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舉棋不定

字數:4216   加入書籤

A+A-


    “皇上居然撐到宜妃娘娘出現流產事故一周時,才下定決心去看她,說明兩人因此事產生的隔閡,扯開形成的傷口,難以愈合。你比她可幸運多了,還沒有懷過孕,而且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正成為你扶搖而上的依靠,被牢牢握在你手中,用於對抗宜妃的攻擊,尚顯得綽綽有餘。”
    勤王殿下為方嬪點明,它的真正含義,使她對這件事若有所思起來。
    “照皇兄這麽說,日後我可以大搖大擺地在宜妃娘娘麵前耍威風,而絲毫不需看她臉色嗎?”
    方嬪娘娘希望從勤王那裏聽到可靠答案。
    “這我不敢妄下定論,畢竟她的性格那麽鮮明,從你認識她至今,她沒少給你苦果子吃。要不然,你不可能攀附到本王的靜慈庵內,用明鏡堂來做為棲身之地,避免與宜妃娘娘產生衝突,壞去你麵見皇上,成功侍寢的好事。”
    勤王不能完全詆毀宜妃,使方嬪沒有任何防備地,去挑戰她的極限,隻是點出,宜妃風頭大減,比不上懷孕前的囂張跋扈,方嬪有了這種幸運,接近侍奉皇上,將比以前簡單快捷許多,這終歸是個好兆頭,勸她千萬別鬆懈,能多贏一次恩寵,決不讓它從眼前流失掉。
    “我憂愁過很多回,進入明鏡堂的初始願望,無非借助佛堂內佛祖的力量,早日懷得皇上的龍嗣。是我天生資質不夠,比不得宜妃娘娘懂事順從,還是皇上寵幸我時,有所保留,使我腹中到現在一點兒喜訊都沒有,落後宜妃那麽一大截,她的幸運,產生與和皇上的情投意合,終得龍嗣,悲劇在於,小肚饑腸,善妒成性,害她空歡喜一場,落個流產不得生育的下場,倒與無能為力的我,沒多大區別,想起都感覺後怕,當真由她生下皇上的孩子,怕後宮裏一天我的好日子都不得過了!”
    方雲舞的悲傷,不僅來自強勢過頭的宜清瑩懷孕的消息,對她是致命的打擊,而且恨起皇上,為什麽護她愛她,超過雲舞所能忍受的範圍,已是退避三舍,逃至靜慈庵追隨勤王殿下的無可奈何,今又以宜妃受到方嬪刺激發瘋摔倒流產的事故結尾,讓皇上左顧右盼,權衡利弊下來,隻待宜妃食得那兩棵千年人參後,身體好轉,忘卻天雲塢的一切,重回宜妃閣的快樂時光。
    “弟妹,為皇上懷得龍嗣一事,看似平常,卻需下大功夫,才有可能實現它。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皇上看重你的第一眼,緣於你驚為天人的美貌,沉迷其中,總帶著玩樂的性質,不盡然為生育子嗣而做準備。你天雲塢那晚,以想請陸尹進方嬪閣教《通史》的事,打動皇上,幫你去實現它。他當時願意陪你聊它,才改變事先與宜妃共處宜妃閣的決定,將當晚侍寢的機會,讓給你在天雲塢裏和他共處,好對《通史》之事有個說法。最終,引來宜妃娘娘的猜忌,打斷它放置一邊,身不由己,不是你能夠掌控得住它局麵的。過幾天後,皇上對宜妃感覺失望,繞過她到方嬪閣中找你,才把陸尹教《通史》的事論定。怪不得,皇上寫給我的信裏,語氣直截了當,開始就提起書香閣的陸尹,應該為他效力,無異議的話,速差至方嬪閣照章辦事。皇命難違,緊接著才成全你的美意,經陸尹首次言傳身教,你收獲頗豐吧?”
    勤王殿下覺得,方嬪娘娘的資格尚不夠,使皇上對她聽之任之,陸尹今經她反複思量,總算進入方嬪閣裏,教她讀《通史》,和她交往日漸增多,少不得她對陸先生的關照,成為勤王盤算的重點。
    “陸先生的學識,令我不得不佩服。第一次來教《通史》的六個小時內,嫻熟的技藝,已將它讀至八萬字之多,超出我預料,感覺很為受用。所以,願意與他長期合作,照顧是必須的,還望你放心,不會虧待他。”
    方嬪娘娘以為,勤王所說的陸尹合適與否,是針對他譯《通史》之事,不曾看出,勤王托付他給她的心思,含義並不單純。
    陸尹進宮的願望,日益顯現出來,把他終生大事,娶妻的打算,放在皇宮之內,已讓勤王殿下有所察覺。
    由方嬪為陸尹做媒,指不定三五年後,都不會有結果。她身邊能有什麽好姑娘,是陸尹這樣目光長遠的先生,可以看得上的呢?
