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項羽跟劉邦

字數:5768   加入書籤

A+A-


    天幕下的人們乍一聽到井陘之戰的經過,一瞬間覺得也就那樣,不就是爭功冒進導致失敗嗎?誰都會有爭功的心理啊,這裏就是韓信利用了這種心理罷了,可再聽後一句,才頓時反應過來這裏麵的門道,是啊,就算是想要爭功,怎麽會一個留守營地的都沒有,就這麽都出去了?這很是不對勁啊,果然兵仙就是兵仙,凡人是學不來的。
    【最後一位網友說,霍去病是那種你準備好所有部隊,糧草,器械等等一切,然後告訴他幹誰,他就能帶隊去幹誰,韓信是那種你隻要一句話,告訴他幹誰,他就能自己去抓壯丁,屯糧草,備器械去幹誰,你覺得誰牛?】
    “是啊,霍去病的操作我們也看到了,很猛是很猛,但還在我們凡人的理解範圍內,有武帝給他提供兵馬糧草武器,還有衛青跟他打配合,他能打出成績也不是純粹靠他一個人,而且他用兵的思路,我們也能看出來邏輯,不至於複製不了,但韓信的各種操作確實是讓人看不明白啊。”
    “不愧是‘兵仙’,仙果然不是一般人能當的啊。”
    【大家還有什麽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跟彈幕友好交流哦。】
    穆嘉看完了視頻,又滑到了下一個,下一個還是跟楚漢相爭有關的視頻。
    視頻標題是【劉邦跟項羽,好老板跟壞老板的代表。】
    “哦,這是要說朕了?”劉邦認真起來。
    而另一個還在楚漢爭霸的時空,項羽聽到自己的名字也開始仔細看天幕。
    【當老板呢,大家可以理解為一個人、有沒有管理者思維和這種思維的實際運用。】
    【能不能當好老板,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這個東西跟自身有多大能力無關,劉邦跟項羽就是講好老板跟壞老板這個話題最生動的例子。】
    【若說個人武力值,若是讓項羽跟劉邦一對一單挑,項羽能殺劉邦一百個來回都不眨眼的,莫說劉邦,就史書從上往下翻,上千年曆史裏能跟項羽在武力值上單挑的也不多,畢竟“西楚霸王”的名號可不是就說說而已的。】
    【那為什麽這麽厲害的西楚霸王在最後會輸給劉邦這個地痞流氓呢?】
    “天幕你再罵!當初朕怎麽就是地痞流氓了?朕當初可是正經的良民!”雖然視頻裏就是在誇劉邦,但劉邦還是忿忿不平。
    “嗯?天幕要說劉邦了?”秦始皇認真起來了,他之前就說到“劉邦不及霸王勇”,但天幕一直沒細說,這次總算是要細說了。
    【因為無論是成就大業之前的爭天下,還是成就大業以後以後當帝王管理天下,要拚的從來就不是個人勇武,而是管理智慧。】
    【有一個說法,博主很讚同,在封建時代,要做一個帝王,你要讀的最重要的書不是作為封建時代思想準繩的《孟子》《論語》《中庸》,而是講人性,講管理方法的書,比如《商君書》《韓非子》等等。】
    【所以說,隻有帝王才能教出合格的帝王,一個大儒再有盛名,歸根到底也是臣子,跟皇帝不是一個階級的人。皇帝培養皇子的時候選再好的大儒當老師,有些東西也得親自教授,才能培養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這個說法很對,《韓非子》《商君書》講的都是帝王之道,一個合格的帝王,《孟子》,《論語》這種東西讀一讀知道就可以了,研究重心一定要放在帝王之道上。”嬴政出言讚同,這話不假。
    劉徹,李世民也同意這話,為帝王者確實是要把重點放到帝王之術上。
    【劉邦這個人,就是一個將人心研究的很透徹,且管理手段一流,甚至可以說是模版了,可謂是一個很適合做皇帝的人。而項羽則跟劉邦剛好相反,他在帶團隊,研究人心一道上幾乎是把所有坑都踩完了,算是比較典型的反麵例子了。】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獎懲機製。】
    【劉邦是個什麽樣的老板呢?他起於微末,是大秦一個小小泗水亭亭長,他四五十歲造反之前就是一個普通的村民,每天招貓逗狗,跟寡婦不清不楚,每天跟他那群朋友混在一起。】
    “什麽?天幕說的這是我?”大秦位麵泗水亭亭長劉季目瞪口呆,不是,說了半天,這劉邦說的是我啊?
