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燈會衝突暗種因
字數:3811 加入書籤
這次汴京中秋燈會,果然不出所料。當白鹿書院趙明誠、李青陽等一眾學子領著王星興致勃勃地賞燈猜謎,吟詩作對,沉浸於這盛世繁華之時,還是不可避免地與蔡京一係的爪牙門客狹路相逢。
明月高懸,華燈璀璨,禦街兩側人流如織,各式花燈將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晝。雙方本就是朝堂之上的敵對勢力,此刻在這燈火輝煌的禦街相遇,猶如水火相激,頓時齟齬叢生。
禦街一側的燈棚之下,以那高姓陰鷙青年為首的蔡京一黨,與趙明誠等白鹿書院學子形成了對峙之勢。
花燈的暖光映照在雙方臉上,卻化不開那劍拔弩張的氣氛。雙方唇槍舌劍,互相攻訐,言辭犀利,引經據典,卻又暗藏機鋒。那高世兄雖氣息陰鷙,但口才卻是不弱,時而譏諷書院學子隻會空談道德文章,於國於民無益;時而又炫耀蔡係一黨如今如何深得聖心,權傾朝野,話語間充滿了倨傲與挑釁。
趙明誠、張世文等人亦是毫不示弱。他們秉持儒門正氣,或引聖賢之言駁斥其謬論,或直言指斥對方結黨營私、禍亂朝綱,言辭懇切,正氣凜然。
雖無髒字,卻字字如刀,剖開對方虛偽的麵具。雙方文華之氣隱隱交鋒,雖未直接動用神通法力,但那無形的精神意誌碰撞,卻使得周圍空氣都凝滯了幾分,引得不少路人側目圍觀。
不過看似蔡京一係氣勢洶洶,仗著權勢咄咄逼人,但趙明誠一方背後站著清流官員與白鹿書院這般儒教聖地,亦是不容小覷。此刻衝突,頗有些鬥而不破的意味,雙方都保持著最後的克製,並未徹底撕破臉皮動用武力,但言語間的火藥味已濃烈至極。
而王星在此期間,非但沒有出頭,反而悄然退後一步,隱於人群之中,仿佛一個普通的旁觀者。他站在一盞鯉魚燈下,暖色的燈光在他臉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他雖是冷眼旁觀,暗中卻已將鑒之法則運轉到極致。雙眸深處的混沌之色一閃而逝,對方那高世兄及其身邊幾名護衛的氣息、功法運行脈絡、甚至神魂深處的細微波動,皆被他探查得一清二楚。
\"果然修煉的不是正統儒門功法,氣息陰柔詭譎,帶著一股子掠奪吞噬的邪性,卻又被某種力量巧妙遮掩……像是魔道手段,卻又似是而非。\"王星心中暗忖,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玉佩,\"不過這些小蝦米身上,暫時沒有直接關聯李清照姻緣的線索,不過到時候這些可是王星打入他們內部,探查蔡京一直係內幕的絕佳工具人,不容有失。\"
尤其是那為首的高姓青年,其囂張跋扈、目空一切的姿態,正是最容易利用的突破口。王星指尖微不可察地一動,一縷無形無質、蘊含隱之法則與因果法則的印記,便悄無聲息地種在了其神魂最隱秘之處。
此印記極其微弱,若非聖人親自探查絕難發現,卻能讓王星在一定範圍內感知其位置動向,甚至在其心神失守時窺探其零星記憶。
\"回頭,便先從你開始吧。\"王星目光掃過那高世兄,心中已定下計策。
這場中秋燈會,最終雖未演變成全武行,但也是不歡而散。趙明誠等人興致全無,看著對方趾高氣揚離去的背影,皆是麵帶慍怒。
然而,他們卻全然沒有因王星方才的\"退縮\"而心生半分埋怨。李青陽反而一臉歉意地對王星道:\"王兄,實在對不住,本想邀你同樂,卻不想碰上這群醃臢潑才,擾了興致,真是掃興之至。\"
趙明誠亦道:\"是啊,王兄,本想讓你見識一下汴京燈會的盛景,卻讓你見笑了。\"
