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二、我們需要燃料

字數:3844   加入書籤

A+A-


    “金烏一號準備就緒,等待指令!”
    “金烏二號係統自檢完成,隨時可以啟動!”
    “金烏三號所有參數正常,準備點火!”
    在爐心實驗成功之後,吳老他們同時在不同的實驗地點製造了三台不同的金烏聚變裝置,采用了三種不同的發電方式。
    金烏一號是傳統的燒開水,這種方法人類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因此也是第一個被采用的。
    實驗基地建設在長河工程的一條支流旁邊,這條支流屬於直通大海的河流,水源充足且流速穩定,為傳統的蒸汽輪機發電提供了理想條件。
    而且這裏屬於河流末端,即便是出現最壞的情況,也不會汙染其它的支流。
    金烏二號則采用了磁流體發電技術,研究人員設計出來了一款通過高溫等離子流切割磁場並以此產生電流新型發電係統。
    利用水熊蟲外殼極佳的隔熱效果,將爐心反應產生的超高溫等離子流在特定的環形腔裏麵循環。
    通過切割磁場,就能直接產生高壓電流,省去了傳統發電方式中的熱能轉換步驟,理論上效率可突破60%。
    隻是這種方法也存在風險,一旦等離子體失控,可能瞬間燒毀磁約束係統,後果不堪設想。
    正因為如此,這一個實驗地點被選擇在一個極為偏遠的地方,即便是產生爆炸,也不會帶來難以承受的結果。
    金烏三號則是一個規模較小的反應堆,它所采用的是熱電轉換效應,通過複製遺跡那些特殊的能量傳輸網絡,直接將熱電轉換生成的電流輸送出來。
    雖然金烏三號很有可能是最先進的,可是它的優先級卻是最低的一個。
    用萬院長的話來說,就是這東西的原理我們根本就是一竅不通,如果拿過來就用,且不說可能出現的問題,但是怎麽將它傳承下去,就是一個問號。
    人類的科技不能建立在這種空中樓閣上,可以建設一個實驗裝置用來實驗並掌握相關的原理,但是絕對不能將其做為倚靠。
    ......
    “點火!”
    隨著吳老的一聲令下,三台金烏聚變裝置同時啟動,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各項數據如瀑布般滾動,吳老緊盯著每一個參數的變化,生怕錯過任何異常。
    金烏一號的反應堆最先穩定運行。
    爐心內的等離子體在強大磁場的約束下高速旋轉,產生的熱量迅速傳遞給周圍的液態金屬回路。
    高溫液態金屬流經蒸汽發生器,將水加熱成高壓蒸汽,推動汽輪機飛速旋轉。
    隨著“嗡”的一聲轟鳴,發電機開始輸出穩定的電流。
    “金烏一號實驗成功!”
    金烏二號的啟動過程則顯得更為驚險。
    磁流體發電係統對等離子體的控製精度要求極高,稍有不慎就會導致係統崩潰。
    屏幕上,代表等離子體溫度和密度的曲線劇烈波動,負責實驗的莊景波在不斷調整磁場參數。
    參與二號機實驗的每一位科學家和工程師甚至寫好了遺囑,以防止萬一出現的意外。
    “二號機組輸出電流達到預期!”
    終於,金烏二號也傳來了指揮中心等待已久的捷報。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金烏三號。
    和前兩個反應堆不同,金烏三號的運轉極為安靜,當聚變的火花被點燃後,甚至都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
    鐫刻在反應堆周圍的紋路憑空亮起,聚變產生的能量就那樣透過反應堆的外殼直接傳送了出來。
    高效而又安靜,卻讓所有人的臉上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通過碳十四檢測,那個遺跡至少已經存在了三千年,而刻印在遺跡裏麵的這些能量通路讓人類現在甚至連理解都做不到。
    無論這個遺跡是誰留下的,它所代表的科技水平都至少比現在的人類要高出不止一個等級。
    ......
    “報告,三個金烏反應堆原型全部實驗成功。”
    “預期發電效率完全達到設計標準。”
    很快,金烏原型反應堆實驗全部成功的消息就傳到了指揮中心。
    “自誇父追日以來,我們人類終於第一次把太陽的光輝掌控在了自己的手裏。”中樞一臉感慨。
    指揮中心爆發出一陣壓抑已久的歡呼聲,幾位年邁的院士甚至紅了眼眶。
    “好了,大家來討論討論,我們應該選擇哪一種型號,來種下我們自己的太陽?”
    ......
    誇父三號基地,可控核聚變籌備建設中心。
    “吳老,指揮中心那邊關於選擇哪一種型號的金烏的討論結果出來了。”任翔急匆匆的跑進了吳老的休息室。
    “決定的是......”
    “金烏二號,對吧?”一直在閉目養神的吳院士睜開眼睛,很肯定的說道。
    “啊,對。”任翔一愣,隨即點了點頭。
    “一號轉換率太低,也不能完全發揮出聚變爐心的功率,同時也是建造起來最麻煩,體積最大的。”
    “三號雖然有最好的能源轉換效率,可是未知條件太多,一旦出現問題,我們根本無從下手。”
    “隻有二號,在保證效率的前提下,能將爐心的功率發揮到八成左右,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經過實驗證明還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如果是平常,我想上麵會選擇金烏一號,可是現在我們並沒有那麽多的餘裕,想要在危機來臨以前建造好足夠的聚變裝置,二號就是唯一的選擇。”
    任翔一臉歎服,“上麵確實是這樣說的,他們還特意說了,三號金烏的配套研究也不能停止,那些科技一旦研究出來原理就完全可以使用,甚至還會大大提升我們人類的總體科技水平。”
    “但是絕對不能在沒弄明白原理的情況下,大規模下使用那些可能是敵人的技術,那純粹叫做找死。”
    “吳老,指揮中心把在這邊建設聚變裝置的規劃全權委托給您。”
    “還說現在一切以建設聚變裝置為主,有什麽問題直接反映,整個指揮中心一定會第一時間盡力解決。”
    “那好,”吳老站起身,“任翔你立即向指揮中心匯報,現在最為急迫的問題隻有一個——”
    “我們需要聚變原料,高品質的聚變原料,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