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幽暗腹地現仁關,渡靈反遭黑氣噬

字數:4131   加入書籤

A+A-


    另一邊,在萬世池的腹地,是連光陰都被吞噬的絕對幽暗。沒有日月星辰,甚至連時間流逝的痕跡都消失無蹤,站在這裏,仿佛連呼吸都成了唯一能證明自身存在的印記。唯有從亙古存在的灰白色石垣縫隙中,滲出些許淡金色的靈光,如同沉睡古神流淌的血液,黏膩而緩慢地順著石壁滑落,滴在地麵上發出“嗒、嗒”的輕響,勉強勾勒出腳下蜿蜒曲折、如同蛛網般交錯的道路。
    更令人心悸的是,這片幽暗之中,還彌漫著一股若有似無的古老氣息——那是混雜著歲月腐朽、大道滄桑與生靈寂滅的味道,吸入肺腑,竟讓人心神不由自主地沉凝,仿佛連思緒都會被這無邊的沉寂所同化。楚凡伸手觸碰身旁的石垣,指尖傳來的並非岩石的冰冷堅硬,而是一種類似枯木卻又帶著韌性的質感,石麵上布滿了細密如蛛網的紋路,湊近細看,那些紋路竟像是某種早已失傳的古老符文,在靈光的映照下,隱隱流轉著晦澀的道韻。
    葉昭鳳則留意到道路兩側的地麵上,散落著一些殘破的器物碎片——有鏽跡斑斑的兵器殘骸,有風化得隻剩一角的玉符,甚至還有幾具早已化為白骨的遺骸。那些白骨的形態奇異,骨骼上刻著與石垣紋路相似的符文,顯然生前也是修為不俗的修士,卻最終隕落在這萬世池腹地,連魂魄都未能留下,隻餘白骨在幽暗之中,無聲訴說著過往的凶險。
    楚凡與葉昭鳳並肩立於這片永恒的沉寂之中,他們丹田之內,那朵新生的金色花蕾正微微顫動,散發著聚靈境初期的磅礴氣息,然而這力量雖強,卻仍帶著幾分初生時的虛浮與躁動——方才為應對前路危機而強行突破,靈力運轉尚未能圓融無瑕,如同尚未馴服的野馬,在經脈中奔騰時帶著細微的滯澀感。楚凡能清晰察覺到,每當他的靈力靠近體外那股古老氣息時,丹田的花蕾便會微微收縮,仿佛對這未知的環境帶著本能的警惕;葉昭鳳則運轉功法試圖平複靈力,卻發現周遭的幽暗仿佛能吞噬靈力的波動,讓她的感知範圍都比平日縮小了大半。
    前方道路的盡頭,三道古樸、蒼涼、仿佛承載了萬古歲月重量的石門,呈“品”字形靜靜矗立,擋住了所有去路。石門通體由不知名的墨黑色岩石打造,表麵布滿了深淺不一的裂痕,像是被歲月與戰火反複摧殘過,卻依舊堅挺如嶽,散發出不容侵犯的威嚴。石門之上,分別以大道軌跡烙印著三個古篆,字跡並非刻鑿而成,更像是由純粹的道韻凝聚,筆畫間流淌著截然不同卻又渾然一體的道韻:
    左門——“仁者體道”,字跡溫潤如玉石,散發著柔和的白光,靠近時能感受到一股包容萬物的祥和之氣;
    中門——“義者護法”,筆畫淩厲如劍刃,泛著冷冽的青光,字裏行間透著一股寧折不彎的剛正之意;
    右門——“禮者循理”,線條規整如棋局,縈繞著淡淡的黃光,道韻之中蘊含著秩序井然的沉穩感。
    三道石門,三種道韻,如同三座無形的大山,尚未靠近,便讓楚凡與葉昭鳳感受到了源自道心深處的壓力——這絕非簡單的武力考驗,而是直指修行根本的道途抉擇。
    這三道門,仿佛是三座橫亙在道途上的豐碑,無聲地宣告著接下來的考驗,將直指本心,關乎道基。石門周遭的空氣都因這厚重的道韻而變得凝滯,楚凡甚至能看到,有細微的靈光在門與門之間流轉穿梭,如同在編織一張無形的道網,將這片區域與外界徹底隔絕——一旦踏入,便再無退路,隻能直麵本心的試煉。
    “聚靈之境,重在‘凝道築基’。我們初入此境,根基未穩,這三關,或許正是我等穩固修為、淬煉道心的契機。”葉昭鳳伸出纖指,輕輕觸碰那扇刻有“仁者體道”的石門。指尖傳來的並非冰冷,而是一種溫潤浩大、如同母親懷抱般的靈力波動,與她丹田內那朵代表著生命升華的金色花蕾產生了奇妙的共鳴。那共鳴順著指尖蔓延至四肢百骸,讓她原本因倉促突破而有些躁動的靈力,竟奇跡般地平和了少許,仿佛這石門本身,就是一件能安撫道心的至寶。
    楚凡沉靜頷首,他能內視到自身靈力在奔流時那些微的不協與棱角——那是強行突破留下的“後遺症”,若不能盡快撫平,日後修行恐生心魔。他自然地握住葉昭鳳的手,兩股同源而異質的靈力瞬間交織纏繞,楚凡的靈力剛勁如鬆,葉昭鳳的靈力柔韌如柳,二者相融,化作一條更為凝實、閃爍著淡金色光輝的光鏈,將二人的氣機緊密相連,彼此的道心也因這股連接而愈發堅定。“道途漫漫,幸得同行。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何況區區關卡。”他的聲音沉穩,帶著令人安心的力量,傳入葉昭鳳耳中,讓她眼底的猶豫徹底消散。