    怕隻怕,陸尹心甘情願教方嬪讀《通史》,已對她暗生情愫,卻限於她是皇上心儀的女子,不得陸尹近身,如今,表麵正常的交流,其中蘊含的意思,很難言說。
    勤王殿下先前拿陸尹去接近方嬪娘娘的想法,不但快速生效,而且兩人的關係,像朋友,或者是師徒,以後變成什麽,勤王推波助瀾地渲染一番,成為一張床上的男女,瞞過皇上的視線,誰能阻止它下去?
    “弟妹這般看重陸先生,需多體諒他教書的辛苦,不要為難他,有什麽難處,盡管向我開口,我找他去說,希望他進宮教書一務,不會出現差錯。”
    勤王殿下此番前來做客,收獲頗豐。宜清瑩的威脅,依然存在於方雲舞的身邊,不得不繼續防範她。但宜妃流產的事,助方嬪時來運轉,大好前途,指日可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知道皇兄的心思,定會對陸先生關照周到,不讓你感到頭疼。”
    如此交談下來,勤王殿下決定,分出一些精力,到方嬪閣處,時刻關注方嬪的動靜,對陸尹也不鬆手。
    離開前,勤王將一張紙條交給侍衛高賢,上麵寫道“想方設法搓合方嬪與陸尹成就好事”,這裏說的好事,自然是男歡女愛的真相,高賢領命伺候於側,在方嬪閣逐漸結出一張密網,捕獲兩人好事臨門時,才算不辜負勤王的意思。
    “弟妹,我於此處停留已久,該離開了。”
    勤王給高賢的紙條,是他以如廁為借口,將高賢引至麵前,對他的吩咐。
    高賢看明白它,點頭承諾,效忠勤王殿下,勢在必得,要製造機會,把陸尹和方嬪變成兩人單獨相處,才好安排。
    方嬪娘娘忙起身,為勤王殿下送行。
    他的到來,像一場及時雨,澆滅了她依靠皇上贏回地位的幻想,關注著宜妃閣的動向,隻求風平浪靜,不想繼續看到她那副頤指氣使的神情。
    勤王殿下返回靜慈庵長明殿內,組織好語言,喚書香閣陸尹至麵前,表示方嬪娘娘十分看重他教《通史》的能力,同意陸先生按照每周首日進方嬪閣教書一舉,希望他盡心盡力,不要給勤王增添麻煩。
    “謝勤王殿下的好意!不追究我一職兩用的責任,可使我專心投入其中,幫方嬪譯《通史》成功,是我的職責,肯定不會耽誤齊樂讀書的進程。每周少出的一天課程,我分做六部分,融入到齊樂日常讀書的步驟裏,一點兒都不影響它。”
    陸尹得到勤王殿下的肯定,沒讓他感覺失望,不阻止他進宮入方嬪閣的道路,使他心花怒放,不知前方,正麵臨著更大的挑戰,需要他去突破。
    方嬪娘娘沒有被宜妃再突然打擾,讓她放下心來,決定侍寢時,和皇上不分彼此,盡快懷上龍嗣,就是她大展宏圖的征兆,把宜妃拋至腦後,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主動登宜妃閣的門,去拜訪宜妃娘娘。
    勤王殿下這日拜訪方嬪閣的晚上,方雲舞行至一樓書房內,筆墨紙硯伺候得當,她在信紙中,為家中父親寫出心裏話,除去表達對父母的思念之情外,尤其著重提起,自己在後宮裏最大的競爭對手宜妃娘娘,懷孕後又意外流產至終身不孕的事,言語中放下對宜妃的恐懼和害怕心理,開心地講著實話,已有希望懷得皇上的孩子,望父親大人保重身體,等待她的好消息。
    同時,講到目前為她所用的靜慈庵書香閣陸尹先生,曾經隻受雇於勤王殿下皇子齊樂讀書一職,今被她爭取過來,每周一天時間下來,她可受益匪淺地學得《通史》精髓,此舉被皇上大為稱讚,表示方嬪才華和容貌兼備,做後宮的表率,令其它妃嬪競相學習效仿,形成宮內其樂融融,一團和睦的氣象。
    前前後後,近兩千字陳述它,至她停筆將信寫完,時間又往深夜推近些。
    書房內待了一個半時辰後,等墨跡幹透,把它塞入信封中封好,壓在書房的石硯下,等明天早上,差樸管家將此信通過宮內驛館,送到方府,交給父親手中。
    第二日,這封信被送出後,方嬪娘娘等待後天早晨,陸尹按時到達方嬪閣最大的書房內,繼續上周的教學工作。
    大概兩個月功夫下來,陸尹對他譯《通史》的工程,就熟練有餘,與方嬪的交往,更為密切,到時,引他至吾王殿下身前,憑借他這麽幾次進宮教書的經驗,想必吾王會接納他,把他當成自己人對待。
    喜歡嬌妻成鸞請大家收藏:()嬌妻成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