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六、在太空中綻開的“蒲公英”
字數:7696 加入書籤
“總體的成功率有多少?”中樞拿起更為詳細的資料,一邊翻看一邊問道。
“一半的一半吧。”李雲樞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
“嗯?!”中樞直接抬起頭看著他,臉色有些嚴肅。
“這麽低的成功率?為什麽?”
“即便是“望鄉”平台是一個空置平台,代價也太大了,我們沒有那麽多的物資可以用來浪費。”
“我們不確認四號大陸到底有多少能量核心,也不確認異族不會對太空中的目標發起攻擊,更不確認能不能打破異族的防禦。”
“雖然一直以來異族從來沒有表現出針對頭頂上目標的任何能力,甚至表現出一種禁忌。”
“但是,我們沒有證據。”
“會去限製天空,起碼也證明了那個“主宰”了解天空,我們想知道它到底能做到什麽程度。”
“這對未來的戰略布局非常重要。”
“你們想借此機會,試探五號大陸和那個主宰的反應?”中樞一瞬間抓住了李雲樞的言下之意。
“是的,中樞。”李雲樞重重點頭。
“迄今為止,我們對五號大陸和主宰的了解幾乎為零,它們的力量形式、行為邏輯、戰略意圖,都建立在推測之上。”
“通過“望鄉”平台發動這次試探攻擊,無論是對氣候力場,還是可能的對五號大陸的直接能量投射,都將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高強度挑釁。”
“我們迫切需要知道,麵對這樣的威脅,那個一直隱藏在幕後的主宰,會作何反應。”
“是繼續龜縮?是暴怒反擊?還是展現出我們未知的能力?這對我方製定下一步真正具有決定性的戰略,至關重要!”
“你們就不怕那個“主宰”暴怒後認真的發起攻擊,而你們擋不住?”聽到李雲樞的回答,中樞的臉色平緩下來,笑著說道。
“不怕!”李雲樞斬釘截鐵。
“指望敵人發善心不全力以赴?”
“那不是我們的風格!”
“我們不激怒它,它手裏的底牌就不會對著我們使用了?有底牌遲早會打出來,還會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就像上次的生化攻擊。”
“與其那樣,還不如早點逼出對麵的底牌,去針對性的做好準備。”
“很好。”中樞笑了起來。
他隨手將資料放在一旁,“批準執行計劃,可以讓所有方麵在不影響其它計劃的前提下支援,一定要做到最好。”
“一個台子而已,我們損失的起。”
“放手去幹吧,讓“望鄉”成為我們歸鄉的真正階梯。”
“是!”
——
“報告,建木一號太空電梯已經完成了全部修複工作,可以進行第一次測試。”工程兵指揮彭勇將最新的情況上報給王虎。
“再檢查一遍,標準給我提高一倍。”王虎說道。
“這一次建木一號太空電梯將要承擔更重的負荷,有大量急需的物資要通過這個運送上去。”
“這關係到我們未來的戰略需求,一定不能出任何紕漏。”
“是。”彭勇對著屏幕上的王虎敬了一個軍禮,然後快步離開了通訊室。
外麵,此時已經是一片鋼鐵的世界。
本來隻需要一周就能修複成功的建木一號,在收到指揮中心的緊急通訊後將工程量提高了幾倍。
原來的基座被擴大,整個變成了一體化的鋼鐵平台,太空電梯的線纜換成了專門定製的特別款。
比正常的線纜粗了一倍,單次運載重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可以攜帶的電梯廂體也變得更大,以便滿足新任務的需要。
彭勇快步跑到正在做最後檢查的戰友身旁。
“同誌們,上級要求我們增加一倍的檢測強度,未來這裏將要承擔極為重要的任務,大家立刻行動起來。”
就在工程兵團對建木一號太空電梯進行著近乎苛刻的強化檢測時,遠在數千公裏之外,那片曾經承接了太空電梯線纜製造任務的龐大工業區,此刻正沉浸在一片同樣緊張而專注的氛圍中。
這裏不再是單純的線纜生產基地,而是臨時劃歸為新的“望鄉”計劃核心部件研發與製造的絕密區域。
