方是農技站的,頓生好感。
    他也是從農技站出來的,農技站在這個年代發揮了很大作用,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同時,農技站推廣的一些技術,利用好了,能夠搞起一些產業出來,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農技站……”
    馮大剛開始仔細匯報農技站的工作,他的想法與稅務所的周翰文是一樣的,想要晉升副科。
    過去他沒多少機會,如今鄉裏空缺很多領導,他想爭取一下。
    眼下,農技站也算一個相對比較重要的部門。
    匯報完農技站的工作,馮大剛又匯報了一下自己的發展計劃。
    也是準備搞蔬菜種植,畢竟岩台山縣已經有成功的例子。
    “你的計劃還算不錯,在推廣農業技術的同時,想辦法把一些技術變成產業。
    農技站是個重要的部門,肩負讓老百姓吃飽飯的重任。
    但讓老百姓吃飽飯還不夠,要讓他們吃好。
    產業不要就搞一個,可以搞多個,農業包含的產業比較多。
    我們不僅要學習別人,還要創新!
    同時,要解決銷路。
    銷路不解決,就沒辦法幫助老百姓增加收入,不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祁同偉點評道,搞產業出來不難,難的是銷量。
    馮大剛的計劃還是有很大的不足,不過有自己的想法還是挺不錯。
    喜歡勝天半子,我祁同偉絕不屈服請大家收藏:()勝天半子,我祁同偉絕不屈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