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慈不掌兵,義不聚財,仁不主政!

字數:5203   加入書籤

A+A-


    宮深人靜快春宵,思緒紛飛愁盡消。
    落花曾將花枝折,垂柳也把柳枝搖。
    郎有情,妾有意,郎情妾意共飛揚。
    肌似玉,膚賽雪,玉雪肌膚樂歡愉。
    寢宮床榻上,燭火搖曳,錦被翻滾,楊安盡情享受著新羅公主金德曼的溫柔服侍。
    直到子時將近,萬籟俱靜,楊安才摟著金德曼這位新羅曆史上的第一女王,不經意問:“對了,為夫方才都忘記問你了,你是否還有一堂妹,名金勝曼?”
    既然已經將第一女王收入後宮了,楊安也不介意再收一個。
    總歸金德曼與金勝曼,在他看來,應該年齡差距不大。
    果然,聽楊安如此說,金德曼也愣了愣,隨後才對楊安不可思議問:“勝曼確實乃妾身堂妹,夫君是如何得知的?”
    金德曼此時,都不想詢問楊安為何會提起金勝曼?
    因為這根本就不需要問,單是瞅瞅楊安後宮的眾多佳麗,她就明白了。
    對此,她也並不在意,畢竟她一人待在深宮之中,也確實孤獨。
    若是能讓堂妹來做伴,那倒也是一件好事。
    金德曼隻是不明白,楊安怎會知曉金勝曼的存在?
    要知道,金勝曼與她不同,她因為是真平王親生女兒的緣故,在新羅,百濟,乃至整個朝鮮半島,都算小有名氣。
    可金勝曼隻是她父王的侄女,如此身份,在她們新羅國內,都沒幾人知曉,就莫要說大隋這邊了。
    但現在,楊安卻知曉,而且看樣子,似乎還很熟悉?
    這就讓金德曼好奇了,同時也想搞清楚,楊安到底是如何知道金勝曼的?
    “這個嘛,為夫自然有為夫的情報網。”
    “此事你就無需過問了,你那堂妹年芳幾何,可願入宮?”
    但楊安卻隻是微微一笑,然後就將金德曼摟的更緊了一些,再次詢問。
    “願意應該是願意,不過妾身那堂妹年齡較小,今年隻有十四歲。”
    金德曼沉吟了下,如實回道。
    “才十四?看來此事還得再等兩年。”
    “那就先這樣吧,回頭待你那堂妹來了洛陽,你讓她先去長孫家,與長孫無垢做個伴吧。”
    “等我與長孫無垢大婚時,再讓她一起進宮。”
    楊安一怔,隨後思索說道。
    若對方是真平王的女兒,名義上的新羅公主,楊安肯定不會如此怠慢,讓其以陪嫁的形式入宮。
    但那金勝曼,隻是真平王侄女,這就讓楊安懶得重視了。
    對此,新羅公主金德曼也明白,故此很快就應下道:“是,夫君,那等她來了以後,妾身親自與她說。”
    “嗯,如此最好,如此就休息吧。”
    楊安嗯了聲,沒多久便與金德曼一起休息了。
    不過也沒休息多久,第二日天微微亮,楊安就在金德曼的服侍下起身,朝楊廣的大業殿走了過去。
    大年初一給父母拜年,這是任何時候都少不了的禮節,楊安肯定不會忘記。
    隻是到了大業殿,發現隻有楊廣與蕭皇後在那坐著,南陽公主,齊王,以及故太子楊昭的三個兒子都不在,楊安卻疑惑了,然後對楊廣問:“我阿姐和二哥他們,還沒來嗎?”
    “還沒呢,你阿姐初為人婦,或許府中瑣事較多。”
    “至於你二哥,那逆子向來不睡到日上三竿,就不會起。”
    楊廣搖頭回道,隻是話剛說完,他就臉色一變,警惕看著楊安了。
    就連蕭皇後也沒好氣的瞪著楊廣,意思是,看吧,讓你整日騙兒子,這下好,又說漏嘴了吧?
    而楊安也確實如楊廣所預料那般,頓時就眉頭皺起,對楊廣追問:“我阿姐與長青成婚了?”
    “為何這麽大的事,你們不等等我?”
    “我本想親自送阿姐出嫁。”
    楊安都已經在強忍怒意了。
    甚至這也就是大過年的,與老楊頭爭吵不合適,不然楊安肯定得問問老楊頭,你這到底是幾個意思?
    家裏有喜事,都不通知我?
    我到底還算不算家業繼承人了?
    “哎哎,安兒你誤會了,爹怎會不等你呢?”
