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凱爾采

字數:3641   加入書籤

A+A-


    第481章 凱爾采
    火車疾馳而過,鐵軌旁雜亂生長的野草也跟著隨風搖曳。
    金屬製成的輪對和鐵軌的連接處碰撞在一起,發出悅耳的哐當聲。
    這已經是告別軍團的第三天,得益於軍團一路走來的清理,團隊隻遭遇了寥寥十餘隻變異體,根本不構成威脅,也趁著這段時間在城區中收集了不少的必需品和彈藥。
    車廂內,曹喆和羅楠依然在研究著那個無人炮塔。
    僅靠著並不算豐富的自學編程經驗,羅楠是不敢對軍團工程師寫出的代碼做任何修改的,但二人倒是研究出了攝像頭和紅外探測器的走線方式。
    這樣一來,即使機槍塔損壞,他們也至少能夠得到一個不能實時監控的監控設備,扔在外麵增加警戒和監視範圍也算是發揮餘熱了。
    而阿斯吉還在擦他的槍,由於去過了兩個軍團標注的軍火庫,車上的武器彈藥現在又豐富了起來,也把之前和布拉格營地起衝突時丟掉的2重機槍找了四挺同款回來。
    一挺供人使用,一挺架在機槍塔上,一挺備用,還有一挺幹脆就當成了備用零件。
    馮予笙現在則開始兼職外教,對著安東尼就是一通中英語教學,給人家小朋友學的兩眼冒星星,隻想跟著邵明他們跑出去溜達溜達。
    而邵明的態度也很堅決,語言不通不能參與行動。
    至於瓊斯,他真的在寫回憶錄,但是寫一段刪一段,寫一段刪一段,以至於大夥都快背到那名工程師小學時候打了幾次架的具體過程了。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山田涼和蘭伯特的關係似乎在營地之後變得越來越好了,也許是那十來天的安逸生活讓他們暫時忘記了生存的壓力,總算是有點空閑時間可以聊聊過去那些同好的話題。
    火車一路向東,穿過盧布林耶克和琴斯托霍瓦,正向著凱爾采前進。
    凱爾采市,位於佛羅茨瓦夫以東兩百公裏,克拉什托夫東北一百公裏,華沙以南一百五十公裏,是聖十字省的首府,華沙克拉什托夫鐵路線上的咽喉要道。
    凱爾采的經濟發展於15世紀對鐵礦石、銅、鉛以及大理石的開采和加工。現今在先前的基礎上又開發了建築業、建築材料、機電工程以及食品加工等多個行業。
    截止2009年,該市人口約為20萬,但據軍團提供的情報,此地在大變異爆發時聚集了超過五十萬人,大量從華沙逃離的民眾和從克拉什托夫離開的難民匯聚於此,將這座城市擠得水泄不通。
    和其他的大城市相同,凱爾采附近也林林總總地分布著大量衛星城,數個村莊和小鎮環繞城市而建,使得城區麵積遠比統計得要大得多。
    也正因如此,軍團雖然對城內的大部分變異體進行了清理——實際也隻有萬餘人,但他們仍然在城市中打上了一個標記,表示進入時仍需觀察和注意,以防止周邊鄉村的屍群向城內活動,重新占領城市。
    蘭伯特“角色扮演”的聲音再次在車廂內響起,火車也隨著開始減速。
    邵明從床上坐起來——倒沒有睡覺,隻是一直在盯著天花板發呆。
    他揉了揉腦袋,看向窗外。
    火車停在了一片田野之中,向外不遠便是一塊不規整的樹林,被遮蓋了陽光的林間黑乎乎的,似乎是等待著將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吞噬。
    打開門,正好撞上了迎麵走來的阿斯吉。
    後者看到他,四目相對,二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倒是先不用著急嗑cp,因為他們的臉上都畫著如同上班一般的死亡表情,實在是讓人覺得好笑。
    上車,出發,到地方,下車,清理喪屍收集物資,變軌,上車,出發……
    除了工作和休息的時間不太固定以外,這幾天的日子是過的越來越像上班了。
    再加上軍團的暴力清掃,連開槍的機會都不是太多了。
    “這次可要多打起兩分精神來了,”阿斯吉開口道,“軍團的地圖標注這裏需要提高警惕。”
    “明白。”
    邵明點點頭,順手將平板遞給他。
    “不過你看看這個,我們再往東走個七八十公裏的路程,可能會碰上四五個幸存者,最多也就是後天。”
    “想得太遠了,”阿斯吉一邊回答,一邊關上平板,“先平安度過這兩天再說,遇見幸存者了該怎麽做就怎麽做。”
    “哎,你倒是看看啊,”邵明又按了一下電源鍵,給他把平板打開,“我仿造軍團那個格子做了一個,你覺得怎麽樣?”
    阿斯吉粗略看了一眼。
    “甚好,但是你的比例尺是多少?”
    “比例尺?什麽比例尺。”
    “甚好。”
    兩人回到車廂中,曹喆已經自覺地拿好了槍等待著出發。
    而羅楠和零霖瑞則在門邊等待著蘭伯特和山田涼過來。
    畢竟火車越來越長,這兩人要從駕駛室走過來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就在這時,羅楠突然回過身看向車內的眾人,朝著他們揮手。
    眾人來到車門旁向外張望,隻見不遠處的田野中赫然出現了一群高大的身影。
    這是歐洲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曾一度被人類捕殺絕種又慢慢通過人工培養恢複數量,雄性成年個體可達三米,體重接近一噸。
    這種生物是力量美的化身,肩峰如同一座座巨大的山峰,深褐色的皮毛柔順而富有光澤,肌膚下凸起的肌肉線條是最具野性的美麗,鋒利的彎角足夠為它們劈開前路的荊棘。
    這是歐洲野牛,純野生族群在1627年便被捕殺殆盡,曾一度消失在了世界的舞台中,卻又在後來的時間中被慢慢培育拯救。
    它們是時光的幸存者,不馴卻又溫柔,笨重卻又輕盈。
    草地、河穀、廢棄農田、森林間隙和空地等開放空間是他們喜好的棲息地,而今天的世界中最不缺乏的就是這樣的土地。
    這是一支混合著小牛母牛和公牛的混合族群,大約有十來隻,也許是火車的到來驚擾了它們,它們正站在田野中看向鐵路。
    這些大牛就這樣和車上的人們好奇地互相打量著。
    喜歡喪屍專列請大家收藏:()喪屍專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