來自各地的超過一百名頂尖大國工匠、材料學家、結構工程師以及“螺旋”係統研發部門的精英齊聚一堂,麵對著一項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
巨大的全息投影屏上,展示著“螺旋”係統太空平台的結構藍圖,以及研發部門下達的任務要求。
【目標: 製造一種特殊的“螺旋”係統子單元。】
【核心要求。】
【極致壓縮態,在未展開的運輸狀態下,體積必須盡可能小,方便利用建木一號升級後的運載能力。】
【極限展開比, 一旦在預定軌道被釋放並激活,需能在極短時間內自動展開,目標展開體積相比壓縮態需擴大數百倍。】
【結構強度, 展開後的結構需具備足夠的空間結構穩定性,能夠承受自身姿態調整應力以及“螺旋”係統運行時的能量負荷,確保在軌道上進行有效運轉。】
【重量限製,在滿足以上所有要求的前提下,整體質量必須嚴格控製,以減輕“望鄉”太空平台的負擔,確保其能夠穩定自身的軌道。】
“數百倍的展開比......還要保證強度和不超重,這簡直是讓螞蟻長出大象的體積,還得保證強度。”董傳文搖著頭,感覺非常棘手。
“傳統的機械展開機構太複雜,重量和故障率都難以控製。”另一位大國工匠孫經福否定了初步的一些構想。
“我們現有的構型和設計倒是有能夠符合其中一兩個條件的,但是不是重量超了就是強度不夠,要不就是根本沒辦法移動,想要全部都滿足有些困難。”
“指揮中心要求我們在十天內找到合適的定型,不然就隻能選用備用方案,盡可能多的使用小型“螺旋”構件。”
“那樣無論是建造時間還是建造效果都要打個折扣。”
“我想大家都知道這個計劃是為了什麽吧?”領頭的工程院張院長說道。
“其實剛才老董說的話倒是給了我一點啟發。”
“或許,我們應該向自然學習。”一個略顯蒼老但目光炯炯的聲音響起。
眾人望去,是來自材料研究院的泰鬥,年過七旬卻依然思維敏捷的陳老院士,他擅長從生物結構中獲取靈感,設計新型材料。
陳老走到全息屏幕前,調出了一組植物形態的圖片,最終定格在一朵成熟的蒲公英上。
“看這蒲公英的種子,”他指著那絨球般的結構,“它在未脫離花托時結構緊湊。”
“一旦乘風而起,每一根冠毛都會迅速展開,形成一個穩定的降落傘結構,輕若無物,卻能承載種子飄向遠方。”
他放大圖像,分析著其微觀結構:“它的奧秘在於,每一根冠毛都是中空的,極其輕質,但排列有序相互支撐,形成了宏觀的穩定形態。”
“我們可以借鑒這個思路,設計一種“太空蒲公英”!”
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瞬間點燃了在場所有人的靈感火花。
接下來的日子裏,工業區的數個核心實驗室和車間進入了不眠不休的狀態。
設計、模擬、推翻、再設計,無數個方案被提出又否定。
最終,一個融合了仿生學、智能材料與微型化“螺旋”技術的方案逐漸清晰完善。
使用相轉移合金骨架加上記憶合金觸須的折疊式“螺旋”單元陣列。
最終的成品,被正式命名為“蒲公英”單元。
在未展開的運輸狀態,它確實如同一個巨大的“棒棒糖”,一個長約五米,直徑約一點五米的致密圓柱體。
外殼由固定用的特殊材料構成,會在展開後自動回縮並支撐底部的連接,內部則是經過精密計算和折疊的高強度骨架,以及數以千計的,利用特殊的記憶合金和超導體材料混合編製的“觸須”。
這些骨架由特殊的“相轉移記憶合金”構成。
在通電狀態下,能夠維持極高的強度,確保支撐住展開後數以千記的“觸須”,並且保證“觸須”能夠按照預設的模型展開。
每一條“觸須”都是一根縮小到極致的“螺旋”線圈,在展開後便可以發揮作用,然後通過底部的連接將汲取的能量傳遞到“望鄉”平台上麵。
最後再通過修建在“望鄉”上麵的巨型線圈完成能量匯集及粒子加速,給下麵的目標來一個天降正義。
——
“準備就緒。”
一周後,經過地麵無數次模擬和部分環境測試,第一個“蒲公英”單元原型,被小心翼翼地裝載進建木一號太空電梯,一個特製的帶有緩衝和保護機構的重型廂體內。
