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就他們也配?

字數:6318   加入書籤

A+A-


    楊廣說完這話,就挑眉盯著玄奘了。
    他其實對齊王所提讓玄奘搞一個適合大隋的佛門這事,興趣並沒有多大。
    畢竟站在皇帝的立場上,他隻需讓百姓擁有信仰的途徑就行。
    至於這個信仰的途徑,究竟是佛還是道?
    對楊廣來說,都不重要。
    可此事不重要,讓玄奘沿途打聽天竺的具體情況,這就很重要了。
    甚至楊廣之所以會同意齊王的這個主意,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此處。
    他想讓玄奘為大隋鐵騎探路,搞清楚天竺的具體情況後,派遣大軍伐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既然老祖宗都將規矩立在這了,朕自然得照著規矩辦,讓天下盡皆劃入隋土了?
    不然,朕豈不是壞了老祖宗的規矩?
    但玄奘被楊廣如此問,卻神色糾結的跟肉包子一樣,直到過了許久,玄奘才對楊廣說:“行,既然陛下有旨,草民自當遵從。”
    “隻是陛下,草民還有個不情之請。”
    “草民希望此事辦成之後,陛下能恩準草民還俗,草民得娶妻生子啊?”
    玄奘此時也算看出來了,楊廣和齊王這對父子,是鐵了心要讓他去天竺拉經書了,這件事也無法改變了。
    既然無法改變,他也隻能按楊廣的意思辦。
    可即便答應,他卻也想以後能還俗。
    因為他們老陳家的香火,還等著他延續呢?
    “娶,娶妻生子?”
    但楊廣和齊王卻震驚看著玄奘,楊廣更是立刻就目光落在了齊王身上,意思是,你確定你為朕帶來的是個和尚?而不是一個沒有頭發的禿子?
    這怎麽一個出家人,淨想著男歡女愛呢?
    “是的陛下。”
    “草民父母去世了,膝下就草民一個兒子,草民不能讓家裏斷了香火。”
    玄奘點頭,然後又對楊廣問:“陛下能否答應草民?”
    這下輪到楊廣為難了,甚至他都沒想過,他會遇到個這樣的和尚?
    讓朕答應你娶妻生子?
    此事朕倒是也能答應,畢竟娶妻生子也算為大隋人口繁衍做貢獻了。
    可這事你問過你們家佛祖沒有?他答應嗎?
    這才是楊廣此時為難的關鍵。
    可就在楊廣為難時,齊王卻忽然道:“行,朝廷答應你了。”
    這話說完,齊王才對楊廣行禮說:“父皇,這是他自己的意願,隻要他幫咱搞出了適合大隋的佛門就行。”
    “至於其他的,咱應該尊重他的選擇。”
    齊王很顯然要比楊廣更有功利心。
    以至於楊廣聽他如此建議,也愣了愣,隨後才頷首道:“行吧,既然如此,那朕答應你了。”
    “待你弄回了經書,為大隋建立了新的佛門以後,朕便許你還俗。”
    “不但讓你還俗,朕還親自為你賜婚,如此可好?”
    “好,那草民就先行謝過陛下了。”
    玄奘應了一聲,這才沒有了後顧之憂。
    “嗯,若是如此的話,那你就今夜休息一晚,明日讓齊王派人快馬送你趕往嶺南,從那裏乘坐我大隋的五牙戰艦,前往天竺吧。”
    “不過記住了,經書不經書的,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打探消息,此事一定要詳細周全,你可明白?”
    楊廣嗯了一聲,然後才嚴肅叮囑。
    就連齊王也跟著補充說:“對對對,但凡所過之處都畫下來,記下來。”
    “你應該識字吧?”
    齊王這是擔心玄奘不識字,畢竟這家夥年齡著實小了。
    但他邊上的誇由,卻在玄奘還未回答齊王前,立即就對齊王行禮說:“王爺,要不就讓小人和他一起去吧?”
    “正好小人也沒有太多事,您看怎麽樣?”
    誇由既然想投靠大隋,他就肯定明白,這是一個立功的大好機會。
    不就是坐著戰艦去天竺溜一圈嗎?
    咱本來就是紈絝,紈絝最喜歡幹的事,正是遊山玩水啊。
    “你?”
    可齊王卻看了誇由一眼,然後否決道:“不行,你回頭還得張羅你妹妹進宮的事呢?”
    “你就別去了,本王讓孫綱帶上一隊王府親兵,護送玄奘前往天竺。”
    “父皇,您看孫綱可以嗎?”
    齊王說的是齊王府長史,和楊六五一樣,都是楊廣安排給兒子的。
    所以聽齊王如此建議,楊廣也這才頷首說:“嗯,那就讓孫綱帶人護送。”
