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五童互結狀
字數:3703 加入書籤
江姐從瑤華他們走後便忙著跟陳義方交接田莊裏的所有事項。
陳義方是老兵中最老成持重的。
他也是第一批來到臨江村的北關老兵中的老人,經曆過戰場上殺伐帶著一身的殘疾在臨江村落了根。同時他也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他參與見證了田莊從無到有直至今天的這樣的規模。
如今公子把田莊交給他管著,等於是把這個家也交到了他的手裏。
這是公子對他最大的信任。
陳義方暗下決心一定要管好田莊,替公子守好這個家。
江姐交接的不僅是各種事物還有各項收支賬目事無巨細,
兩人交接了七八天。
正月初十江姐才停下手來,但又緊接著忙著給公子準備赴臨江縣縣考所需各種物品。
江姐是有經驗的從衣服鞋襪到各種器具還有澤祖所用的筆墨紙硯裏,
這些物品裏外外都仔細的不知道過了多少遍才交到紫蘇手裏保管。
林澤祖以縣考為由今年沒有去給族裏宗親們拜年。
嚴格上說林世同過世還不到一周年。
他也不想讓族裏人說閑話壞了鄉規。
故此也就又省事又省了時間。
林澤祖也不想讓自己繃得太緊。
上午習文時抽出一半的時間翻閱續斷的醫書典籍。
閱讀起來是沒問題但是要理解起來可就費勁了。可見術業有專攻並非一句空話。
但這也不妨礙他背誦和記憶。
下午依舊是上貓兒嶺練習弓箭。
現在三十步十發七中,五十步十發五中。
雖然很一般但林澤祖對自己這個成績已經是很滿意了。
至於射中靶心那完全是靠運氣了。
過完了熱鬧的正月十五。
正月十六一大早林澤祖就趕到了鬆山私塾。
今天要辦理的事務是考生的身份認證與保結文書,也就是上交戶籍審查的基本資料。
當朝規定考生需提交三代人的履曆即曾祖、祖父、父親姓名及從事職業或官職和籍貫證明。
以確保考生非娼優皂隸等賤籍出身 。
商籍、軍籍等特殊戶籍需提前完成改籍手續,可見當朝還是對商籍軍籍很優待的。
這些證明文本資料早就找族長也就是村裏正林望水開具好了。
林望水辦起這等事來倒是經驗豐富。
林澤祖今天過來就是向朱夫子遞交這些資料文本和預交費用的。
這些資料文本還需朱夫子親自過一遍格式化之後方可以往上呈交給縣儒學署。
第二件事就是交銀子了。
這第一筆支出就是五童互結的銀子
五童互結製是當朝科舉縣試資格審查的律法規定。
凡參考之生員需五名同考生共簽署《五童互結狀》互為連坐擔保人。
五人承諾彼此無冒籍即假冒戶籍、匿喪即隱瞞父母喪期、身家清白即非娼優皂隸後代。
其格式大致為童生某某等五人,實係本縣籍貫,身家無礙,如有虛冒甘罪連坐。
當朝律法還規定任何一人違規,五人皆取消考試資格。
並處以各杖八十大板,每人罰銀五兩且三代不得應試。
另外互結狀需廩生認保,此與五人互保形成雙保製。
若查五童互結不實者廩保同罪。
官府對考生的資格審查很嚴格。
每年縣試前考生需齊聚縣儒學署召開互結會,當眾宣讀三代履曆同結者複誦印證。
另外官府還鼓勵互結者持續監督如發現異常須立即舉報。
互結狀一式五份:考生、儒學署、縣衙、府衙、提學道各存一份保存期十年。
以上就是當朝的所謂五童互結製。
然而五童互結的結銀並非官府的法定費用。
官府明文規定五童結狀 止畫押不費錙鐵。
也提倡保結者,義也,非利也!
然而雖五童互結本身不需交銀子但連帶需要交的。
廩生認保通常需支付酬金。
像林澤祖他們考童生試的每人需交予廩保銀二兩。
所以貧窮人家的孩子僅上不起學,即便上得起學這後麵的科舉考試還有一大堆費用等著。
另外互結保單需經衙門書吏譽錄還產生了紙筆費。
當朝《互結狀》官方抄錄費為多份三十文,這是第筆二預交的費用
第三筆費用就是風險銀子,為應對可能的連坐罰款,互結五人要預交風險銀。 每人預繳一兩銀子作保證金。
林澤祖、王繼學、李本道李本典、謝有生不多不少剛好五人互結。
至於朱文昌則在直接在縣私塾由他們的夫子麵辦理這些資料文書。
五人差不多有一個多月沒有相見了。等交完所有的資料文書和銀兩後。五人還沒有來得及相互問候閑聊,又都被朱夫子叫到班級裏。
朱夫子又不厭其煩的重新仔細的交代他們五人,從穿著儀態到攜帶物品和筆墨紙硯的具體細節和要求重述了一遍。
2月初四為縣試開考日。
最終朱夫子敲定正月二十為出行吉日。
朱夫子要求正月二十辰時,五人分乘兩駕馬車從鬆山私塾出發,去往臨江縣城入住臨江客棧。
喜歡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請大家收藏:()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