張院長親自在地麵指揮中心坐鎮,王虎則在發射平台進行最後協調。
“建木一號,狀態良好,各係統檢查完畢,可以執行第一次特殊貨物運輸測試。”王虎的聲音通過通訊頻道傳遍相關區域。
“批準執行,祝好運。”
伴隨著低沉的嗡鳴聲和強勁的電磁加速,重型廂體沿著粗壯的新一代線纜,平穩而迅猛地衝向天際,化作一道銀線融入天空。
得益於新型的緩衝結構和加強型線纜,新的建木一號太空電梯的速度至少提高了三成。
即便是比以往的電梯廂體重了一半的前提下,也能在半個小時以內抵達空中的太空站。
如今建木一號太空站已經完成了與“望鄉”平台的對接,並且組建了新的運輸通道,也使得下方的電梯更加的穩固。
很快,廂體成功抵達預定近地軌道,與初步完成結構加固的“望鄉”平台基礎框架對接。
“對接成功,準備釋放“蒲公英”單元一號。”
隻見那個“棒棒糖”狀的圓柱體,被連接在“望鄉”平台其中一個箱體下方的機械臂上,然後推離了平台。
“信號確認,啟動展開程序。”
指令發出。
太空中,寂靜無聲,但通過高清攝像機傳回的畫麵,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圓柱體兩端的外殼首先無聲地滑開、脫落然後縮回底座變成一個加固環。
緊接著,內部那緊密折疊的結構仿佛被特定的電流頻率喚醒,開始緩慢而堅定地舒展。
最先伸展開的是核心的支撐杆,然後如同快鏡頭下綻放的花朵,那些由相轉移記憶合金構成的,預先設定好形狀的纖細骨架,向著四周空間伸展開來。
它們極纖細,卻因為材料的特性和精巧的結構設計,在完全展開後形成了穩定的三維支撐結構。
與此同時,固定在每一根骨架上的微型“螺旋”模塊也開始變化形狀。
它們如同蒲公英的冠毛,均勻地分布在展開的骨架上,開始隨著記憶合金被激活而展開。
整個過程持續了約十分鍾,當地麵上的人們看到最終成型物時,都不由得發出了一聲低低的驚歎。
太空中,原本五米長的圓柱體已然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朵直徑接近一百八十米結構精巧絕倫的“金屬蒲公英”。
它靜靜地懸浮在黑暗中,纖細的骨架在陽光照射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上麵密布的“螺旋”模塊如同一朵巨大的花冠。
【展開完成,“蒲公英”單元結構穩定,形態符合預期。】
【“螺旋”單元開始自檢......自檢完成。】
【能量感應係統上線。】
【展開體積比,計算確認,達到132倍。】
九章的匯報聲音傳來,為這次測試打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成功了!
“蒲公英”單元的成功展開,標誌著新“望鄉”計劃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技術障礙被攻克。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用有限的太空電梯運力,將成千上百個這樣的“棒棒糖”送上軌道,然後在太空中“種”出一片綿延數百公裏,甚至更廣闊的“蒲公英花海”,最終組合成那個足以撼動異族能量根基的巨型“螺旋”矩陣。
中樞在指揮中心看著屏幕上傳來的圖像,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後打開了
“告訴同誌們,第一階段,我們成功了。”
“接下來,全力保障後續“蒲公英”單元的運輸任務。”
“我們要讓這朵“蒲公英”,在異族的頭頂,開出最絢爛也最致命的花。”
“從現在起,“望鄉”計劃正式改名為“問鄉”計劃。”
“我們要“問一問”那些家夥,為什麽要針對我們。”
“為什麽,膽敢讓我們人類成為遊子,就這樣遠離故鄉!”
還是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