    “告訴他,沿途各國,但凡有敢阻攔者,朕便發兵滅之。”
    “嗯嗯,還請父皇放心,兒臣會叮囑孫綱。”
    齊王嗯了一聲,父子倆又聊了會,楊廣就準備讓齊王回去了。
    隻是他的這話還沒說出來呢,宮門口的禁軍卻跑了過來稟報,說是突厥那邊,托胡海派人傳信,突厥始畢可汗和阿史那咄苾,打算率領三十萬突厥騎兵,於臘祭當日,從朔州城扣關了。
    聽到這消息,楊廣頷首,示意禁軍退下後,這才對齊王問:“突厥從朔州扣關,你覺得他們想幹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哈哈哈,這還能幹甚?”
    “上次李世民在朔州吃了癟,他們想找回麵子唄。”
    齊王哈哈一笑,話剛說完,他就對楊廣請示:“父皇,要不讓兒臣也跟隨義臣伯父,一起去朔州轉轉?”
    甚至就連齊王身邊的誇由,此時也有些意動。
    “不可能,你就老老實實在洛陽待著。”
    “那些寺廟僧侶,還有吐穀渾那邊的事,都要用到你。”
    “至於打仗的事,此事你就別操心了,你不是打仗的料。”
    但楊廣卻毫不留情的拒絕了,氣的齊王也沒好氣道:“兒臣不是打仗的料,莫非三弟就是了?”
    “他那武藝還不如兒臣呢?”
    齊王感覺他受到了侮辱,可楊廣卻挑眉問:“打仗需要武藝嗎?打仗需要的是智謀。”
    “在這一塊,你比你三弟差遠了。”
    “行了,時間也不早了,趕緊回去吧。”
    “回去以後,抓緊讓人護送玄奘去天竺,這才是正事。”
    楊廣說完這話,就懶得搭理齊王了。
    “諾,父皇。”
    齊王也這才應了一聲,帶著誇由和玄奘鬱悶離開了。
    而楊廣,則是在齊王走了後,當即歎息道:“哎,都以為行軍打仗好玩呢?”
    “若是有可能,朕不願讓你們任何人去戰場。”
    “征戰有朕就足矣了,哪裏還需要你們?”
    “可你們怎麽都不理解朕呢?”
    楊廣從來都沒想讓兒子上戰場,甚至他都沒想過讓兒子繼承他的風格。
    因為他可以是暴君,但下一代皇帝卻必須是仁君。
    隻有這樣,才能讓百姓休養生息。
    可現在,怎麽兒子們都喜歡往前線跑呢?
    這就讓他心情很不悅了。
    當然也隻一會,等他想到還有突厥之事以後,他就立刻對殿外的禁軍吩咐:“來人,去,傳朕旨意,宣禦賢王楊義臣進宮。”
    “諾,陛下。”
    殿外禁軍領命,大概一個時辰後,天早就已經黑透了,楊義臣才趕到了大業殿。
    剛到,他就對著楊廣行禮:“臣楊義臣,參見陛下。”
    “兄長不用客氣,坐吧。”
    楊廣笑笑,示意太監為楊義臣看座,等他坐下後,楊廣才對楊義臣說:“朕收到了突厥那邊,托胡海讓人送來的消息。”
    “說始畢可汗他們,準備臘祭那天,率領三十萬大軍,從朔州城扣關。”
    “兄長這邊,也該準備了。”
    “嗯,臣曉得,那臣明日便整頓大軍,爭取十日內大軍開拔,趕往朔州?”
    “另外,臣是否派人和太子聯係一下?”
    楊義臣應聲,隨後才再次詢問。
    他是清楚楊廣計劃的,也知道楊廣想讓楊安和李靖,在滅了高句麗以後揮師西進,百萬大軍一起滅了突厥。
    既然知道這些,他肯定得請示清楚了。
    “嗯,是得聯係一下。”
    “不過此事兄長就別管了,朕讓人與太子聯係吧。”
    “兄長還是先顧著抵禦突厥的戰事為好,此戰咱雖然不主動出擊,但卻也得守住。”
    “另外,兄長還得讓人防著其他關口,兄長可懂?”
    楊廣嗯了一聲,卻並沒打算讓楊義臣和楊安聯係。
    因為他想順便派人去遼東看看他兒子,可這事他也不好意思明說啊?
    “臣懂,還請陛下放心。”
    “臣以項上人頭擔保,絕不會讓突厥犯境成功。”
    “否則,臣便自刎於陣前,侍奉父皇和母後去。”
    楊義臣神色嚴肅保證,楊廣也這才擺手道:“哎哎,兄長這話說的可就過了。”
    “朕還等著兄長陪朕征戰天下呢,又豈能讓兄長自刎?”
    “再說了,一個突厥便想讓朕的兄長,我大隋的禦賢王戰敗?”
    “就他們也配??”
    喜歡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請大家收藏:()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