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儒學署唱保
字數:3761 加入書籤
辰時
儒學署的門子準時打開了院門。
眾考生學子在各自夫子的帶領下,按照夫子們先前抽簽的順序魚貫進入了院中。
此次臨江縣參加縣試的考生學子共有共有一百二十人之眾。
眾人進入院子後,帶領的夫子和學子們自然分開形成了兩個方陣。
一陣陣騷動之後。
眾人又都保持靜站無語靜待著教諭方進先宣講。
教諭方進先正九品,三十多歲是淮南府人氏。
他是十年前淮南府的貢生並非出身科舉的秀才或舉人。
自從柳道明歸鄉之後縣學山長就由柳道明擔任。
所以方進先在臨江縣雖身為教諭但實在沒有什麽存在感。
但方進先教諭職責所係該做的事一件也少不了。
方進先總攬縣學教務為儒學署主官,雖其有職責教援縣學學子四書五經兼授《大誥》等官方典籍,但因其學識能力確實不行。
因此柳道明也不敢讓他教授學子。
方進先也有自知之明,除了教學以外隻能做些管理上的事了。
比如例行主理月考、季考,記錄生員學業,配合提學官歲考,對不合格者降級或除名。
還有就是負責發放廩生員的廩米及廩銀及補助。
對學子優劣的獎罰,優者推薦科考,劣者罰跪降級甚至黜革。
再有就是主理祭祀與禮製,重要的有春秋釋奠即組織祭孔大典,培訓生員禮儀 鄉飲酒禮,協助知縣舉辦強化地方倫理秩序。
另外還要進行學宮維護,管理文廟、明倫堂、號舍等設施修繕。
以上經費多來自學田租稅,臨江縣還算富裕,縣學學田二百四十畝。
但每年經費仍是不夠,一些為了博取名聲的名流豪珅會對縣學進行捐贈。
這一項是縣學的經費最大頭的收入了。
教諭最重要的事莫過於主理科舉事務,雖由知縣主考但教諭需參與命題閱卷。
同時對鄉試選拔,審核生員資格,造冊報送提學官等。
教諭雖為學官但受知縣節製,若遇重大事務需呈身為提調官知縣大人提報批準。
臨江縣縣學署除了一名教諭外還有訓導兩人,訓導無品級未入流其責是輔助教諭做具體事務的。
還三名書吏員負責文書檔案,另各有門子、齋夫、膳夫、 庫子若幹名。
林澤祖等一眾考生在大院上一站就是近一個時辰,經過一係列繁文縟節儀規禮製之後方才到最關鍵的唱保環節。
由廩生擔保夫子聯保五名考生相互以誦讀的形式進行唱保互結。
唱保之後所有文書一式五份進行存檔。
等亂哄哄的唱保環節結束之後,接下來就是要對考生送過來進考場時穿的衣物鈴蓋火印。
縣試當天考生隻能穿著鈴蓋火印的衣衫才準進入考場。
這種防作弊的方式要比後世嚴厲的多。
當朝參考縣試學子的衣物、鞋履、頭巾等都是有官方規製的。
林澤祖帶來鈴蓋火印的便是統一製式的襴衫,當朝的學稱直裰襴衫。
當朝嚴令直裰襴衫隻能用棉布剪裁縫製, 禁用絲綢錦緞及混紡布料。
直裰襴衫形製為交領右衽 ,寬袖袖口標準一尺二寸, 衣長下擺過膝二寸,下擺接深色襴邊寬約三寸 ,內襯僅允許單層棉布。
製式直裰不襴衫對剪裁工藝也有嚴謹的規定,直裰襴衫必須采用十字裁法才可行。
即整幅布料對折後肩線垂直。
腋下呈直角確保行動時不易撕裂。
接縫處用雙股棉線密縫,針距不得超過一粒十米寬度。
直裰襴衫對棉布染色也有嚴格的規定。
童生用玉色即淡青色,故稱直?襴杉。
附學生員用的是深藍色 。
廩生則特許在衣襟內側縫白絹為標識。
直裰補襴衫的染料以靛藍為主禁用朱砂等物。
直裰襴衫的一些特配物腰帶必須用黑色棉布帶,尺寸要求寬二寸兩端垂穗長六寸。
腰帶禁用皮革或織錦等布料。
廩生則可加縫銀線鑲邊但限三股以上。
對於內襯更嚴格了,僅許穿素白棉布中單內衣,禁止夾層、暗袋。
當朝對縣試考生學子所著鞋履也有著明文規製。
當朝通稱"青雲履",鞋麵用厚棉布或麻布 鞋底納八層粗布,以米漿粘合後麻線密納,每平方寸需縫三十六針以上 。
鞋頭呈圓弧形嚴禁尖頭翹頭款式。
鞋幫高不過二寸用暗扣替代鞋帶以防夾帶。
當朝縣試考生頭巾的規製是童生專用為方巾。
方巾是黑色棉布裁剪縫製而成,嚴禁用羅紗等布料。
方巾四方平頂後垂二條長一尺二寸的飄帶,巾體四角各縫銅錢狀布扣 象征禮義廉恥
方巾采用的是雙層夾縫法 內夾硬紙襯保持挺括。
儒巾跟方巾是有很大區別的,一些沙雕網文寫手也不管這些常識性的問題一通亂寫,常把儒巾和方巾搞得混淆了。
儒巾是用黑緞限廩生) 或深藍棉布料裁剪製作而成。
其形製前高後低,中部凸起如屋脊,兩側各綴木質方牌,方牌上刻崇正黜邪四字?
所有方巾禁用刺繡,且飄帶末端須剪成平頭禁止流蘇。
方巾內襯不得書寫文字 方巾還需經燭照驗透防止作弊。
喜歡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請大家收藏:()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