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街溜子

字數:4514   加入書籤

A+A-


    直到看完衙門的衙差貼出了安民告示富貴心裏那個樂就甭提了,還真是剛好瞌睡就有人遞枕頭。
    富貴一扭頭回到了茶語樓工地拉上李根壽上了馬車直奔城北方家田莊而去。
    “李老三我們出城尋木料和竹子,我聽說這城北的虎頭山有你需要的這東西,我怕先讓人砍伐來後若不合你的意不就是白折騰了嗎”?
    “所以就拉著你一起過來看看”。
    “哦哦這也沒甚是個竹子就行何必費這麽大麻煩”。
    “就你這臭驢脾氣你不點頭同意誰敢自作主張”。
    李根壽訕訕的一咧嘴要多難看就多難看。
    他說話氣人不假
    他能抬杠也不假
    但是他真不毒舌。
    在李根壽認識的人堆兒裏富貴就是他克星中的中一個。
    另一個不用說了就是江先生了。
    沒辦法一物降一物。
    整個淮南府城坐北朝南麵水築城。
    臨江河像一條玉帶一樣在淮南城圍了半彎自南向北而去。
    城北的虎頭山雖然不高但氣勢挺足。
    綿綿大山方圓幾百公裏自北向南蜿蜒曲折在城北結下了最高峰形如虎頭故名虎頭山。
    虎頭山地表層土質厚實樹木生長繁盛。
    山上雜生著當地生常見的鬆樹、毛竹、水杉木、等等諸多喬木。野生果樹茶樹還有諸多草藥混合雜生。
    這種多樣性雜生山林算是老天賜給人們的一座寶山了。
    一座山
    一條河
    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見證著歲月更迭日月輪回。
    …………
    方家的三百畝田莊就在山腳下不遠處,而且都連成了片。
    看著眼前大片大片的上等水田還有深秋金黃色的稻穗讓富貴滿足而沉醉。
    這三百畝上等水田可比臨江村不知強了多少倍,要是能收入囊中的話……
    富貴想想激動不已。
    看著眼前的一切富貴都激動的快走不動道了。
    虎頭山山勢頗高土層厚實蓄水量很大。
    順山勢而下有很多溝岔小溪滋養著山腳下這片土地。
    “富貴還在這磨蹭啥,趕緊上山砍竹子,我看山上的水杉木也是不錯的,完事後趕緊回店裏,店裏還有好多的事等著去做呢”。
    李根壽不合時宜的聲音打斷了正在意淫中的富貴。
    富貴沒好氣的說道。
    “李老三你不是說不用看嗎,還費那勁幹嘛,回頭我讓人砍了去省得上山麻煩了”。
    “走走走我們現在回城去”。
    富貴說著三兩步到了馬車旁上了馬車。
    站在原地的李根壽一時腦子轉不過彎來淩亂在田野中。
    ………
    逛淮南府小馨兒是認真的說到做到。
    每日裏有佩蘭陪著厚樸駕著馬車走大街串小巷逛個不停。
    茶樓酒肆
    酒樓綢緞莊
    糧食鋪雜貨店
    胭脂店和書坊
    衙門口水碼頭
    伢行和鏢局
    ………
    小馨兒一個不落的都逛了個遍,要不是身份不允許淮南城的五家青樓估計小馨兒也一定會上去一一看個端詳。
    這可苦了長夜派過來護衛。
    護衛長這麽大就沒有見過這樣的主。
    一個女娃家家的頂多逛個綢緞莊子水粉胭脂店大不了去個兩三回也就罷了。
    哪有這樣的主像個貨郎似的走大街串小巷沒完沒了的轉悠。
    這根本不是大小姐這活脫脫的是個街溜子。
    護衛的抱怨也讓長夜頭大,方家的事一點線索也沒查到而且馬掌櫃還催得緊。
    一向自負的長夜隻得向京城求援。
    方家的事還得從上往下查。
    長夜一經提議馬掌櫃方才開了竅。
    這才讓長夜的人收了手,否則他們若是這樣折騰下去遲早會漏了痕跡。
    若是漏了痕跡這方家和高家的這個屎盆子定會扣到他頭上來。
    連逛了八天淮南城的小馨兒終於消停了。
    大概是逛累了躲在後院誰也不見。
    然而小馨兒和佩蘭卻躲在書房裏不停的在寫寫畫畫。
    “小姐這淮南城的高粱、稻穀、小麥、米麵等這些主糧比臨江城便宜一些”。
    “核算下來每千斤有一兩半到二兩的利”。
    “豬肉、雞鴨等小牲口的售價高過臨江城比鬆山鎮要高出許多了”。
    “若是馬嬸的養豬場搬到淮南城來那可就多賣出不少銀子呢”。
    “佩蘭你隻看到了這一進一出少算了人工的工錢”。
    “淮南府的工錢比鄉下高出了近一成半到兩成”。
    “還有這鋪子的租金如此抵扣下來就所剩無幾了”。
    小馨兒頭也不抬的回道。
    “是了還是小姐核算的精細佩蘭想的欠周全”。
    “佩蘭我核算下來還是綢緞莊和胭脂水粉店價差是最大的”。
    “不過這投下的本錢也大。而且這些店都是幾十年的老店了,都各有自己的老主顧,一般的人一般的店真還搶不過他們”。
    “濁酒的利尚可,不過可比不了我們家的臨江醇”。
    “茶葉利倒是驚人,這是我們家熟悉的買賣,怪不得當初公子剛炒出茶來的時候慎之又慎”。
    小馨兒一邊感慨的說著一邊寫寫畫畫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小姐這書坊的買賣我們也不托底核算不出來這一塊的獲利”。
    “書坊這一塊就交給錢海清和三哥他們”。
    “錢海清是錢塘府的人北關老兵了”。
    “這大半年來他從錢塘府到淮南府來往了不知多少趟了門道摸的透”。
    “大掌櫃說他也是個用心的這裏的門門道道錢海清也摸的差不多了”。
    “前一陣子錢海清托大掌櫃在臨江城囤買了一千本《千年等一回》第一卷和五百本第二卷。
    “販賣去了錢塘府和南樾府”。
    “每本加價一到二兩銀子不等,刨去行路和打點的費用,這一單算下來盈利一千五百多兩,錢海清倒是個賺錢的好手”。
    喜歡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請大家收藏:()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