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肥肉

字數:5616   加入書籤

A+A-


    五月,乾安城。
    京城陸府。
    暫且稱它為陸府吧,雖然這裏隻住了一個年輕的光棍漢子。
    清晨,天色大亮,陸瑜輕輕推開了窗子,讓院裏清爽的微風吹進房間。
    “陸公子,有兩封您的信。”
    陸瑜剛剛穿好衣袍,就見到王府管家喬四穿過王府與自己院子的小門,手上拿著兩件信封。
    陸瑜點點頭,從喬四手中接過書信。
    “都是從哪裏送來的?”
    他坐在凳子上,一邊拆著信封,一邊問道。
    喬四在一旁道:“一封從燕州,一封從金陵。”
    陸瑜眨了眨眼睛,道:“我知道了,喬先生先去忙吧。”
    “是,公子若是有回信,可把寫好的信交給我,我代您寄回去。”
    說罷,喬四這才離去。
    陸瑜慢慢將兩封信攤開,放在桌子上。
    第一封信,來自金陵,開頭便是“陸瑜我兒”。
    陸瑜撇了撇嘴,把這封信扔到一邊,一會再看。
    他把目光投向了第二封信。
    來自燕州……
    會是誰呢?
    “一別數十日,陸公子安好。”
    字跡小巧娟秀,一看便是小姑娘所寫。
    陸瑜嘴角微微翹起。
    這丫頭……
    信是夏寧寄來的,寫了些從京城前往燕州路上的見聞,以及他們回到夏家後發生的瑣事,還說自己送給她的硯台被她母親發現了,好生盤問了一番。
    最後,夏寧還寫道:
    “二哥使壞,在家裏吃飯時直接把你我互送禮物的事情說出來了。明明你我隻是江湖朋友的關係,清清白白,我娘非得問東問西,好像我們當真不清不楚一樣。”
    讀到這裏,陸瑜眉毛高高地挑了起來,隨後搖了搖頭,無奈地歎了口氣。
    “就知道那家夥憋不了好屁。”
    讀完夏寧的這封信,
    他這才從旁邊把陸正狄寫的信拿了過來。
    剛剛讀了三行,陸瑜的眉頭就緊緊皺住,眼神變得嚴肅。
    “開什麽玩笑?”
    讀罷,陸瑜的臉色徹徹底底黑成了鍋底。
    他連忙從書櫥中找到信紙,想也不想,提筆便開始回信。
    “……
    如您所言,您希望姑蘇的癡情不被辜負,您希望她能得到自己的良緣,您也相信二殿下得知消息後,定會趕去江南。
    身為兒子,我並不能對您的決定做什麽評判。
    從我本身講,我也很樂意看到他們兩人的促成。我是他的臣子,我也希望陸家能徹底歸於蜀王府門下。
    您的計劃很完備,您把自己摘的很幹淨,從始至終,陸家和姑蘇都是在張巡撫的威脅下所做的妥協。
    就算二殿下後來發覺,您也可以用暫時用此婚事穩住張回巡撫,給朝廷爭取調查張巡撫的時間為理由解釋,誰都挑不出您的毛病。
    您是個出色的政客,就連孩兒現在也看不出,您這一樁算計,到底有多少層的目的在。
    可,您的女兒、我的妹妹,這個計劃的女主角,她清楚您的計劃嗎?
    她隻知道,張家向陸家提親,你答應了,然後她在等,等二殿下南下江南尋她。
    倘若她知道事情的全貌,其背後還有著您的政治考量,她還會傻傻地在江南等著嗎?
    或許在您看來,這是好事,
    太子殿下本來就打算讓你們把二殿下請到江南來,
    您隻不過用了些手段,如此,既能看到二殿下對姑蘇的情誼,還能借此事穩住張巡撫,又能通過太子殿下之口,讓二殿下來處理張巡撫之事。
    您是政客,您的眼中現在隻有最大化的利益在。
    可您忘了,我是他的臣子,姑蘇將來或許會嫁給他,對我們來說,感情,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您的初心或許是好的,可世上無論什麽事情,隻要摻雜了利益,味道……就變了。
    您……騙了他。
    孩兒很氣憤,
    孩兒……很無奈。”
