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窮寇必追
字數:3455 加入書籤
“開德城!”一直沉默觀察地圖的楊業老將軍,突然手指重重戳在地圖東南方一個不起眼的標記上,聲音沉穩而篤定。
“白水渡上遊,扼守水路要衝,是劉備勢力深入秦地的前哨據點!城雖不大,但三麵環山,一麵臨水,易守難攻!且距離南鄭不算太遠,有隱秘小道相通!嬴政若想投奔劉備尋求庇護,此乃必經之地,亦是絕佳的暫時落腳點!”
“開德城?”韓信目光銳利地掃過地圖,楊業的判斷與他心中所想不謀而合!“老將軍言之有理!嬴政倉皇逃竄,帶著殘兵敗將,定會投奔劉備,開德城位置絕佳,可聯絡劉備,也可遁入群山!必是首選!”
“楊業老將軍!”
“老臣在!”
“著你率本部楊家將及精銳步卒三萬!輕裝簡從,走山間小道,直撲開德城!務必搶在嬴政之前,堵住其去路!若其已入城,則圍而不攻,等待主力!”
“老臣領命!”
“薛仁貴!”
“末將在!”
“命你率麾下白袍騎及善射之卒兩萬!追擊趙匡胤潰軍!咬住他!若有機會,斬其首級!”
“末將得令!”薛仁貴眼中戰意升騰。
“李存孝!”
“末將在!”
“著你率本部精銳騎兵五萬!追擊李世民玄甲軍!同樣,將其驅逐出境!能殺則殺!能俘則俘!絕不留情!”
“哈哈,交給我了!”
“楊再興!”
“末將在!”
“你傷勢未愈,不宜長途奔襲。著你坐鎮南鄭!負責肅清城內殘敵,安撫百姓,並…接應即將到來的李泌、郭子儀大人,協助他們接收、安撫新降之郡縣!此乃穩定後方之重任,亦不可輕視!”
楊再興雖有不甘,但也知自己傷勢確實影響行動,抱拳道:“末將遵命!定保南鄭無虞!恭候李大人、郭大人!”
部署完畢,韓信又對傳令兵道:“速去!請李泌、郭子儀二位大人,即刻前來南鄭!秦國舊地,百廢待興,安撫民心,整肅吏治,接收城池,非二位幹才不可!”
......
李存孝率領著五萬精銳大軍,如同黑色的旋風,沿著趙匡胤潰軍撤退的方向,卷過青石坡,一路向南狂追!
馬蹄踏碎了沿途丟棄的盔甲兵器,卷起漫天煙塵。
李存孝雙眼赤紅,心中憋著一股邪火。南鄭城破,他沒能親手斬將奪旗,如今追擊趙匡胤這喪家之犬,豈能再讓他跑了?
“快!再快!給老子追上去!砍了趙匡胤的腦袋,大王重重有賞!”李存孝的咆哮在風中回蕩,激勵著麾下騎士將戰馬催到極限。
追了一天一夜,沿途擊潰了數股趙匡胤斷後的殘兵,終於,在一片瀕臨大海的懸崖邊,追上了趙匡胤的主力後衛部隊!
“趙匡胤!哪裏走!!”李存孝一馬當先,禹王槊帶著淒厲的破空聲,狠狠砸向趙匡胤的蟠龍棍!
鐺!
趙匡胤倉促回身格擋,被巨大的力量震得雙臂發麻,連人帶馬後退數步!他身邊僅存的親衛大將高懷德等人怒吼著撲上,試圖攔住李存孝這尊殺神!
“滾開!”李存孝狂性大發,禹王槊舞動如風車,橫掃千軍!石守信的長槍被砸飛,高懷德的大刀被磕開,兩人口噴鮮血倒飛出去!李存孝如入無人之境,直取趙匡胤!
趙匡胤心膽俱裂,看著身後是萬丈懸崖,前方是凶神惡煞的李存孝,絕望之下嘶聲怒吼:“李存孝!你休要欺人太甚!嬴政、李世民都跑了!你盯著老子作甚?!”
“嗯?!”李存孝的禹王槊停在半空,雙眼死死盯住趙匡胤,“你說什麽?李世民也跑了?往哪跑了?!”
趙匡胤見似乎有轉機,連忙道:“對!對!李世民那廝,比兔子溜得還快!南鄭城破的消息一傳來,他直接帶著他的玄甲軍殘部,繞了個大圈,也往東北方向去了!十有八九是去開德城投奔劉備了!你追我有什麽用?有本事去追李世民和嬴政啊!”
“開德城?!”李存孝心頭一凜,想起韓信之前的判斷和楊業的推測。他目光凶戾地盯著趙匡胤:“此言當真?若有半句虛言,老子把你剁碎了喂魚!”
“千真萬確!”趙匡胤指天發誓,“他的斥候還跟我的斥候碰過頭,問過去開德的路!李將軍,冤有頭債有主,放我一馬,我趙匡胤立刻遠遁海外,此生絕不踏入中原半步!”
李存孝盯著趙匡胤看了幾息,突然咧嘴露出一個猙獰的笑容:“放你一馬?嘿嘿,老子追了你一天一夜,弟兄們跑死了多少馬?就這麽放你走,老子怎麽跟大王交代?怎麽跟死去的弟兄交代?”
他猛地舉起禹王槊,聲音如同九幽寒風:“趙匡胤!你勾結嬴政,抗拒天兵,罪該萬死!今日,就用你的狗頭,祭我軍旗!給老子死來!!”
話音未落,禹王槊化作一道烏光,帶著李存孝滔天的怒火和無盡的殺意,以雷霆萬鈞之勢,狠狠砸向趙匡胤的天靈蓋!
趙匡胤魂飛魄散,舉棍想擋,但李存孝含怒一擊,豈是他能抵擋?
噗嗤!
沉重的槊頭毫無阻礙地砸碎了趙匡胤的頭盔,紅的白的瞬間迸濺開來!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宋王,連慘叫都未及發出,便如同破麻袋般栽落馬下,氣絕身亡!
主將瞬間斃命,宋軍殘部徹底崩潰,紛紛跪地投降。
李存孝看都沒看那些降兵,對著親兵吼道:“打掃戰場!收編俘虜!把趙匡胤的腦袋給老子硝製好!派人火速稟報韓帥:趙匡胤已授首!李世民、嬴政極可能已逃往開德城投奔劉備!末將請求立刻轉道開德!”
韓信坐鎮南鄭,不斷接收著各方傳來的戰報。
李存孝一路追擊,將趙匡胤的潰軍徹底趕出了秦地,斬殺俘獲甚眾。
李泌、郭子儀已在路上,到了以後就會接管了這座飽經戰火的城市,安撫百姓,整肅秩序,接收投降的秦國官吏和郡縣,忙得不可開交。
楊再興雖然傷勢未愈,但坐鎮南鄭,雷厲風行,將城內殘餘抵抗勢力清掃一空,確保了大後方的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