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大婚(五)

字數:6510   加入書籤

A+A-


    是夜,蜀王妃遇刺,帝大怒。
    這下不僅僅是十三衙門全軍出擊了,由采律司指揮使趙極親自帶隊,采律司、內廷、十三衙門開始了全城搜捕,甚至有人在淩晨時便還聽到了街上傳來的金吾衛身披鎧甲的沉重腳步聲。
    而趙清遙和夏寧自然是沒辦法繼續在外邊玩下去了,出了一劍之後,趙清遙明顯覺得出了一口惡氣,神清氣爽地回了王府繡樓。
    夏寧則回了夏家在京城的宅子。
    出了此事,定北王妃楊曼倒是沒說什麽,她知道自家閨女跑出去玩的事,不就是殺個小賊嗎,多大點事。
    然後趙清遙就回去睡覺了。
    ……
    翌日,
    宮門。
    陸瑜靜靜等待著,身旁是一群禮部官員,禮部侍郎吳夫之站在陸瑜的身側。
    吳夫之與陸正狄是同榜進士,也是經年老友,經春闈一事,人們都知道了吳夫之與陸瑜的叔侄關係。
    一輛馬車緩緩停下,車夫是一名老仆。
    吳夫之本想上前,又猶豫了一下,拍了拍陸瑜。
    陸瑜沒動。
    吳夫之又拍了拍他,加重了力道。
    陸瑜這才走上前去,到馬車前,掀開了車簾。
    馬車內是一個同樣穿著喜慶紅袍的老人,
    老人姓鄧,是禮部老尚書。
    鄧尚書看著陸瑜那年輕的麵龐,笑了笑。
    陸瑜伸手,攙扶著老尚書下了馬車。
    “半年前,還是老夫親自張榜,宣告天下,陸瑜為春闈會元。
    半年後,這小子便與老夫同朝為官,二殿下大婚,任我副手。
    腹有才華,又深得陛下青眼,前途無量、前途無量啊。
    不服老不行咯,以後,可就是你們年輕人的時代了。”
    鄧老尚書顫顫巍巍地走到禮部官員們身旁,被陸瑜攙扶著,笑著道。
    聞言,陸瑜愣了一下。
    吳夫之連忙上前,拱手道“您太抬舉這小子了,他太年輕,總是會出錯,還需要您多提點提點他。”
    鄧老尚書又笑了笑,看了眼吳夫之這位自己的衣缽傳承,又看了眼陸瑜。
    當年,他可是吳夫之和陸正狄的座師。
    現在,這兩個小子,一個是江南道巡撫,一個在自己致仕後會板上釘釘接任禮部尚書。
    鄧尚書覺得,在自己死後,自己子孫輩們,不求仕途通達,但一生富貴已經穩妥了。
    但他想趁自己還在,再加上一道保險。
    “陸瑜,今年多大了?”
    鄧尚書的胳膊依舊被陸瑜扶著,他看著年輕人,問道。
    陸瑜連忙開口“今歲十八。”
    “可曾加冠?”
    “回大人,未曾。”
    “可有表字?”
    陸瑜深吸口氣,答道“無字。”
    鄧尚書笑著拍了拍陸瑜的手,道
    “瑜為美玉,懷瑾握瑜。天道有缺,不可求全,故玉雖美而應有瑕。
    詩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還需琢磨,方可去求那盡善盡美。
    琢之磨之,玉汝於成。
    陸瑜,可為琢之。”
    “陸琢之。”
    陸瑜感覺自己攙扶著鄧老尚書的手在微微發抖。
    禮部眾官員都驚訝地看著這一老一少。
    隻有吳夫之先是愣了一下,隨後微笑著,撫了撫胡須。
    鄧家以詩禮傳家,曆朝曆代皆任以清貴官職,鄧老尚書更是大寧文華扛鼎人物,當代大儒,兼任國子監祭酒。
    隻是這些年,他老了,早就不上朝了,禮部諸事,早就交給了吳夫之。
    給晚輩取字,那是家族長輩與老師的責任,今日鄧老尚書給陸瑜取字,便是真真正正有了半師之名。
    吳夫之上前,攙扶住了鄧老尚書。
    陸瑜後退兩步,恭恭敬敬地對著鄧老尚書俯身施了一個大禮。
    “琢之,謝先生賜字。”
    自此,世人唯一能詬病陸瑜的,所謂江湖世家出身,在這一禮後,也煙消雲散。
    師門,也是出身。
    鄧老尚書輕咳兩聲,活了那麽久,他早就看清了很多東西。
    他當年與老太傅同朝為官,那老家夥有個好兒子,軍功封王,老家夥活的更明白,早早地放下手裏的一切權力,去宮裏給皇子皇女教書,求的,隻是李家家臣的情意。
    而自己高居清貴之位,一心隻是完善大寧禮儀,亦是毫不戀權,他知道自己完善一朝之禮,照樣能青史留名。
    人老了,總是要給家中後人留下些東西。
    李家父子三人對陸瑜的看重,他都看在眼裏,若是不出意外,此子未來必將飛黃騰達。
