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西部戰場【四十四】
字數:6131 加入書籤
在失去諸多事物後的侵略戰後。
“......辛苦了。圖裏妹妹,可以進去休息了哦。”
“謝謝您。”
這幾個月以來,我們加爾巴克小隊一直過著平靜的日子。
不可思議的是,自那之後敵人的攻勢突然戛然而止。
但若因此認為敵方勢力衰退就大錯特錯———他們反而構築起銅牆鐵壁般的防禦工事,徹底轉為守勢。
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遭遇固守戰術,我軍也陷入久攻不克的困境,這幾個月來戰線僅有些零星的摩擦。
“最近真是太平啊。幹脆就這樣迎來停戰多好。”
“反正我的兵役期就要滿了。不管停不停戰,總算能逃離這個地獄了。”
“還真讓人羨慕呢!”
這幾個月來,真的什麽都沒變。
硬要說的話,大概就是蓋爾衛生部長長期提出的“把圖裏從前線部隊調回衛生部”的請求被駁回。
為此她鬧了好一陣子吧。
聽蓋爾部長說,似乎是因為我救了加爾巴克小隊長閣下這件事,上層開始討論“是否該給王牌部隊配備衛生兵”了。
該不會......這都是我的錯吧?
聽說決定讓哪個衛生兵去加爾巴克小隊的人,好像就是蓋爾衛生部長。
而選中我這個前線炮灰的理由,據說是因為我身材矮小、體力差,而且是個孤兒。
說白了就是打算把我當消耗品用到死為止。
像我這樣的菜鳥,本來預計很快就會戰死。
要是我立刻陣亡的話,蓋爾先生就能對加爾巴克小隊長說“看吧,就是因為派了衛生兵上前線才會這樣”。
如果傳聞是真的,這位衛生部長可真是黑心到極點啊。
“來,這些茶葉是我在鎮上買的。圖裏你也來嚐嚐看。”
“謝謝您,蓋爾衛生部長。”
不過,傳言終究隻是傳言。
此刻站在我麵前的,依然是那位溫柔美麗的蓋爾小姐。
還是別太在意這些傳聞為好。
“我也能來一杯嗎?”
“啊,主任請用。”
這幾個月來,野戰醫院平靜得出奇,甚至能悠閑地享受下午茶時光。
住院患者屈指可數,來的也多半是傳染病患者而非外傷傷員。
與之前忙得腳不沾地的日子相比,現在簡直是天堂般的工作狀態。
———雖說我因為被小隊長安排了訓練任務,其實還挺忙的就是了。
“你看,圖裏。這是我女兒的照片。”
“哎呀,真沒想到主任已經成家了!”
“是啊。隻要再堅持兩個月,我就能見到女兒了。”
“上次見麵還是她兩歲的時候,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媽媽的長相。”
主任難得心情大好地跟我炫耀起來。
“時隔三年才能見麵。回去之前得給女兒買點好東西。我記得附近城鎮有家很有名的人偶店。”
“啊,我也聽說過。是馬裏奧奈特人偶店吧。”
“等領到豐厚的退休金,就給女兒買個漂亮娃娃帶回去。她一定會很開心的。”
——————
到今天為止,是我被調遣到這個前線已經大約半年左右的時間了。
近來,戰場竟離奇地平靜。
這種平靜似乎不僅限於我們的戰鬥區域,整個戰線都停止了交火。
我軍雖發動過幾次攻勢,但在敵軍固若金湯的防禦麵前隻是徒增傷亡罷了,最終也偃旗息鼓。
由於戰鬥驟減,士兵間甚至流傳著“說不定兩國正在秘密推進和平談判”的揣測。
我對政治內幕知之甚少,隻是單純想著“死的人少了真好”,若傳言屬實該有多美妙啊。
那麽,實際上為何敵人的攻勢會突然停止呢?