    寫到這裏,陸瑜擱下了筆,沉沉歎了口氣。
    為子、為臣,他現在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做了。
    陸瑜把信渾渾噩噩地裝上信封,交給了喬四,又渾渾噩噩地吃了點早飯,隨後向翰林院走去。
    “怎麽了,一大早那麽沒精神。”
    翰林院內,高類疑惑地打量著陸瑜的臉色,開口問道。
    陸瑜喝了口茶,搖了搖頭,沒說什麽。
    “陸修撰,陛下詔您去禦書房。”
    門口,突然有太監走進,恭敬道。
    陸瑜茫然地抬起頭,
    這還是他擔任翰林院修撰以來,陛下第一次詔他,也不知所謂何事。
    他用手抹了抹臉,打起些精神,隨後在眾翰林院官員豔羨的眼神中,向禦書房走去。
    “臣,翰林院修撰陸瑜,參見陛下。”
    禦書房內,皇帝依舊坐在他那張軟榻上,輕倚著扶手,手中還拿著一封奏折。
    陸瑜深吸一口氣,恭敬施了一禮。
    “起來吧。”
    “臣,遵旨。”
    皇帝合上奏折,看向略有些拘謹地站在他麵前的這位年輕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拘謹?
    皇帝不知想起了什麽,嘴角出現一絲笑意,開口道:
    “狀元郎,這幾日在翰林院,感覺如何?”
    “臣自幼酷愛古籍,在臣於姑蘇的家中,有藏書無數。
    臣自以為博覽群書,自識字始,所讀之書已破萬卷有餘,常覺天下無書。
    自陛下賜臣入翰林院,修撰承和大典,臣這才知曉,書海無涯,臣所讀之書,也不過是世間的滄海一粟。
    承和大典,凝古今之浩渺,匯千年之精華,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無所不有,實乃千古第一奇書。
    陛下所修此書,惠及萬代。
    臣,甚幸,能參與此書編撰之工程,
    亦,深深佩服陛下吞吐日月之誌。”
    陸瑜俯身一禮,一臉崇敬地說道。
    皇帝的臉上,笑意更濃三分。
    嗯……就是這個味。
    “承和大典,雖海納百川,但,還不夠。”皇帝輕咳了兩聲,道。
    陸瑜疑惑道:“陛下指的是……”
    皇帝緩緩道:“還有很多珍貴的孤本藏書,不在朕的翰林院裏,也不在尋常讀書人家的書房中。
    它們,被藏在那些世家大族手中。
    那日瓊林宴,你就坐在朕的身旁,你與我說:大寧內患,重在門閥,你說朕如今廣開官學、大興科舉,還不夠,要清丈土地,改革稅法,從根基上破壞他們的生存條件。
    他們,在這片土地上,逍遙太久了。
    父皇在時,他們很老實。
    二十年前,父皇駕崩,朕剛登基不久,朝中不穩,北蠻蠢蠢欲動,整座天下都有些動蕩,他們,一下就不老實了。
    他們……做了什麽?
    朕的父皇在天下各地設的十三衙門,被他們拆了六成。
    他們真以為朕不知道,那時暗地裏組織江湖人對十三衙門出手的,是誰?
    十三衙門存在的意義,就是釘子,死死釘在我大寧的土地上,鎮壓著敢以武力對抗朝廷統治的一切。
    他們以為把釘子拆了,就能讓他們喘口氣,活的更自在一些。
    朕禦駕親征後,攜大勝歸朝,四海臣服,朝野安定,他們又變得老實了,老實了二十年。
    他們以為這樣,就能讓朕把刀從他們的脖子上放下來?
    晚啦。
    二十年過去,朕的國庫充盈,朝野群英薈萃,兵強馬壯。
    朕不再需要他們培養的所謂人才,不需要他們的武者。
    那朕……為什麽還要讓他們繼續存在呢?
    張家,好大一塊肥肉啊,要從它先開始嗎?”
    喜歡都重生了誰搶皇位啊請大家收藏:()都重生了誰搶皇位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