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全性神功

字數:3454   加入書籤

A+A-


    唯一可以嚐試的就是近在咫尺的慕容家和王家的武學寶藏:琅環玉洞和還施水閣。
    同為姑蘇人,慕容世家已是百年前的人物,最後一任家主慕容複瘋癲,都不知道有沒有後人,武成玉專門詢問過武正匯,作為姑蘇的地頭蛇,武正匯完全沒聽說過姑蘇還有複姓慕容的。
    這就驗證了一句話,三秋一過,武林就把你迅速忘懷。
    武成玉還是拜托武正匯幫忙打探慕容世家的消息,比如太湖中那些島嶼是否曾有人居住過的痕跡,不過短時間內還沒有下文。
    在沒有名師和內功心法秘籍的情況下,武成玉隻能自己想辦法。
    眼前唯一對他有用的東西,就隻有依照莫老道遺留的地圖,從杭州拿回來的全性道派道藏。
    說是道藏,也才剛剛裝滿那個木盒子,裏麵一點財物都沒有,想來若是有銀兩,早就被莫老道花光了,武成玉在回到武家坡後並沒有急於打開,直到現在才想起來。
    裏麵的東西很少,首先是幾卷竹簡,應該是專屬於全性的道經,不知道是不是楊朱子親自傳下來的。
    之所以說應該,實在是上麵全是春秋時期的大篆,武成玉是一個字都看不懂,猜都猜不到,這樣的道藏一把火燒了都不心疼,也不知道全性人拚命留下了是為了什麽。
    然後是四卷獸皮,是後人留下的竹簡的翻譯版本,其中三卷闡述了全性道派的三大理念:貴生、重己和全性。
    這個版本武成玉算是能看懂了,起碼字都認識,不過讀起來佶屈聱牙,簡直是文理不通,武成玉連蒙帶猜才知道大概意思。
    貴生又叫全生,說的是‘天下不若身之貴’,又有‘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六欲皆得其宜’,具體到修行上,有點重視養生的味道。
    重己進一步闡述了生命的貴重,一切以存我為貴,不要使生命受到損害,還認為感官生活是人生的重要意義,不同意禁欲,無論是聲色口舌之欲還是情欲,隻要知道適可而止即可。
    最後就是全性,也是對前兩者的總結,順應自然之性,生既有之便當全生,全性即保真,不以物累行。
    武成玉是反複看了多遍,才總結出這麽點意思來,總得來說就是以生命為重,以自我為重,既要順應自然,又不能為外物所累。
    以武成玉淺顯的理解,也覺得全性透著一股自私的味道,難怪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其他學派都攻擊打壓全性。
    就武成玉而言,他完全沒有為全性張目的意思,更不可能成為全性的繼承人,雖然他對其中一些理念是認同的,人活著就應該享受,禁欲這種東西不適合他,除此之外,他對全性完全無感。
    唯有最後一卷獸皮引起了武成玉的注意,居然是一篇功法,完全屬於道家的內功心法,另外還有一副人體經絡和內力運轉圖,裏麵一些運功路徑是武成玉之前完全沒見過的。
    此外還有一些普通人體經絡圖不曾出現的經脈,按照武成玉的理解,這些應該是隱脈。
    這個發現讓武成玉大為振奮,各家的內功心法特點威力不同,很大程度上在於是否有隱脈和對隱脈的利用。
    尤其是那些有特殊功用,或者特殊性質的內功,都是因為有獨有的隱脈。
    例如可以吸收別人內力的北冥神功或吸星大法,有極致屬性的火焰刀或者玄冥神掌,可以有效治療內傷的神照經,可以常保青春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可以化各種內力為己用的小無相功。
    時代越是往後,隨著那些神功的失傳,很多隱脈的知識都已經失傳了,五絕之一的黃藥師也不過知道六條隱脈而已。
    武成玉的碧浪心法繼承了碧波心法的三條隱脈,但這三條隱脈更多的是打基礎,對於內力的性質沒有根本性改變。
    在武成玉發誓此生不再拜師的前提下,除非天降神功秘籍,他幾乎沒有任何辦法獲得更多隱脈的信息。
    然後,這神功秘籍真的就天降了?
    武成玉溝通意識裏的意難平竹簡,竹簡適時給出了對這功法的評價。
    全性無名功法,屬於春秋時期的全性根本大法,頂級神功,由楊朱子創立,秉承全性貴生、重己和全性三大理念。
    貴生:極品養生功法,持續開發身體潛能,提升根骨資質,擴充經脈,增加壽數,常保青春,修行有成可得壽三甲子,擁有五條隱脈。
    重己:護道之術,存我為貴,化解外來勁力排出體外,萬物難以加身,修行有成之後,體外三尺形成排斥力場,三尺之內有我無敵,擁有五條隱脈。
    全性:五感修煉之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修煉五感有成,打開玄關一竅,進而轉為精神修煉之法,鍛煉元神,擁有五條隱脈。
    光是眼前這三條,就已經讓武成玉激動的無以複加,這才是真正的神功秘法,什麽九陰九陽,此刻他都已經不放在心上了,有了這門神功,定可以當世無敵,到時候重上桃花島,報斷腿之仇不在話下。
    別的不說,光是這一共十五條隱脈,就已經堪稱一大寶藏。
    可是接下來竹簡的評價卻讓武成玉被潑了一頭冷水。
    缺點:上古之人與現世之人體質不同,上古之世與現世靈氣不同,該功法幾乎沒有修煉成功的可能。
    完了,武成玉如喪考妣,這比入洞房發現新娘是男人還要慘,根本是入洞房發現新娘不是人啊。
    其實他也理解,時移世易,人都是跟著環境的變化而進化,或者說是退化的,春秋時期與現在差了兩千多年,物種的改變是必然的,那個時代的功法隻屬於那些先賢們。
    至於靈氣之說,雖然虛無縹緲,但就以金大俠小說為脈絡,隨著時代的變遷,武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天龍時期的武學何等精彩,射雕神雕時期已經是相對落後了。
    再往後呢?笑傲時期,華山派的紫霞神功來自於郝大通,郝大通雖然是全真七子,但在射雕時期說一流高手實在有些牽強,他連剛剛出道的小龍女都能輸,還被霍都打傷過。
    這樣的人在全真分家後創立華山派,弄出一本紫霞神功,居然成了笑傲時期的頂級神功,僅次於易筋經。
    再往後就更不用說了,鹿鼎記時期的武林高手更多靠的是招式精妙,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這一回是入寶山而空手回,武成玉看著眼前的獸皮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