    仿佛是被他們交織的靈力與堅定的道心所引動,“仁者體道”的石門,在一聲低沉悠長的嗡鳴中,緩緩向內開啟。那嗡鳴聲並非機械轉動的嘈雜,而是如同大道奏響的序曲,落在耳中,竟讓二人丹田的金色花蕾又顫動了幾分,道基隱隱又穩固了一絲。門後湧出的並非預想中的肅殺之氣,而是一股清新溫潤的風,風中夾雜著草木與泉水的氣息,與萬世池腹地的幽暗死寂截然不同。
    待石門完全敞開,二人抬眼望去,門後並非預想中的刀光劍影或凶險絕地,而是一片雲霧繚繞、恍若世外桃源的山穀。乳白色的雲霧在穀中緩緩流淌,如同輕紗般籠罩著地麵,偶爾有幾縷陽光穿透雲層,灑在地上,照亮了成片不知名的奇花——那些花兒色彩斑斕,花瓣上還沾著晶瑩的露珠,在光線下折射出七彩的光暈,美得如同幻境。遠處傳來清脆的鳥鳴聲,與流水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曲寧靜祥和的自然樂章,讓人幾乎要忘記自己身處修仙試煉之中。
    穀中綠草如茵,靈泉潺潺,奇花異草散發著寧靜的芬芳。靈泉的水清澈見底,水下的鵝卵石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泉水流淌過石頭,發出“叮咚”的輕響,悅耳動聽。幾隻色彩豔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翅膀扇動間,還會灑落點點熒光,如同細碎的星辰。然而,與這祥和景象格格不入的,是溪邊癱坐著的幾名老者。他們衣衫襤褸,布料早已被歲月磨得發白,甚至露出了多處破洞,露出的皮膚上布滿了皺紋與幹涸的裂痕,麵容枯槁得如同脫水的樹皮,雙眼渾濁不堪,周身氣息微弱如風中殘燭,仿佛下一秒就會徹底消散,顯然是靈力近乎枯竭,生命本源都受到了嚴重的侵蝕。
    更令人心神緊繃的是山穀上空,數道粗壯的黑色氣柱如同扭曲的魔蟒般緩緩盤旋,氣柱顏色濃黑如墨,表麵還在不斷翻滾著細小的黑色觸手,看起來惡心又詭異。氣柱之中不斷傳出各種淒厲、怨毒、貪婪的嘶吼與低語,那些聲音如同無數根細針,刺入耳膜,讓人頭皮發麻,仿佛凝聚了世間一切的負麵情緒——憎恨、嫉妒、絕望、貪婪,正不斷地從下方老者們的七竅與毛孔中抽取著殘存的生機與靈力,每抽取一次,老者們的氣息便衰弱一分,而黑色氣柱則壯大一分,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這……便是‘仁者體道’之關?”葉昭鳳微微蹙眉,她預想過各種惡戰,或是破解複雜的陣法謎題,卻未曾料到是這般“救人”的景象,眼底不禁泛起一絲疑惑——這看似是渡人,可那黑氣的詭異,又讓這考驗絕非“渡人”那麽簡單。
    就在這時,一名氣息最為微弱的老者掙紮著抬起頭,渾濁的眼中滿是絕望與哀求,他咳著血,聲音斷斷續續:“兩……兩位仙師……救,救救我們……這,這黑氣……能吸人靈力,蝕人魂魄……若,若再不驅散,我等……遲早魂飛魄散,化作這黑氣的養分……”
    楚凡與葉昭鳳對視一眼,瞬間明悟。此關考驗,絕非武力所能解決。所謂“仁者體道”,便是要他們以仁愛之心,行渡人之舉,在此過程中親身**體悟**“仁”之大道的內涵,從而由外而內,**穩固**自身因倉促突破而略顯虛浮的**道基**。
    楚凡毫不猶豫,率先邁步上前,來到一名氣息奄奄的老者身後,盤膝坐下。他掌心緩緩貼於老者後心靈台穴,嚐試將自身精純的聚靈境靈力渡入其體內,意圖滋養其幹涸的經脈。
    然而,靈力剛進入老者體內,異變陡生!
    山穀上方的黑氣仿佛嗅到了絕佳的美味,劇烈翻騰起來,產生一股強大的吸攝之力。楚凡渡入的靈力,竟不受控製地被牽引,隱隱有倒流出老者體外、投向黑氣的趨勢!不僅如此,他自身丹田內那本就尚未完全馴服的金色花蕾,受此幹擾,猛地一陣劇烈顫動,原本就有些虛浮的靈力瞬間變得紊亂,在經脈中橫衝直撞,帶來陣陣刺痛!
    “小心!這黑氣詭異,能直接吞噬、引動靈力!”楚凡臉色微變,連忙固守心神,運轉功法,強行穩住幾乎要失控的靈力,額角已滲出細密汗珠。
    葉昭鳳見狀,柳眉一豎,鏘然一聲祭出鳳紋佩劍。劍身赤金流光,她嬌叱一聲,一道淩厲無匹的劍氣如同鳳凰展翅,帶著淨化邪祟的煌煌正氣,直斬向最近的一道黑色氣柱!
    但見那劍氣沒入黑氣之中,竟如同泥牛入海,連一絲漣漪都未能激起,便被那濃稠的黑暗徹底吞噬、消融!那黑氣反而因此壯大了少許,發出的嘶吼更加得意洋洋。
    最終版本??精彩不??通順嗎??笨豆芽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