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五、為什麽他們能夠不被傳染?

字數:3457   加入書籤

A+A-


    鯤鵬3運輸機已經到達一號大陸預定區域上空,飛機穿透濃厚的雲層開始降低高度。
    透過舷窗,程潤和他的隊員們看到了下方觸目驚心的景象。
    視線所見,除了一些看上去完好無損的基地以外,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和燃燒後留下的黑色痕跡,那是先前蟲族攻擊和感染者暴動留下的痕跡。
    但這並非最令人心悸的——在那些尚且完好的營地、廣場、甚至開闊的田野上,無數如同螻蟻般渺小卻動作迅捷的身影在瘋狂地奔跑、撲咬、撕打。
    零星的火光和爆炸點綴其間,顯示著抵抗仍在繼續,但更多的是如同瘟疫般蔓延的混亂與死寂。
    “我的天......”一名年輕的科研人員忍不住低呼,臉色煞白。
    即使隔著厚重的防護麵罩和遙遠的距離,那人間地獄般的場景依然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杜文淵院士默默地看著,布滿皺紋的手緊緊抓住了座椅扶手,眼神變得更加凝重。
    “記錄所有可見的群體行為模式,注意觀察是否有明顯的指揮協同跡象。”他對著小隊成員沉聲說道,“這裏的一切數據都不能漏掉,如果我們不想在東國也出現同樣的景象的話。”
    運輸機沒有直接飛往人口密集區,而是在護航戰鬥機的引導下,直接降落在位於相對偏遠山穀中的“普羅米修斯”研究基地。
    基地外圍防線林立,自動炮塔和身穿全封閉防護服的士兵構成了森嚴的壁壘。
    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水和高強度臭氧的味道,甚至能看到地麵上升騰起的、用於空氣淨化的淡淡白色霧氣。
    亞倫親自在機場外麵迎接,他看上去有些憔悴,手裏拿著一塊通訊屏幕,上麵是特雷斯的臉。
    此時的特雷斯眼窩深陷,嘴唇幹裂,往日裏一絲不苟的頭發也有些淩亂,身後是一片忙碌的樣子。
    “杜院士,程少校,感謝你們能來。”特雷斯的聲音透過屏幕傳來,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和一絲急切。
    他沒有多餘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題:“根據現在的情況,我已授予你們在“普羅米修斯”基地內的最高權限,可以調用所有資源,接觸所有數據和樣本,基地的安保和後勤將全力配合你們。”
    “但是,我必須坦誠地告訴各位,”特雷斯的聲音低沉下去,帶著一絲苦澀。
    “由於之前的決策失誤,導致蟲卵大規模擴散,我在民眾和軍隊中的威望......幾乎已經蕩然無存。”
    “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我可能維持不了這個位置太久。”
    “不過隻要我還在這個位置上,就一定會傾盡一切力量來協助你們。”
    他往前走了幾步,臉幾乎湊在了攝像頭上,雙眼看向屏幕外的杜院士和程潤,眼神裏帶著近乎懇求的意味。
    “所以,我懇請你們,盡快,盡快一點!我們必須搶在局勢徹底崩潰之前,找到應對這種可怕東西的方法!”
    “否則鷹家,不......整個一號大陸就真的完了。”
    杜院士透過麵罩,平靜地迎上特雷斯的目光:“特雷斯先生,我們理解情況的緊迫性,所以我們來了。”
    “放心吧,我們會爭分奪秒。”
    沒有片刻休息,研究小隊立刻投入工作。
    在基地最高級別的 P4 實驗室裏,杜院士和他的團隊首先對那具被冷凍的“英雄”寄生體進行了全麵的複檢和解剖分析。
    為了確保僅有一個的孤品樣本完整,再加上特雷斯現在已經無法對鷹家的研究機構抱有完全的信任,寄生體做了初步解剖分析後就被封存起來,等待東國的研究小組一同完成徹底分析。
    封存的樣品很快被取了出來,杜院士和普羅米修斯的首席科學家共同指揮這一次的全麵解剖分析。
    不過在特雷斯的強製命令下,整個過程以杜院士團隊為主,有爭議的情況下必須遵循杜院士的命令。
    亞倫和程潤穿著防護服在實驗室裏麵負責警戒,各自的小隊成員都在外麵防衛。
    全麵解剖開始,當寄生蟲取代的大腦被小心翼翼地分離出來,放在精密的分析儀器下時,其與人類大腦結構的模擬精度之高,讓所有科研人員都感到脊背發涼。
    它幾乎完美地騙過了所有的常規和非常規檢測。
    “重點分析其代謝產物、體液環境,以及所有與宿主原生組織交互區域的生物化學特征。”杜院士指揮著,他的目光掃過一個個不斷跳動的數據屏幕。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實驗室裏隻有儀器運行的輕微聲響和研究人員間簡短的交流。
    突然,一名負責體液生化分析的研究員發出了驚疑的聲音:“杜老,您看這裏,寄生體腦脊液、血液及組織間液的 pH 值,全部偏高。”
    杜院士立刻走到屏幕前。
    數據顯示,這具寄生體體內的酸堿度普遍維持在 7.6 到 7.8 之間,明顯偏向堿性。
    “調取他之前所有的體檢記錄。”杜院士立刻命令。
    基地數據庫迅速調出了這五名“英雄”返回後曆次的體檢報告。
    果然,在之前的記錄中,就多次檢測到這些“英雄”體內 pH 值偏高,一度達到 7.7。
    但當時的醫療官給出的結論是——“可能因持續戰鬥、精神高度興奮、代謝紊亂導致的暫時性堿中毒傾向”,並未引起足夠重視。
    “持續性的體內環境偏堿......”杜院士喃喃自語,疲憊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精光,“為什麽寄生蟲要維持這樣一個環境?”
    “是為了它自身的生存?還是......為了別的什麽?”
    一個大膽的猜想在他腦中形成。
    “立刻對比分析我們從感染者身上提取的活性蟲卵。”
    杜院士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觀察它們在不同 pH 值環境下的存活和孵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