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算經題解

字數:4832   加入書籤

A+A-


    “隨吾去班裏吧”。
    朱夫了說完便起了身。
    林澤祖今天算過了關。
    但回到了班裏之後朱夫子又板起了麵孔。
    “汝等近來學業均有所精進吾心甚慰,爾等定要持之以恒不可懈怠驕縱”。
    “據吾悉之,今後科考均偏向學以致用去虛就實。另外國子監也傳出話來,今後科考務必增加算經試題”。
    “故從今日起爾等需用心努力切勿辜負明春之童試”。
    朱夫子言罷便抽出早已準備好的算經試題講解了起來。
    林澤祖可謂是極為輕鬆,唯一要注意的不過是名詞解釋和單位換算了。
    比如田畝麵積當代多用步為計量單位。還有稱重單位以石、鬥、斤、兩為計與前世均不一樣。
    王刊送過來的書中就有他在見賢書坊欲買下的那本《算經精解》。
    他閑來無事已經看過好幾遍了。其實也並不算難,用初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均可輕鬆應對之。
    不過王繼學等四人可就慘了,四人都聽得一臉懵逼。
    一個上午朱夫子掰開了揉碎了也就隻講了三道題。四個人這才略懂有點開竅了。
    林澤祖發現朱夫子在算法上也並不是很精通。這也就是古代讀書人的短處吧。
    上午朱夫子放了堂甲班裏哀嚎不斷。
    王繼學苦著臉嘬著牙花子。
    “這…這…可如何是好”?
    “繼學兄你尚且如此況吾等呼”?
    李本道也愁眉不展。
    反倒是謝有生靈光些,大概平時在家裏算小賬習慣了。算術接受起來比別的人要快一些。
    “繼學兄本道兄切勿著急,算術無外乎加減積餘而已以後多練習便是了”。
    嘿嘿嘿……
    “有生兄說的是,吾觀之亦以勤練為首要也”。
    李本典腦子好使說明他天生對數字敏感。
    李本道憂慮的轉過頭說道:
    “澤祖兄以為如何”?
    林澤祖可不敢大咧咧地回答便措辭道:
    “諸兄勿躁今夫子所援田畝計算之法可以假圖以解之”。
    林澤祖說完也頗為錯愕,自己現在說話也越來越有文人的語氣了。
    “哦?何謂圖解之”?
    王繼學也被吸引了過來,其餘三人都不約而同的圍了上來。
    林澤祖索性抽出了一張白紙,拿起了小楷筆畫了個長方形,並標注上了長和寬之後便用大白話說道:
    “諸位兄台請看夫子講的田地的廣與闊,皆可用這長方圖示例其長和寬”。
    “以後凡再遇到求田畝麵積時,就可以直接把兩數之積算出即可”。
    “長、寬、積隻要知道其中兩個數那麽求另外一個數就易如反掌了。記住了這個以後就可以直接套用”。
    哈哈哈………
    “是了!是了!澤祖兄你是怎麽想到的?高人也!,此圖一出吾便豁然開朗也”。
    李本道撫掌大笑。
    王繼學、謝有生、李本典也恍然大悟。
    “高明啊澤祝兄,這圖直觀便利”
    謝有生一旁也讚不絕口。
    緊接著林澤祖又用假設邏輯推理法講了一道雞兔同籠的算法。
    之所以要用假設邏輯推理法。這也是因為幾個人數學都是零基礎,也隻能接受這種笨方法,因為隻有這種方法他們四人才能聽得懂。
    此法十分有效。
    諸兄請看: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大白話就是:
    籠中有一群雞和兔,雞頭和兔頭一共三十五個腦袋,雞和兔子的腳共有九十四隻 ,問:雞、兔各多少隻。
    林澤祖講解道:
    “我們就用一個很笨的方法,我稱之為“抬腳法”。請諸位兄台看以下步驟”:
    第一步:雞兔同時抬起一半的腳,就是說假沒雞抬起一隻腳用另一腳站立。
    免子把兩隻前腳抬起來,就像人一樣用後兩隻腳站在地上。
    第二步當雞和兔都同時抬起一半腳的時候。那麽現在是不是隻有四十七隻腳站在地上了。
    第三步:此時雞剩下一腳兔子剩下二隻腳。但是它都隻有一個頭,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簡單了。
    第四步:用地上的腳數減去他們的頭數。
    因為在地上兔子的腳數是雞的腳數的兩倍。
    等於說兔子的腳我們重複兩次。那麽我們就用四十七減去三十五得到的數,就是地上剩下每隻兔子的一隻腳數。
    第五步:我們得出來兩個數相減的結果為十二。所以兔子隻有十二隻。再用三十五減去十二我們就得到了雞的數量是二十三隻。
    第六步:計算結果驗證,十二加二十三結果是三十五,這個頭數是對上了。
    雞二十三隻共有腳四十六隻。
    免十二隻共有腳四十八隻。
    兩兩相加四十六加四十八結果為九十四。
    腳的計算結果也準確無誤。
    因此可以確定我們計算出來雞和兔子的數是對的。
    諸位兄台今後如果要做計算題,算出結果後一定不要忘了第六步驟,切勿忘了進行計算結果驗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以此類推下麵這道題我想也就不難了。
    於是林澤祖便出了一道雞兔同籠的擴展題。
    一百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丁?
    王繼學等四人圍著這道題不斷的推理論證,也都很快得出了結果。
    林澤祖也不敢講的太多。
    第一對於這些數學小白來說,講多了也聽不懂也是白費勁,
    第二也不想太冒尖出風頭若是如此那就真的沒朋友了。
    謝有生和李本典兩人領悟的最快。
    李本道和王繼學次之。
    接下來的日子裏,朱夫子在精講四書五經的同時也穿插著算經的試題。
    無外乎三大項。
    一雞兔同籠以及擴展題。
    二田畝麵積廣闊的計算。
    三便是重量計算。
    有了朱夫子的講解和林澤祖給他們打下了基礎。
    同時謝有生他們四人也都謙虛好問。
    對於不懂的四個人除了問朱夫子還經常圍著林澤祖。
    請林澤主給他們講解,林澤祖則是來者不拒。
    基本上都用推理和假設的笨方法給他們進行講解。
    朱夫子也樂見其成。隻是每日裏對林澤祖的要求愈加嚴格。
    現在不光是背書學寫古八股文了還加開了小灶。
    朱夫子把這些年積攢下來的,以及柳道明附送給他的時文邸報,單獨讓林澤祖研閱的同時並教授林澤祖寫時文要論。
    喜歡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請大家收藏:()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