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草稿

字數:1559   加入書籤

A+A-


    阿爾伯特,1819年8月26日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是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的小兒子,哥哥是歐內斯特。當他7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他母親因為通奸,被送到瑞士居住, 並且禁止見她的孩子。阿爾伯特在波恩大學受過教育。在1840年,他娶了他的表姐維多利亞女王為妻。
    他們都出生於1819年,隻相差三個月,是至親的表姐弟。維多利亞的父親肯特公爵是英國喬治三世國王的第四個兒子,在她八個月時就去世了。她的三位伯父——喬治四世、約克公爵和威廉四世都沒有合法繼承人,所以她在威廉四世死後繼位。維多利亞的母親和利奧波德早早就籌劃好了阿爾伯特與維多利亞女王的婚事。阿爾伯特從未對自己的婚姻作過它想。年輕的女王起初卻心懷抗拒,不想放棄在終身大事上自己作主的權力。他們的婚姻最終成為英國王室曆史上無可匹敵的愛情傳奇,但這傳奇並不像王子和公主的童話那樣完美。
    他與她在1836年初相遇,都是17歲,兩個人要多不同就有多不同。維多利亞當時還是被母親管得很緊的公主,她來自一個以無教養和愛吵架的作風著稱的漢諾威王朝,繼承了她的家族的特點:頑固、不忍耐。她非常有主見。阿爾伯特卻是美德、才學與自律的楷模,與他的父親科堡公爵及哥哥歐內斯特完全相反。他很聰明,並在語言、文化、哲學、音樂以及所有其他作為一個理想的王子應該學的方麵受過極好的教育[7]。
    談到結婚,維多利亞是十分的厭惡而且恐懼,她甚至聽也不願意聽。她不止一次地對梅爾本勳爵說:“此時,我的情緒對結婚十分反感”,談到與阿爾伯特的事,她在給舅舅的信中說:“我們之間並無婚約。”即便她喜歡阿爾伯特,她“今年也不能最後定約,因為最早,這種事情也要等兩三年以後再說”。她還說她“非常討厭”改變自己目前的生活;並且聲稱,如果她不喜歡他,她也十分渴盼能得到理解,她並沒有負約的疚愧,因為他們之間從未有過“任何約定”。這分明是一條緩兵之計,她已在為自己尋找退路。而對梅爾本勳爵,她說得更加明白,毫不掩飾,她告訴他說自己“不怎麽想見阿爾伯特,因為整個事件是樁討厭的事”。
    不管維多利亞是如何的逃避,阿爾伯特的造訪卻如期而至。這一年的10月10日晚上,奉利奧波德舅舅的安排,阿爾伯特在哥哥歐內斯特——薩克思·科堡大公的繼承人的陪伴下,來到了溫莎。
    第二天是星期四,早上,阿爾伯特和歐內斯特終於來拜見女王。女王默默地佇立著,兩位王子依舊是那麽漂亮、英俊、風度翩翩。這使她回憶起幾年前那三個星期的快樂時光,劃船、騎馬、畫畫、彈鋼琴,那堅實的臂膀與寬闊的胸膛。是的,他們真的再見了,但他們的分離卻是太漫長太漫長,這漫長的分離幾乎使她把一切都忘得一幹二淨。現在,所有的記憶重新召回。她仔細地打量著眼前兩位青年,特別是阿爾伯特,她感到十分的驚奇,阿爾伯特不僅保留了少年時代的風采,而且歲月又給他添加了幾分成熟與穩重,還是那張俊美的臉,隻不過在嘴邊上出現了纖細的髭須,白皙的臉上也散布了稀鬆的頰須,而身量也更加高大勻稱,阿爾伯特完完全全已經是個成熟的男子漢了。女王竟有些激動起來,她那少女時代用沙築的堡壘竟是如此的脆弱,僅僅在一刹那間便轟然坍塌。所有的厭惡與恐懼在眼前這位英俊青年的那雙藍眼睛的光芒照耀下,在那張迷人的嘴邊的微笑中煙消雲散。
    喜歡我與老祖宗一起刷視頻請大家收藏:()我與老祖宗一起刷視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