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事罷離場

字數:3326   加入書籤

A+A-


    卯時剛至,風停雨歇,陸誌毅等人騎著馬,餘小五駕著方休的那架馬車,向慶元府方向前進。
    方休總算不用自己駕車了,帶著阿苦和何知瑜躲在馬車裏。
    方休掀開馬車窗戶的簾子,看向逐漸遠離的破廟,此時破廟火光衝天,將周圍昏暗天色映照如白晝。
    那些屍體都留在破廟中,被一把大火燒的幹幹淨淨,所有的貪婪和謀劃也全都煙消雲散,就算朝廷派人尋到這裏,也不會有任何明顯的線索指向方休。
    方休看了幾眼就把簾子放下,不過是他和阿苦歸家旅程的借宿之地和一個簡單的風雨之夜而已,誰能想到會發生如此多驚險波折,特別是狗血劇情下藏著的仇恨算計。
    這才是真正的武俠世界,射雕小說裏看到的都是神功秘籍和五絕及其傳人,或者成吉思汗、完顏洪烈這樣的梟雄,這些都屬於高端局,但江湖上發生的故事更多來自那些不曾擁有名姓的小人物和很快被時間洗滌散去的恩怨情仇。
    那些鷹犬身上的兵器,畢竟都是朝廷製作,雖然用料不錯,製作精良,但實在太明顯了,特別是那些弩箭,絕對不準民間私藏,陸大哥等人思量再三,還是決定與那些屍體一起陪葬。
    隻不過有些特征不明顯的小玩意兒,都被大家收入囊中。
    方休除了銀票也從這些兵刃裏挑了一把短刀和一對指虎,短刀來自魏淑鵑,更像是一把長匕首,可以藏在袖中,以方休現在的身高剛剛合用,最重要的是,這把短刀造型精美,非常符合方休的審美。
    至於削鐵如泥之類的小優點,被方休習慣性忽略了,這家夥有時候也是個顏控。
    指虎也屬於造型精美的,隻不過比方休的手大了兩號,方休更多的是收藏起來。
    但這些都不是方休昨天夜裏最大的收獲,在破廟被點燃,那些屍體血跡都被熊熊火焰吞噬之時,方休的竹簡爸爸再次有了反應。
    ‘解救嶽家軍後裔,忠義無雙的嶽家軍後人不該有此一劫,否則人心不安,天理難容。’
    獎勵:貓步。
    “親眼目睹少林寺和尚顛倒黑白厚顏無恥,心生不平,又得見這少林和尚自食惡果,大慰平生。”
    獎勵:鱔功。
    解救嶽家軍後人有獎勵,方休早有預料,否則這竹簡就不要叫意難平了,嶽爺爺本就是華國曆史最大的意難平之一。
    但看到少林和尚的無恥嘴臉,心中吐槽了幾下,然後又冷眼旁觀他被人活活陰死,從頭至尾沒有參與,隻有心中竊喜,沒想到這樣居然也有獎勵,看來以後對竹簡的使用要多花一些心思,肯定有BUG可以利用。
    但看著這次的兩個獎勵,方休再次默默歎氣,肯定是好東西,但是名字能不能稍微正經一點。
    方休仔細查看這兩種功法的介紹。
    貓步當然是模仿貓的步法,在動物界,貓的靈活性絕對是排名前列,特別是反應速度,據說是人類的三倍以上。
    同時,貓在行進間最是輕柔,幾乎無聲無息,尤其到了夜間,堪稱最好的暗夜捕手。
    竹簡獎勵的貓步,並不是具體的步法,而是鍛煉腿部的一種煉體功法,通過這種修煉,可以逐漸改變腿部肌肉纖維,讓雙腿具有極大的爆發力和在行進間隨意快速變換方位的敏捷性。
    同時這也是一種輕功,尤其是在夜裏,使用貓步可以隱去腳步聲,堪稱竊玉偷香的無上法門。
    牛馬樁中模仿馬的功法,也可以提升一定的敏捷性,但最主要的是提升耐力和腿的彈跳力,長期練習甚至可以促進跟腱生長,不過如果單論短距離的快速移動和靈活多變,還是貓步更具優勢。
    果然又是一門好功法,果然又是一門築基功法,果然又是一門效果顯著但名字亂起的功法。
    方休無比期待能得到頂級的神功,可他現在擁有的全是築基功法,竹簡很明顯就是注重他的基礎。
    不過,隻要不是讓他模仿女模特走路,嫋嫋身姿,顧盼生情就好,方休還能有什麽不滿足。
    至於鱔功,得自少林和尚被坑死的獎勵,相對於功法作用,方休覺得這名字更具諷刺意味。
    和尚講究的就是慈悲為懷,積累善功,可偏偏這門功法用的是鱔魚的鱔字。
    鱔非善,人恐怕亦非善人,是本來偽善,或者欲行善可所持非善,如同佛門一樣虛偽或者說隨時靈活變通。
    眾所周知,鱔魚比女人還善變,它是自然界中少數可以自體變性的,幼年體是雌性,成年就轉為雄性,單憑就這一點,方休就有理由懷疑這是在諷刺挖苦誰。
    這門功法的內容方休也覺得是諷刺,簡單來說是一種身法,有點類似瑛姑的泥鰍功,肢體動作極為靈活,滑不留手,可以在戰鬥中卸下部分攻擊到身上的兵器或掌力,尤其是在群戰中,簡直是最適合當攪屎棍的功夫。
    算了,方休無意接著吐槽少林,不過說了這麽多,也難以掩蓋這門功法的閃光點。
    竹簡目前獎勵的功法,有了牛馬樁的耐力和爆發力,貓步的靈活多變,以及鱔功的難以捉摸,如果再配上一門玄奧的步法,以後若有人與方休動手,想要傷到方休恐怕是千難萬難。
    不過功法得到這麽多,方休目前隻能修煉龜孫法,其餘的功夫根本無暇修煉,他隻能寄望於盡快回到武家坡。
    如今有老馬識途,從那破廟到慶元府不過五十裏距離,僅僅一個多時辰,遠遠的就能看到慶元府的城牆了。
    餘小五此刻來了精神,隔著門簾跟方休相談甚歡,至少是他覺得甚歡。
    “這慶元府臨海,海商眾多,各種海外的稀罕物,不過這裏的菜肴更不可錯過,冰糖甲魚、狀元雞、花雕蒸黃魚、湯團年糕,還有各式海貨,等下到了客棧,我帶你去嚐嚐,絕對不虛此行。”
    方休已告知陸誌毅等人,自己準備經寧波返回姑蘇,正好途徑紹興、杭州和嘉興,過了嘉興就到姑蘇境內。
    餘小五是紹興人,陸誌毅家在嘉興,何知瑜已經決定前往嘉興定居,牛婉柔和餘小五等人準備一路護送,所以方休返回姑蘇的路上,注定要被餘小五不停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