王星見他們如此真誠,反而因自己未能出手而心生歉意,不由灑然一笑,心中對趙明誠等人生出更多讚賞。這些學子,或許修為並非絕頂,但這份赤子之心與君子之風,卻是難得。\"無妨,跳梁小醜罷了,何必因他們敗了自家心境。能與諸位同遊,已是快事。\"
如此又過了半月,王星自覺對朝堂局勢與蔡京一係有了初步了解,繼續留在書院意義不大,便尋了個由頭,言說師門傳訊,有事相召,需離去一段時日,卻是跟白鹿書院山長、夫子及趙明誠等士子一一惜別。雖然有些不舍,但仙道世界聚首別離卻是常事,修道之人並無太多離愁別緒。
約好下次相聚,王星揮袖作別,身形化作一道清光,颯然離去,轉瞬便消失於天際。書院山門外,陸九淵與趙明誠等人遙望良久,直至那清光徹底不見,方才回轉。
王星架雲而行,並未隱匿行跡,反而是大張旗鼓地徑直向東勝神州方向飛去,一路上仙氣縹緲,逍遙自在,仿佛真是奉命返回師門一般。那些或明或暗關注著他的目光,見其果然離去,且方向明確,漸漸也都收了回去。
大事為重,棋盤中隻要沒有這種攪屎棍一般亂入的棋子,大家依舊能夠按計劃行事,不用多費心思,何樂而不為。至於找那王星麻煩?誰吃多了撐得願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
王星一路疾馳,直至遠離汴京乃至大宋疆域,進入東勝神州地界,在一處看似尋常、靈氣稀薄的小山穀中按下雲頭。山穀中溪水潺潺,野花遍地,倒是別有一番幽靜。
他剛欲施展變化之術,改頭換麵潛回汴京,卻忽然心念一動,感應到一絲極其微弱卻頗為熟悉的法力波動自地底深處傳來。
王星略一沉吟,才猛然想起:當初自己為了從佛門手裏救出白素貞,破去佛門即將上演白蛇傳的戲碼,直接將白素貞暗中關在此山包下麵地底深處以破局,使得佛門想要複活飛熊之相的許仙的諸多算計化為泡影,還差點引發了闡佛之戰!
為了阻止佛門借此劇複活身具飛熊之相的許仙,攫取氣運,王星行險截胡,將白素貞鎮壓於此,原想著關個百十年便放她出來,誰知後來。如今千年已過,恰巧路過,是否該放她出來?
想想都過千年了吧?當年之事恍如昨日!當初還想著將白素貞關個百來年時光便放其出來呢,沒想到後來諸事繁雜卻將這位白娘子給忘掉了。此次既然碰上,要不要放她出來?王星此事卻是有些猶豫。
同為驪山門人,自己強行關押白素貞確實於禮不合。但當下佛門勢大,驪山又殘喘於幾大勢力之間,岌岌可危,這白素貞一旦出世,就怕引出無窮變數!恐立刻會引來佛門關注,甚至以此為借口發難,屆時驪山處境將更為艱難。王星有些撓頭啊。
\"算了,先去看看情況再說!\"王星暗中想到。
遂隱匿身形,潛入地下數千丈處。隻見一個十幾丈大小的洞窟中,白素貞依舊被密密麻麻的功德禁製包裹著,如同一枚巨大的光繭,在黑暗中散發著柔和的金光。
不過此時的白素貞已經不再是窈窕佳人形象,而是化為一條三丈許的白蛇,背生雙翅,王星知道,這是她血脈中的螣蛇血脈覺醒。不過除此之外,其頭部居然出現一雙龍角,\"難道之前給她的《玄冥化龍訣》被她修煉成了?這形象?有點像……應龍?莫非這位白娘子真能身化應龍不成?這倒是不錯的方向。\"
王星藏身暗處略一沉吟,便現出身形。驚得那白蛇長鳴一聲,聲如龍吟,在洞窟中回蕩不息。它猛地抬起頭,一雙豎瞳警惕地盯著突然出現的身影,周身鱗片炸起,散發出強大的氣息。但在看清來人後,它明顯一愣,隨即白光一閃,瞬間化為白素貞模樣。
她戒備地盯著王星半晌,才訥訥地道:\"你……你……恩公?\"
賦詩雲:
燈會暗流起紛爭,白蛇千年蛻凡胎。
驪山宮中拜師去,因果循環皆有數。
暗布棋子探奸相,明修棧道渡陳倉。
道途漫漫多艱險,且看星君破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