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山河錦繡續華章
字數:2843 加入書籤
蕭凜與蘇錦的溘然長逝,猶如一場肅穆的落雪,悄然覆蓋了南朝這片熾熱的土地,在短暫的哀傷與寂靜後,卻化作滋潤萬物的清泉,催生著新一輪的蓬勃生機。他們留下的精神火種,在歲月的長風裏烈烈燃燒,被後世子孫小心翼翼地守護傳承,綻出愈發絢爛奪目的光焰,照亮著前行之路的每一處暗角。
朝堂之上,新一任宰輔們將蕭凜的《治國要略》奉為圭臬,日夜研讀,從中汲取理政智慧。每逢朝會,那古樸書卷便攤開在禦案,君臣圍聚,逐句剖析,探討如何在新形勢下優化吏治、充盈國庫、平衡農商。曾困擾朝堂許久的賦稅征收難題,在 “輕徭薄賦、藏富於民、廣開稅源” 十二字箴言啟發下,有了革新之法。他們削減苛捐雜稅,推行按畝均賦與商稅分級製,既減輕農民負擔,讓田間耕者安於農事,又規範商業征稅,激勵商戶誠信經營、擴大貿易,使得農旺商興,歲入逐年攀升,為國家宏圖大業築牢經濟根基。
軍中帳內,老將們以蘇錦《軍事新鑒》為教材,向年輕士卒言傳身教。往昔依賴固定陣法、常規戰術的思維被打破,代之以靈活多變、因地製宜的用兵之道。在模擬沙盤前,他們複盤過往戰役,詳述如何借山川地勢巧設伏兵、依氣候風向變換攻防,讓懵懂新兵領悟軍事精髓。於北疆邊防,了望塔與烽火台依新式布局重建,預警網絡如蛛網細密延伸,一旦有草原異動,訊息瞬間傳遞千裏;南海艦隊則革新戰船編組,融入商船護衛與遠洋巡航職能,水師健兒在新式航海圖指引下,穿梭波濤,護佑商路暢通,彰顯國威軍魂。
民間巷陌,蘇錦的《安民雜記》成為鄉紳賢達改善民生、調解紛爭的秘籍。村落間,依據書中水利興修之法,百姓們自發組織起來,開渠引泉,灌溉千頃良田,禾稻迎風搖曳,豐收在望;市井中,工坊主遵循勸工之章,善待匠戶,革新技藝,紡織機與鍛造爐日夜轟鳴,綾羅綢緞、精鐵銳器不僅滿足本土需求,還沿著絲綢之路遠銷外邦,換回奇珍異寶,充盈百姓生活。遇有鄰裏齟齬、商貿爭端,德高望重者便援引書中 “和為貴、理為基、法為盾” 之理,居中調解,化解矛盾於無形,維係著鄉土的和諧安寧。
然而,世界猶如一片變幻莫測的滄海,平靜表象下暗流湧動、漩渦叢生。遠在西域,神秘的沙陀部族在黃沙深處崛起,他們馴服駱駝,掌控著古老商道的咽喉,憑借對香料、寶石等稀缺物資的壟斷,積聚起驚人財富,組建起一支裝備精良、悍不畏死的勁旅,覬覦著東方的繁華,與周邊國家衝突頻仍,戰火紛飛,難民如潮般湧向南朝邊境。
與此同時,南朝內部亦滋生出隱憂。沿海諸郡,因海外貿易驟興,奢靡之風漸長,富家子弟醉心於奇巧玩物、奢華宴飲,荒廢學業、懈怠農事;寒門庶子雖有心向學、力圖上進,卻常因資費匱乏、學府門檻高築,被拒之門外,階層固化苗頭初現,民怨悄然在市井間醞釀。且在權力交接的縫隙中,部分官員結黨營私,操縱地方政務,中飽私囊,致使政令在基層執行受阻,惠民之策淪為一紙空文,猶如蠹蟲侵蝕著國家梁柱。
