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五十、關於建立太空電梯的構想

字數:3532   加入書籤

A+A-


    “我們完全可以在海岸線上裝上大量的柱子,然後在期間固定上這種玄羽納米管絲。”
    “隻要崩的夠緊,那些海獸一旦衝出來就會被切開。”楊院士越說越興奮,就差手舞足蹈起來。
    “這東西本身也是導體,不通電也不會有那麽高的強度,可操作性極強。”
    “隻有在保持通電的激活相轉移性能的情況下,這些納米管才能保持極高的切割能力和強度,而一旦斷電,很快納米管就會在應力的作用下粉碎,不會留下任何隱患。”
    他還從工作服的一個兜裏取出了一張手繪的設計圖,顯然對這個問題已經思考了一段時間了。
    楊院士指著設計圖,“不光是柱子,任何海邊有高度的物體都可以用來架設納米絲,間隔不需要太小,保持五到十米的空隙就好。”
    “這樣既能有效針對巨型海獸,還能盡可能的防止誤傷,而納米絲通電的特性也讓我們能夠很方便的確認其是否破損,一個簡單的回路檢測就能做到。”
    李雲樞此時也被楊院士的構想所震撼,他快步走到全息投影前,迅速調出沿海地形圖與海獸活動數據。
    “楊院士,您這個方案確實極具可行性!”
    “根據我們的觀測,絕大多數巨型海獸的體寬都在二十米以上,高度一般都有四十到五十米,如果我們在近海區域密集鋪設這種納米絲網,它們一旦衝鋒,就會像撞上無形的利刃一樣被切割!”
    他快速計算著:“如果采用五米間隔的網狀布局,每公裏海岸線隻需要兩百根納米絲,再配合分布式專用供電係統,完全可以確保效果!”
    “沒錯!”楊院士接連點頭,“目前實驗室已能小規模製備,但需要優化工藝。”
    “玄鋼和羽鐵的熔煉溫度差極大,必須借助電磁場調,不過,新的生產工藝正在測試,一旦完工,專用的生產線就能定下來,產能可以迅速提升。”
    “最遲一周,我們就能完成測試。”楊院士最後還補充了一句。
    中樞的目光在兩人之間來回掃視,最終定格在那張手繪設計圖上:“楊院士,這種納米絲的架設難度和抗腐蝕性如何?海水和台風會不會影響它的穩定性?”
    楊忠任早有準備,立刻回答:“納米絲的表麵經過特殊塗層處理,耐鹽霧腐蝕性能極強,理論上在海洋環境中可以穩定運行兩年以上。”
    “借助電信號,一旦斷開也可以第一時間發現,迅速更換。”
    “至於架設難度——”他指向設計圖的側視圖,“這種材料柔韌性極強,除了稍不小心就會傷人,其它的架設難度幾乎沒有。”
    “但是也正因為它過於鋒利,所以隻能通過熟練度極高的工人才能借助各種專用的設備完成架設。”
    “此外,我們建議離海平麵十到十五米,這個高度既能避開日常海浪衝擊,防止誤傷我們自己的普通人,又能有效攔截躍出海麵的海獸。”
    李雲樞聽的兩眼放光,恨不得現在就去抓一隻海獸來做一次真正的測試,中樞也露出了讚許的神色。
    “很好,李雲樞,你立即帶著納米管的資料,帶著軍工團去做一次全麵的測試和計劃,做一份最全麵,最為可行的部署報告出來。”
    “是!”
    ......
    很快,在一眾軍工設計,作戰規劃還有結構工程專家的參與下,關於玄羽納米管的全麵測試順利完成。
    通過測試得到的數據,參謀部一同設計了一整套更加全麵,也更為細致激進的部署計劃。
    未來,不光是在岸上要架構出大量的納米防禦網絡,就連在水下也有同樣的部署,甚至還專門設計了一句種水下牽絲無人潛艇。
    這種潛艇在不工作的時候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水中的雙麵陀螺,並沒有任何的攻擊力。
    一旦確認海獸在往這個方向襲來,陀螺的兩邊會立即分開,裝填在裏麵的納米絲會被分開的兩半陀螺拉直,然後靜候海獸的上門。
    這種無人潛艇製造起來非常簡單,隻需要兩個強力水下引擎就好,很容易就能湊出足夠的數量,在水下布下天羅地網。
    它們還能依靠動力主動帶著納米絲向海獸靠近,在大量的無人潛艇麵前,海獸那巨大的身體根本不可能避開。
    海岸上的也是如此,特製的各種具有偽裝效果的架子平常並不會將納米絲繃起來,而是用特殊的套管埋設在地下。
    隻有需要激活的時候才會瞬間將其繃緊拉直,架設成極具殺傷力的“刀網”。
    中樞正滿意地翻看著新的架設方案報告,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
    這時,指揮中心的門突然被推開,航天中心的杜老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手裏揮舞著一份文件。
    “老杜?什麽事這麽著急?”中樞放下報告,有些詫異地看著這位德高望重的航天專家。
    杜老激動地將文件拍在桌上:“中樞,您看看這個!”
    “玄羽納米材料讓我們有了一個突破性的想法——我們要造太空電梯!”
    “什麽?”中樞猛地站起身,連一旁的李雲樞和楊院士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沒錯!”杜老興奮地指著文件上的示意圖,“玄羽納米管的強度完全符合太空電梯纜繩的要求。”
    “我們計算過,隻需要一根直徑5厘米的纜繩,就能支撐起整個電梯係統的重量!”
    “可是,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了啊!”中樞苦笑著打斷了杜老的話。
    “這個材料剛一出來,楊院士就提出過它可能滿足太空電梯的需求。”
    “可是距離第三年的大混戰隻剩下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根本拿不出那麽多的人力和物力來製造一個很有可能短期排不上用途,甚至還不一定能夠完工,而且還很容易成為敵人目標的超大型工程。”
    “太空電梯一旦被毀,附帶的損失將會非常驚人。”
    “不會不會!”杜老連忙擺手。
    “這種材料斷電後會自行粉碎的特性,反而成了安全保障。一旦發生意外,可以立即切斷電源,讓斷裂的纜繩無害化。”
    “此外,我們航天中心對於太空電梯有一個新的設想,可以將工期和物資消耗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