    劉季以及平時跟劉季關係好的一幫人都沒反應過來呢,就被人帶著官兵給堵住了,地方官員的反應倒是快知道始皇帝一定會抓劉邦這些人的,所以先帶著人把他們圍住,免得走失了他們。
    “泗水亭亭長啊,來人,去辦吧,先帶到鹹陽來再說,還有那些跟這個劉邦關係好的人一起帶來。”始皇帝吩咐下去。
    【他祖上不是什麽豪門望族,也就與項羽的心態不一樣,他活到四五十歲也沒有那種一定要誅滅暴秦複仇一類的想法,也從來不覺得自己是貴族,他就是一個百姓,所以他跟百姓打成一片,知道這些底層人的想法。】
    【他明白無論是誰,跟著一個人一起幹都是有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或是金錢,或是美女,或是權勢地位,所以想要一個人跟著你幹,那一定要好處給到位了,這方麵一定不能差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他是個什麽樣的老板呢?他本人很市井氣,說出的話很粗俗,但他嘴上罵罵咧咧歸罵罵咧咧,但隻要你給他辦好事,好處絕對是少不了你的,他就不是個差事的人,他很明白要給底下的人好處人家才會盡心盡力這一點。】
    “說話粗俗,市井氣這算什麽,隻要是跟著他能有實打實的好處就行了唄,誰家跟著老板幹事是想要老板天天誇自己的啊?還不是想要實打實的好處?要是有人天天罵我一頓再給我一大筆錢,我巴不得他天天罵我。”
    天幕下各個時代的百姓們都是一樣的想法,這話不假,誰跟著你幹不是為了實打實的好處啊,不給好處誰還跟著你?
    “那當然,還得是朕。”劉邦聽到這,尾巴都要撬動天上去了,可是給他誇的美死了。
    【但項羽呢?他成長經曆的原因導致他跟劉邦的思想很不一樣,他一小接觸到的思想,就是他的出身是楚國項氏的公子,他們項氏是楚國名將項燕一支,哪怕比不上皇族王室,說一句世家大族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他從一開始想的就是要帶著他江東子弟推翻暴秦複國,在項羽心裏,家國跟情懷這些東西比實際利益重要多了。】
    【所以項羽是個什麽樣的老板呢?你在他身邊辦事,每天見到他的時候他都會跟你禮貌打招呼,不像劉邦那樣大大咧咧的,當你你幫他辦好一件事時,他會口頭表揚你辦的好,或者是在大家麵前誇讚你一番,總之,他不會給你實際利益,金錢封賞,因為他覺得這種表揚誇讚的榮譽比金錢這些俗物重要的多。】
    “這算什麽?摳門嗎?反正我是不要跟著這樣的主子的。”百姓們都搖搖頭,都覺得自己不要跟著這樣的主子,幹一圈什麽好處也得不到?他們圖什麽?圖有人誇自己嗎?
    說句不好聽的,要真想有人誇自己還用的著非要他誇?他們用同樣的時間跟精力去賺筆錢,把這筆錢分給路上不認識的行人,告訴他們隻要誇自己就有錢拿,他們能誇一個時辰不重樣的。
    “這項羽,真的不適合為帝啊。”嬴政搖搖頭,項羽或許是個英雄,但絕對不是個王者。一個人的力量總歸是有限的,要成大事還是要依靠團隊的力量啊,他大秦軍隊當初為什麽能在各國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大秦的軍功爵製度啊,隻要你有能力,在大秦就能建功立業,哪怕你是一個平民隻要有能力也能封侯拜將。就是因為這樣才有一批又一批人前赴後繼的來大秦建功立業,不拿出實際好處怎麽能留住人才呢?