值此內憂外患之際,一位名叫沈逸的年輕才俊挺身而出。他出身寒門,憑借自身苦學與非凡悟性,深受蕭凜、蘇錦精神感召,在地方曆練時便嶄露頭角,以公正斷案、為民請命著稱。如今見家國蒙塵,毅然奔赴朝堂,向天子進呈《固邦策》,直言當下危機與應對之法。
“陛下,沙陀凶悍,然其倚重商道,財貨周轉為命門。我朝當一麵聯合西域諸國,共禦其鋒,切斷其補給;一麵派遣水師精銳,巡弋近海,封鎖其貿易航線,使其困於內耗。於國內,需整飭學風,廣設義塾,不論出身,皆可入學,以才學為晉升階梯,打破階層壁壘;嚴懲貪腐,派遣禦史暗訪,清查地方積弊,還政於民;再倡勤儉之風,約束奢靡,引導財富回流實業,如此方可安內攘外,保我南朝昌盛。” 沈逸言辭懇切,目光炯炯,朝堂之上一片肅然。
天子深以為然,當即委以重任,命沈逸統籌西域戰事、督辦國內革新諸事。沈逸領命,雷厲風行,奔赴邊疆。在黃沙漫天的前線,他與諸將謀劃,利用沙漠海市蜃樓之奇景,巧設疑兵,佯裝大軍壓境,牽製沙陀主力;同時,派出輕騎與西域盟友協作,突襲其後方商隊,截獲物資,燒毀駝隊,讓沙陀經濟根基動搖,軍心大亂,不得不收縮防線,求和稱臣,邊境重歸安寧。
回朝之後,沈逸馬不停蹄投身國內整飭。他親赴沿海,查封奢靡酒樓、博彩場館,將沒收資財用於興辦學堂,廣邀宿儒名師任教,不論貧富,孩童皆可免費入學,朗朗書聲再度回蕩街巷。針對貪腐,他革新禦史台,選拔清正之士組成 “廉政鐵衛”,微服暗訪,深挖官場汙垢,從州府到縣衙,一串串碩鼠被揪出,嚴懲不貸,官場風氣為之一清,政令暢行無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傳承蕭凜、蘇錦之誌,沈逸在都城中心修建 “英賢祠”,供奉二人塑像,旁設書館,收錄其著述及後世解讀心得,定期舉辦講學論道會,吸引天下英才匯聚,探討治國強軍、安民富民之道。四方學子、將領、賢士紛至遝來,思想碰撞,智慧交融,孕育出無數革新之策,如繁星照亮南朝發展前路。
歲月悠悠,在沈逸及諸多後繼者不懈努力下,南朝再度騰飛。科技領域,匠人們汲取西域機械精巧構造、東瀛冶煉奇術,融合本土智慧,製造出飛天鳶船,可翱翔天際,用於軍事偵察、氣象觀測;農業上,引入異域耐旱作物,結合本土水利灌溉革新,讓荒灘沙地變身沃野,糧食產量再創新高。文化層麵,東西交流催生新派詩畫、樂舞,異域風情與南朝古韻完美融合,在勾欄瓦肆、宮廷宴樂中大放異彩,民眾沉浸於藝術滋養,心靈富足。
但曆史長河滔滔,挑戰從未止息。海外神秘大陸被發現,其上強國崛起,憑借先進火器、航海巨艦,野心勃勃欲瓜分世界,再度將目光投向繁華的南朝。沈逸後人沈瀾,承祖輩風骨,投身海軍建設,鑽研新式海戰之法,在驚濤駭浪中與來敵周旋,續寫著守護山河、傳承薪火的壯麗史詩,確保南朝這艘巨輪在時代洪流中,乘風破浪,駛向無盡輝煌,讓蕭凜與蘇錦奠基的盛世,代代延續,華章不輟。
喜歡錦書難托:亂世情殤請大家收藏:()錦書難托:亂世情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