    他所做的,也隻是錦上添花而已。
    但,也足夠了。
    ……
    時辰差不多了,
    禮部老尚書與陸瑜一同向太元殿走去。
    無比寬闊的大殿內,滿朝文武皆分立兩側。
    鄧老尚書與陸瑜跪地行大禮。
    帝禦太元殿,授婚使符信與聘禮冊。
    鄧尚書攜陸瑜與眾禮官,北向再拜,奉節出宮。
    朱雀大街之上,滿城百姓們紛紛圍聚在兩側,一直綿延到定北王府大門,向宮門方向望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宮門大開,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向朱雀大街走來。
    禮部老尚書與陸瑜身著紅袍,跨馬在最前側。
    這是正副婚使。
    陸瑜注意到,老尚書的身子是真不行了,現在能坐在馬背上,完全是靠讀書人浩然正氣加持在身,強行坐穩。
    在其二人身旁,有龍旗十二麵,迎風招展。
    其身後,有鼓吹班奏鹿鳴、關雎。
    再往後,是中陣。
    紅衣禮官捧玉匣、金策,甲士抬禮箱。
    尤其是中陣最長,浩蕩綿延上百米,翟車無數,聘禮無數。
    徑九寸的穀紋玉璧、赤色玉璋、金鳳釵、金步搖、瑟瑟鈿。
    鹿脯、稷米。
    西域金器、南海珍珠、萬貫錢財,皆按車算。
    還有趙清遙日後這輩子都穿不完的蜀錦。
    後扈,六匹朱鬃白馬,披赤帛。
    最為顯眼的,還是那上百名飛魚服繡春衛,威風凜凜,英武不凡。
    他們腰佩橫刀,手持大戟,皆有萬夫不擋之象。
    浩蕩隊伍一路吹鼓奏樂,威儀盡顯。
    百姓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支無比奢華的禮隊。
    在喧雜的人群中,街道旁的高樓上,皆有十三衙門探子,如鷹隼般的眼睛掃視著。
    陸瑜紅袍跨馬,走在鄧尚書身後。
    在無數百姓的目光中,隊伍來到了定北王府大開的府門前。
    老太傅站在門前,身著太祖皇帝禦賜的紫袍,頭發梳的一絲不苟,精神奕奕。
    其身後,是定北王妃,以及蜀王妃。
    在往後,是百名定北天狼騎。
    按理說,今日趙家親族應在場,可太傅並沒有將他們從老家叫回來。
    身後的定北軍,便是趙家親族。
    定北王出征在外,太傅代其行禮。
    這位一輩子為大寧殫精竭慮的老人,這位早在二十年前便有禦前不拜之恩的老人,在今日,顫顫巍巍地屈膝拜下。
    身後,定北王妃與百名甲士轟然下拜。
    三拜之後,陸瑜連忙下馬,上前扶起了老太傅。
    聘禮入府。
    禮官和甲士們有條不紊地向府內運送著聘禮。
    王府中庭,設香案、黃幃台,聘禮依序陳列。
    大物件都送進後宅了,現在擺著的都是一些代表性聘禮。
    香案前,
    鄧老尚書南立,朗聲宣皇帝詔
    “谘爾趙氏長房嫡女清遙,毓粹高門,稟訓貞懿。柔明植性,婉嫕成德。蘭儀彰於閨閫,蕙問揚於天下。今皇第二子蜀王澤嶽,年逾弱冠,當備嘉耦。
    爾氏溫恭允塞,淑慎有聞,宜奉宗祧之重,允協龜筮之吉。今,遣使持節納征,冊封而為蜀王妃。
    今賜聘禮,玄纁各三丈九尺,象乾坤之德;穀紋蒼璧九寸,表信義之貞;朱鬃禦馬八匹,彰乾健之儀; 五色織錦百匹,昭華彩之盛;赤金步搖一副,瑟瑟鈿十二樹;銀錢萬貫,鹿脯九筥,稷米九秬。
    爾其敬事宗廟,恪勤中饋,聿修婦道,以嗣徽音。
    欽哉!”
    副婚使陸瑜奉玄纁、玉璧,表情嚴肅。
    楊曼北向跪地,雙手接過。
    隨後,老太傅又獻《答聘表》,禮部老尚書接過。
    自此,下聘禮儀終於到了尾聲。
    隨後宰三牲於正堂設宴。
    —————————
    這幾天剛回家真有些忙,每天都有場。
    吃飯喝酒……六點睡五點起……
    這幾天的劇情還需要查資料,以唐朝的,都需要考究……
    我盡力滿足更新,等我幾天,兄弟們
    喜歡都重生了誰搶皇位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都重生了誰搶皇位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