    項羽的做法長期以往下去,一定會把人才推走的。
    “哼,項羽真是拎不清,就他這樣的人能贏朕就怪了。”劉邦對項羽這個人心裏還是有數的,若論勇武,那他的確是數一數二,但若論團結眾人,帶團隊,那不是他劉邦自誇,他能甩項羽十幾條街不眨眼的。
    【第二點,也是很重要的一條,知人善任。】
    【劉邦此人的知人善任,善於發現人才的優點是放在整個數千年的曆史所有君主中都是能排得上號的。劉邦的成長經曆讓他養成了豪氣,喜歡結交朋友的性子,在他心裏,要成大事靠自己是不成的,一定要依靠大家一起。】
    【所以他識人看人這方麵很厲害,對他人對自己都清晰認知,他說過這麽一句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張子房,鎮國家,安撫百姓,籌措糧草我不如蕭何,連兵百萬,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人才,我任用他們才得到天下。”】
    “哦?這韓信竟然離朕這麽近嗎?朕是不是能把他招來鹹陽呢?還有蕭何,張良這些人,都在哪呢?”嬴政動了心思,想把這些人才都招來鹹陽,可天幕也沒細說這些人都在哪,他一時也找不到,隻能先看看泗水劉邦身邊有沒有這些人了。
    【但其實劉邦這種性格吸引到的可不止這三個人,陳平,酈食其,樊噲,曹參等等人才都是劉邦麾下的,他們都在劉邦麾下幹事,這麽多人才,劉邦都給予他們支持,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
    【但項羽不一樣,他的成長經曆導致了他就不是一個能發現別人的才能的人。本身項羽就是貴族之後,有一股傲氣,再在加上他武力值確實很高,連著帶著八千江東子弟打了好幾次勝仗,最後還攻破鹹陽,一路上很多人都來投靠他,他就更飄了。】
    【在項羽眼裏,老子最牛逼,你們都是垃圾,我為什麽要聽你們的?要想我聽你們的話,先打得過我再說,這就導致他很聽不進去話,韓信曾經也是去投奔過項羽的,那在他帳下韓信這個兵仙得到了什麽待遇呢?】
    【項羽給了韓信一個執戟郎的位置,用白話說就是個看門小兵,這個也就罷了,本來嘛,韓信去投軍,項羽不信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就讓他當個小兵也正常,但不妥的是項羽他不聽勸啊。】
    【韓信此人一直想要建功立業,他的想法不是自己稱帝,他想要的是我幫一個主公打仗幹活,等功成名就以後你給我封王,所以他在項羽麾下的時候數次勸諫項羽,想要項羽采納自己的計策,但項羽不聽啊,他覺得你就是個小小的執戟郎,不配跟我說話,別說采用了,連聽都懶得聽。】
    【漸漸的,韓信對項羽失望了,最後離開了項羽,轉投了劉邦。不僅僅是韓信,劉邦身邊的很多人才都是因為在項羽身邊不如意,轉頭投到劉邦麾下幫劉邦打擊項羽。】
    嬴政聽到這,也是很無語,這項羽也真是,這是幹什麽呢?哪有這樣的打天下的啊?他大秦幾輩子的先祖都是珍惜人才的人,恨不得天下的人才都來秦國幫他們呢,哪有爭天下的時候把人才往外推的啊。
    劉邦倒是掰著手指數起來了,好家夥啊,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啊,這還真是跟天幕上說的一樣一樣的,他手下還真的是有不少人都是項羽手下投過來的。
    李二銳評,項羽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的確悲壯,也讓人感歎項羽這樣一個意氣風發的英雄最後落得這樣一個下場,但卻確實不值得可惜,項羽確實不是帝王之才,這是顯而易見的,從各個地方都能看出來。
    【第三點,項羽不聽勸跟劉邦的聽勸也是顯而易見的對比。】
    【劉邦不僅僅能看出來這些人的性子,才能,把他們放到合適的位置上,他還能做到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他聽勸啊。】
    喜歡我與老祖宗一起刷視頻請大家收藏:()我與老祖宗一起刷視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