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七、階段性勝利
字數:4563 加入書籤
首先,是在長久的事態模擬中,少有的幾次那個“主宰”主動發動攻擊的情況。
那是模擬的幾個“被選中者”在“主宰”麾下征戰的片段。
新出現的種族戰勝了軍團,主宰不得不派出了它們。
憑借著“奪舍”和“不死”的能力,它們如同附骨之蛆,一點點蠶食著那個頑強種族的抵抗力量。
城市陷落,軍隊潰散,希望如同風中殘燭。
然而,這個種族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和犧牲精神,即便在最絕望的時刻,也未曾放棄抵抗,甚至利用繳獲的異族裝備和自身獨特的生物技術,一度將戰線穩定在了大陸的邊緣。
戰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持。
蟲族軍團損失慘重,而“被選中者”們雖然能不斷重生,但麵對對方層層設防、充滿各種意識幹擾陷阱的堡壘區域,推進速度也變得極其緩慢。
戰爭持續了數年,甚至數十年,那個種族的人口雖然一直在減少,但依靠著精妙的防禦體係和視死如歸的意誌,始終堅守著最後幾塊根據地。
就在“被選中者”們久攻不下,甚至開始出現厭戰情緒時,異變發生了。
在所有模擬出這段記憶的虛擬世界中,景象都驚人地一致。
始終被漆黑的能量屏障籠罩的五號大陸上空,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能量場。
一道難以用語言形容的能量光束,無聲無息地穿透雲層,跨越遙遠的海域,精準地命中了那個頑強種族最後的陣地。
沒有爆炸,沒有火光,隻有絕對的“抹除”。
光束籠罩範圍內的一切——城市、山巒、生命、甚至包括部分“被選中者”來不及撤離的載體,都在瞬間化為最基礎的粒子,仿佛從未存在於世間。
攻擊隻持續了短短數秒。
當光束消散,那片區域隻剩下死寂。
那個種族殘餘的不足百分之二十的人口,連同他們最後的文明痕跡,被徹底從星球表麵抹去。
這一幕,在超過一萬次的虛擬世界推演中,僅僅出現了不到一百次。
但每一次出現的條件都高度一致:當抵抗種族的人口被削減至原有總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下時,五號大陸便會降下這毀滅性的打擊。
九章係統對海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後,得出了精確的結論。
人口閾值百分之二十。
一旦低於這個紅線,無論戰局如何,無論抵抗是否還在繼續,“主宰”都會親自出手,進行徹底的“清理”。
反之,在那些持續了上百年的漫長戰爭中,隻要對方人口維持在一定數量以上,數據分析顯示通常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哪怕戰爭再慘烈,持續時間再久,那個所謂的“主宰”也從未直接介入過戰場。
這一發現,讓研究中心有了一個猜測。
那個所謂的“主宰”,似乎也受製於某種“規則”,不到萬不得已,或者說,不到“清理”條件完全成熟,它沒辦法親自下場發動攻擊。
另一個關鍵的發現,關乎“被選中者”本身。
在審訊和虛擬世界迭代過程中,一個細節引起了分析人員的注意。
無論他們如何引導、暗示,甚至在某些虛擬世界中“安排”“主宰”因戰功卓著而想要賞賜新的“被選中者”名額時,那些資深的“被選中者”都會表現出一種共同的記憶。
“被選中者”的數量是固定的,偉大的主宰雖然無所不能,但想要賜予新的恩寵,也必須先“收回”舊的恩賜。
即消除掉一個現有的“被選中者”,將其意識徹底湮滅。
每一次被湮滅的都是“被選中者”當中排名最後的家夥,也正因為如此,所有的“被選中者”都竭力獲取功績。
一旦出動就會全員出動,任何一個“被選中者”都不會讓自己落在後麵。
結合所有的資料,九章給出了一個推測,“被選中者”的總數就是五千。
“主宰”維持這些特殊數字生命的設備或機製,存在一個明確的上限。
最多同時承載五千個“被選中者”的意識核心。
這可能源於能量供應、計算資源,或者是某種未知的技術瓶頸。
那個“主宰”甚至可能無法在一個“被選中者”被徹底湮滅前直接更換另成另外一個。
這個推測立刻引起了處置基地和指揮中心的高度警惕。
“這意味著,我們不能輕易徹底摧毀任何一個被選中者。”丁總參謀長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如果它們在現實世界的載體被毀滅,導致其意識核心“返回”五號大陸,或者被徹底消滅從而空出了一個名額。”
“那個“主宰”很可能立刻就能製造並投放一個新的“被選中者”出來。”
一個新的、對人類戰術一無所知的“被選中者”或許初期威脅較小,但同時也意味著人類之前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代價換來的對“奪舍”機製的了解和控製經驗,將大打折扣。
維持現狀,將這五千個“被選中者”牢牢鎖在虛擬牢籠裏,就相當於鎖死了“主宰”五千個最精銳、最麻煩的作戰單位,並且斷絕了它補充此類兵源的途徑。
確認了這一點後,處置基地的策略立刻進行了調整。
除了保留少部分性格相對“單純”,易於誘導仍有情報榨取潛力的“被選中者”,繼續在精心設計的虛擬世界中迭代,試圖挖掘更深層的信息外。
其餘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被選中者”,被全部轉移到了那些由人類最深沉惡意和冰冷理性創造出的“虛無世界”或“精神汙染世界”中。
這些世界沒有希望,沒有意義,隻有永恒的孤寂、信仰的崩塌、邏輯的混亂和無盡的痛苦。
同時,基地技術人員在確保服務器和載體承受極限的前提下,將這些世界的虛擬時間流速調整到了安全閾值的最高點。
對於這些雙手沾滿人類鮮血的異族意識而言,外界每過去一秒,它們都將在意識的煉獄中承受千百年的折磨。
這既是複仇,也是最徹底的保險——讓它們的意識在無盡的煎熬中消耗、麻木,最大程度地降低其任何潛在的反抗或逃脫的可能性。
——
將“被選中者”的威脅暫時“封裝”起來之後,燧人網絡聯合指揮中心終於能將幾乎全部的精力,重新聚焦到迫在眉睫的現實威脅上。
三十天的時間已經過去。
根據從“被選中者”記憶中提取的關於四號大陸“下仆”種族文明被閹割和“主宰”對其進行“再武裝”效率的評估,新的敵人隨時可能從四號大陸的屏障後湧出。
這一次會是什麽?
是另一種詭異的生物武器,還是被重新賦予了某種低層次科技裝備的奴仆軍團?
在那些“被選中者”的記憶裏麵並沒有這方麵的數據,它們幾乎不用正眼看這些下仆種族。
在它們眼裏,那已經是與自己完全無關的低等生物,哪怕是它們曾經的同族。
全球的監測網絡,尤其是朝向四號大陸的方向,提升到了最高警戒等級。
衛星、高空無人機、沿海雷達和聲納陣列,不分晝夜地掃描著任何一絲異常。
三塊大陸的軍事生產線全速運轉,加緊生產應對各種可能性的武器裝備,從改進型的外骨骼到針對性的高威力武器彈藥。
科學院則集中力量,基於新獲得的情報,全力攻關力場防禦機製的底層原理,試圖開發出真正能夠無視力場防禦的方法。
所有人都明白,困住五千個“被選中者”隻是一場階段性勝利,甚至可以說是僥幸。
一天不消除五號大陸,消除那個所謂“主宰”的威脅,人類就一天不可能真正的安全下來。
(嚴重卡文了,過渡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