根據戰後的資料顯示,當時的敵軍將領,亞曆克斯·埃費爾特。
竟然對參謀本部發動了罷工。
“你們這些政客的私欲,別再強加給軍隊了。”
這就是敵軍司令官亞曆克斯的主張。
此前的連續攻勢,不過是政客們為安撫民眾而進行的作秀表演。
為此他被迫讓部下白白犧牲,又因過度消耗而被敵軍抓住破綻反攻,甚至陷入了“再差一步防線就會被突破”的驚魂險境。
他大概判斷,若繼續配合參謀本部胡來,祖國必將滅亡。
早已厭倦政客宣傳的前線指揮官們紛紛支持亞曆克斯的主張。
向參謀本部宣告“若不補充兵力就拒絕發動攻勢”。
而後他們徹底拒絕執行參謀本部的進攻命令,轉而構築起堅固的防禦陣線。
這場衝突源於敵方高層與前線士兵對戰況的認知存在巨大差異。
當時敵國薩巴特聯邦的政客們似乎認為“有著近兩倍的兵力差距,靠人數碾壓就能取勝”。
在東西戰爭爆發前,槍械這類凶器尚未普及,主流作戰方式是在平原上展開劍與魔法的白刃戰。
對於那個時代的人而言,隻要存在雙倍兵力差,即便會承受一定傷亡,靠蠻力強推也能獲勝———他們似乎就是這麽想的。
但了解現代塹壕戰的人聽到這種想法,恐怕會忍不住罵“開什麽玩笑”。
眾所周知,隔著戰壕與敵軍交戰,進攻方將承受慘烈傷亡。
防守方幾乎毫發無損,而衝鋒部隊全軍覆沒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區區兩倍的戰力差距,在進攻方的不利條件下瞬間就會逆轉。
因此,亞曆克斯指揮官始終堅持“利用兵力優勢穩步推進”的穩健方針。
但那些在民眾隨時可能暴動的動蕩局勢中苦苦維持統治的政客們,根本無法接受亞曆克斯這種溫吞的作戰方案。
戰爭即將結束,隻要獲勝就能迎來富裕的生活———用這些甜言蜜語來安撫民眾也已到了極限。
而在罷工行動持續數月後,亞曆克斯終於被撤換。
接替他的是原任參謀次長的布魯斯塔夫·諾瓦,他被派往前線擔任新任司令官。
據說布魯斯塔夫是個對參謀本部忠心耿耿的人,同時在前線士兵中也人脈廣泛,堪稱“接替亞曆克斯的最佳人選”。
就在政府與前線的矛盾日益激化之際———
布魯斯塔夫注意到了一篇異想天開的論文。
論文的作者名為希爾芙·諾娃。
她是布魯斯塔夫引以為傲的女兒,以軍官學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擁有出色的履曆。
她在論文中主張,隻要執行某個作戰計劃,不到一個月就能突破西部戰線,贏得戰爭勝利。
當然,這種如同癡人說夢的論文,根本沒人當真。
她撰寫的論文理所當然地被駁回,最終散落在她的房間裏。
布魯斯塔夫之所以會留意到這篇論文,是有原因的。
當時的薩巴特聯邦局勢日益惡化,而軍方又發動了攻勢罷工行動,導致政府完全無暇他顧。
在這種情勢下,布魯斯塔夫收到了參謀本部下達的強人所難命令———“即便會造成一定傷亡,也要在今年內解決戰事”。
正當他為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焦頭爛額時,偶然發現了女兒寫的論文。
他抱著“或許能激發些靈感”的隨意心態開始閱讀,但很快他就認真研讀起其中的內容。
或許這篇論文確實切中要害。
女兒論述中蘊含的某種特質,讓他產生了這樣的確信。
經過若幹修改後,他將作戰方案提交給總參謀長商討。
最終參謀本部認定希爾芙的論文毫無破綻,具有充分的成功概率。
————————
就在季節轉入秋季之時。
參謀本部終於做出決定,將在布魯斯塔夫的主導下,以年僅15歲少女的論文為核心展開作戰。
論文作者希爾芙也作為參謀軍官之一被派往前線。
而她所主張的、足以讓正統軍人暈厥的作戰內容則是———
———這場橫貫東西戰線的大規模同步進攻作戰。
————————
如此寬廣的攻勢範圍下,魔石與魔導師皆不敷使用,魔法攻擊僅能維持短短一瞬。
而麵對近乎無損的我軍三道防線,竟不集中戰力便貿然平推入侵———此等戰術內容實在荒謬。
希爾芙·諾娃主張:通過這種戰法,敵軍將因攻擊範圍過廣而疲於應對,隻要突破任意一處戰線,敵人就會像漏氣的風船般潰敗而逃。
然而塹壕戰中,進攻方本就處於劣勢。
向著幾乎未受損耗的守軍部隊發起毫無魔法掩護的突擊,簡直是愚不可及。
前線將士聽聞此作戰計劃後,個個麵如土色,強烈反對參謀本部的決定。
他們含淚控訴:“若執行此策,十八萬將士的屍骸將鋪滿戰線,敵軍更會一鼓作氣直取首都。”
甚至有前線指揮官當場剖腹,以死諫言勸阻布魯斯塔夫。
但作戰提案者希爾芙見到將領們這般情狀後,竟嗤笑道:“若認為突破不可能,那隻能證明諸位至今都在怠惰應戰。”
於是,史上最惡劣的作戰就此付諸實施。
而當時的我無從知曉這些內情,隻為“傷員稀少”的表象暗自欣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