    “隻是你當時在突厥領兵,爹也沒轍啊。”
    楊廣也趕緊解釋,解釋完了還笑眯眯道:“那要不,一會等你阿姐來了,讓她與你姐夫,再單獨準備一桌酒宴,好好宴請一下吾兒?”
    楊廣對此事,早就在心中想好預案了。
    所以這會,縱然被楊安問了個措手不及,他也能快速恢複鎮定。
    “算了算了,我又不是為那一桌酒宴去的。”
    “這次就這樣吧,不過以後若是家中有事,你們可不能再瞞著我了。”
    但楊安卻撇嘴拒絕,說的楊廣與蕭皇後也頷首應下,三人這才在大業殿等了起來。
    如此等了一個時辰,天都亮透了,他們才等到了齊王與南陽公主眾人。
    剛看見楊安,齊王便快步跑了過來,大笑道:“哈哈哈,三弟,你可算回來了?”
    “快,快讓為兄瞧瞧,瞧瞧有沒有受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齊王說著就目光落在了楊安的褲襠處,氣的楊安也沒好氣道:“我倒是沒受傷,就是不知二哥你切的那裏,好些了嗎?”
    “我。”
    瞬間,齊王那叫一個鬱悶,但卻也隻能無奈道:“那個,三弟啊,咱不提此事了,以後都別提了哈。”
    齊王說完這話,便轉而向楊廣與蕭皇後行禮請安了,完全不敢再與楊安開玩笑。
    因為本王這三弟,他是真損啊。
    就連楊廣,蕭皇後,南陽公主她們,也都戲謔笑了起來。
    不過也隻一會,等所有人都見過禮,請過安後,楊廣就忽然神色嚴肅了起來,對楊安說:“安兒啊,你不在的這陣子,爹將你大哥的三個兒子,都封到了倭夷,百濟,新羅三地。”
    “如今高句麗與突厥還未安排子嗣,要不爹將你的庶子,也安排一下,封往突厥與高句麗?”
    楊廣雖然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將所有皇子皇孫冊封出去,但牽扯到楊安的子嗣,他也得與楊安商量一下才行。
    但楊安卻嘴角抽搐問:“這就開始冊封嗎?爹你是否心急了些?他們才多大?”
    當然話雖如此說,楊安其實也認可楊廣的做法。
    因為老楊家的天下,自然得讓老楊家的子孫來鎮守。
    楊安隻是覺得自己那三個孩子,年齡太小了而已。
    那他娘的,才剛出生好吧?
    “年齡重要嗎?咱隻要將他們封到了那裏,大義名分就在咱手上,那塊地方也就算是咱的疆域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可楊廣卻微微一笑反問,一句話,問的楊安也沒了脾氣,當即頷首道:“行吧,那就照爹您的意思辦。”
    “不但我的庶子向外冊封,將來即便我有了嫡子,除嫡長子外,其他人也一律向外冊封,不得在中原大地封王。”
    楊安這就等於是將嫡子爭鬥的苗頭,從根源上掐滅了。
    身邊隻留嫡長子培養,其餘人全都鎮守番邦。
    說實話,楊安這法子也算不錯,至少宮廷內鬥能減少到極致。
    但楊廣卻糾結問:“安兒,你將嫡子也向外冊封,難道就不怕別人說你心狠嗎?”
    “就是啊安兒,要不此事再考慮考慮,咱先將庶子封出去,嫡子就留在身邊。”
    蕭皇後也跟著勸說,她與楊廣都擔心楊安被人詬病。
    畢竟將嫡子冊封到番邦這事,著實有些狠了。
    “心狠?”
    可楊安卻錯愕看著楊廣,然後才對楊廣問:“爹,難道您沒聽說過慈不掌兵,義不聚財,仁不主政嗎?”
    “今日的一念之仁,可能就是他日兄弟鬩牆之根源。”
    “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名聲,讓天下再度陷入戰亂,明白嗎??”
    喜歡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請大家收藏:()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