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先生為什麽不出手?為什麽?
字數:3993 加入書籤
雖說曆經末法動蕩以來,天辰界還從未有過如此驚天動地的浩劫場麵,生靈塗炭之慘亦前所未有。
許多強大勢力與頂尖聖地的高層都是又驚又懼。
堂堂神朝之主,居然戰死當場!
連帶兩大頂尖始祖被廢,這無疑標誌著某種不可逆轉的衰敗。
有人恐慌地問:
“中州神朝一夕之間全軍覆沒麽?”
也有人暗暗慶幸那幾個來自異域的神秘大能也元氣大傷,死去大半。
若他們得勢,豈非更大禍患?
但無論怎樣,這場戰鬥最終的結果,卻讓天辰界陷入更深的惶恐與混亂之中。
誰也不知下一個時刻,還會不會有更可怕的敵人或天災降臨。
與此同時,最令人津津樂道、乃至無處不在被提及的一個焦點,卻並非姬戰天與敵人的死傷,而是……王燭。
自姬戰天最後一聲天雷吼傳遍四方。
“求您出手?如果那位先生肯出手相助,此戰或許就不會是如此悲劇收場!”
這樣的話,漸漸在民間和修士圈子裏流行起來。
許多大宗門、皇庭、道統或世家都在暗暗懷疑。
以王燭曾經“抬手便秒殺半步大帝”的強橫戰績,他要是真出麵,豈不是輕而易舉鎮住來犯之敵?
特別是姬戰天自爆之前那句“我們錯了”,更讓很多人誤以為,莫非此前姬戰天已經去青雲鎮求助過,隻是被王燭拒絕?
這一猜測話一傳十、十傳百,便在群情激奮下無限放大。
神朝之主的戰死尤其觸目驚心,他可是堂堂神主,俯瞰九州,曾經的氣度與權威毋庸置疑。
如今竟落得這樣一個結局,而王燭卻始終按兵不動,好像冷眼看著他去送死。
許多人心態開始失衡,各種聲音如奔騰山洪般在人間散播——
“那位先生既有無敵之能,為何見死不救?”
“姬戰天是為守護天辰界,寧可犧牲自己,他卻自始至終無動於衷,這樣的人算什麽‘救世主’?他根本就是袖手旁觀的冷血之徒!”
短短數日內,許多宗門間便不斷出現類似責難的聲音。
甚至有北域某位女皇級別的人物,乃是姬戰天的道侶之一,在得知丈夫戰死、皇朝崩潰、家族幾乎瓦解的慘劇後,悲痛過度,憤恨交加,當場咬破舌尖,歃血發誓,要為姬戰天報仇和“討個說法”。
她跪倒在殘破的皇城前,嘶聲痛哭,容顏憔悴,眼中噴火:
“你難道不知道天辰界生死攸關?為何見死不救?若是你早點出手,夫君……夫君也不至於死!”
她的哭聲回蕩在斷壁殘垣之間,激起了不少遵從神朝的殘餘將士與百姓的共鳴。
有人悲慟不已,有人心生屈辱與怨恨,也有人暗暗死灰般的絕望。
沒過多久,傳言就越鬧越大,在各地蔓延開來,仿佛王燭成了“害死姬戰天”的罪魁禍首。
一股前所未有的質疑浪潮不可阻擋。
曾經對青雲鎮無比向往的修士,如今竟變得態度複雜。
他們一邊對那位小院的無上威勢心存敬畏,一邊又隱隱抱怨王燭“太過無情”。
有些人甚至口口聲聲痛斥,責罵他坐擁無上能力,卻讓天下人陷於水火。
青雲鎮中,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畢竟這裏的一草一木依然在王燭的庇佑下,沒有任何邪祟或外敵膽敢肆虐。
可隨著神朝方麵接連有人趕來哭訴、尋釁,乃至更多被挑動情緒的修士加入口誅筆伐,鎮上空氣也變得緊張起來。
“那位先生為何不救人?”
“姬戰天臨死前發出的怒吼,分明是在向他求救啊!”
“唉,聽說那位先生隻要出一掌就能平定一切,他卻不肯出手,這和見死不救有什麽區別?”
此類風言風語不斷在街頭巷尾回蕩,更有甚者在酒鋪或廣場上公然破口大罵,還層層拔高道德製高點:
“莫非他打算當這天下的主宰,卻視眾生為棋子?”
漸漸地,連五大聖主都感到暗暗棘手。
不是他們懶得驅趕那些喧鬧者,而是在輿論愈演愈烈的大勢下,他們若一味動用武力鎮壓,隻會讓更多人認為“王燭不但冷血,還要強行封口”。
因此隻能強行忍耐,想盡辦法安撫勸離,結果卻被嘲諷“助紂為虐”。
清環則在這段日子裏看在眼裏,心急如焚。
她實在沒想到世人態度轉變如此之快。
那些原本將王燭奉為“天辰界燈塔”的百姓,如今卻無比怨恨。
他們不顧事實真假,隻想要一個宣泄情緒的對象,將一切苦難、哀慟、恨意全部推在王燭頭上。
“他們怎麽能這樣?師父明明什麽也沒做,為何都要來怪他?”清環站在鎮外的竹林邊,看著遠處越聚越多的生麵孔,一個個提著兵刃或法器,情緒激昂地衝向青雲鎮的門口,口中高喊著“要給神朝皇主一個交代!”、“別讓冷血之人逍遙!”諸如此類的口號,心裏一陣堵悶,說不出的酸楚。
她曾對這個天下抱有善念,盡力幫別人解決難關,甚至不惜四處奔走剿滅萬魂殿與骨殿餘孽,清除那些血池之禍,也曾出手救助無數受難者。
可如今,這些受助者中就有人站出來,對著青雲鎮破口大罵:
“我們死了那麽多人,先生卻無動於衷——他為什麽還要躲在鎮裏?”
清環很想反駁:
“姬戰天的死,根本不是師父造成!那是他自己選擇交戰!那是他決定要守護他的皇朝威名,要向未知之敵挑戰!誰都沒強迫他去送死!”
然而,一切話語都被對方一句“你師父若救,姬神主就不會死”給駁回了。
仿佛在眾人眼裏,隻要“你能做”,那麽“不做”就等同“原罪”,理應受到千夫所指。
這場輿論風暴越卷越大。
很多曾經對青雲鎮畢恭畢敬的修士勢力,這會兒竟私下串聯起來,揚言要明確質問王燭:
“姬戰天臨死前都在向你求援,你卻無動於衷?”
也有人以“天辰界蒼生”的名義,要求王燭“必須有個說法”。
種種道德捆綁,把怒火、美化了的悲壯、以及人性中最陰暗的遷怒心理攪在一起,爆發成了驚人的浪潮。
喜歡我,重生天帝,親手開啟黑暗動亂請大家收藏:()我,重生天帝,親手開啟黑暗動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