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子彈的初步設想
字數:3590 加入書籤
“那你們考慮一下,子彈頭用什麽做比較合適呀?”
崇禎覺得自己隻需要適當的引導提問就可以了,麵前的幾人在智商方麵都遠在自己之上。
“第一,你們需要考慮到彈頭和膛線之間的摩擦;第二你們需要考慮彈頭的硬度,第三你們要考慮成本,第四你們需要考慮維護或者存放的問題。現在不許告訴朕,你們可以慢慢思考。等有了結果再告訴朕。”
“還有就是剛剛那個問題,子彈旋轉之後,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增大了殺傷力。一個高速旋轉的彈頭,擊中人體之後,由於子彈的旋轉就會產生一個巨大的動能,將子彈周邊的人體組織鑽出一個大洞。”
“臣覺得用銅比較合適。”
畢懋康畢竟是最早做出燧發槍的天才,稍微一思考就得到了結果。
“銅的硬度不如錳鋼,所以可以再摩擦的時候盡量不傷害到膛線,存放的時候也不會生鏽。就是造價有點高。”
“臣覺得可以用鋼,在鋼的外麵塗抹上一層銅,這樣成本就下來了,還能滿足陛下說的幾個條件。”
宋應星接著畢懋康的話說道。
果然都是天才,是自己這個普通人比不了的。
崇禎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幾個就會超過自己。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再來科學院,就真是隻是視察了。
“你們早考慮一下,怎麽在槍管裏麵刻膛線?”
崇禎自己想到了曆史上的單點鉤切法。也就是最早出現的最嚴式的方法,用一個鉤狀的削刀在槍管內部邊旋轉邊切邊,逐條削出來福線。這種辦法工藝繁瑣且耗時,但是卻具備最高的準確度。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依然在使用這個辦法做頂級賽事的槍管。
另外的方法還有模頭擠壓法,適合做大規模的量產。這種方法會使槍管表層硬化,提高了耐用性和槍管的使用壽命。但是目前的材料和工藝,還做不到。
自己沒有說出來,就是為了激發宋應星,畢懋康和孫元化的潛力,科技的發展不可能靠自己一個人。需要一批,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才可以。崇禎估計隨著以後初中的數理化的普及,這個時間點很快就會來到。因為以後世初中的水平,足夠觸發當前的科技大爆炸。
“臣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隻能想到用特製形狀的刻刀伸到裏麵,一條一條膛線刻出來。”
“那怎麽樣才能保證所有膛線的一致性呢?”
崇禎繼續著自己發散性的提問。
“臣覺得可以類似鑽床一樣,二邊固定住,用相同的頻率或者速度,就可以保證膛線的一致性了。”
孫元化想了想,說道。
“可以,你們盡快試一試,看看能不能造出那種子彈和那種帶有膛線的槍。”
“另外,你們想一想,為什麽現在的燧發槍射出去的子彈方向那麽差?子彈在飛行的途中會是一個什麽樣的狀態?”
崇禎走之前,布置了一道思考題。
像極了後世學校放學前,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崇禎知道步槍或者現在的狙擊槍,離麵世不遠了。
如果可以在己巳之變之前研製出狙擊步槍,哪怕就是三五支,那也會變成改變戰場的利器。
適當的時機,狙殺對方的指揮將領,將會徹底改變戰鬥的結果。
現在離曆史上的己巳之變隻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因為崇禎推行考成法,以及準備建奴的叩關,加上自己做研究,今年的春闈取消了。
為此,好多人都在背後罵崇禎。
崇禎現在可沒心思管那些,隻剩下那麽短短的幾個月了。
勇衛軍經過多次輪流出去剿匪平叛,加上武器的代差,崇禎現在有信心將建奴的叩關變成叩頭。
如果在戰鬥打響之前,研製出狙擊槍,那就萬無一失了。
崇禎一直沒有動山西的商人,以及大同宣化張家口以及遼東的邊軍,就是為了在喜峰口等待皇太極的到來。
隻要吃掉了入關的金狗,那麽至少五年之內,後金不敢再招惹自己。
自己也就有足夠的時間,梳理內政。
隻要內部不亂,大明的整體實力遠遠高於建奴,耗都能把建奴耗死。
曆史上,崇禎二年袁崇煥六月殺的毛文龍,自己已經給袁崇華去了密信,也給毛文龍去了信,毛文龍可以保下來了。
迫擊炮,手雷,全新的鋼製盔甲,全新的錳鋼製作的戰刀,戰馬,燧發槍,望遠鏡,熱氣球,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麽?
隨著現在夥食的提高,兵士們的夜盲症基本上消除了。
現在就是訓練,訓練,更加猛烈的訓練。
至於軍陣之類的,自己是外行,那幾個軍長可都是曆史名將,輪不著自己。
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曆史上的勇衛軍便是典型的例子。
崇禎想起了後世起兵克星的空心方陣,但是喜峰口地區多山,不適合。
算了,不想了,還是造武器吧。
一旦武器形成代差,其他都是扯淡。不是每支軍隊都是誌願軍的。
建奴人口不多,即使到了入關的時候,滿八旗兵也就十來萬人。
一口氣解決掉叩關的數萬人,足夠要了皇太極的老命。
如果這次叩關失敗,皇太極就再也壓製不住莽古爾泰和阿敏以及代善了。
倒是自己再添把火,說不定後金也就散了。
把建奴趕到朝鮮,然後名正言順的派兵進入平壤
在崇禎天馬行空思考的時候,一行人已經回到了養心殿。
“東方不敗,你去叫勇衛軍的幾個軍長過來一趟。”
崇禎決定接下來的幾天,和幾個軍長秘密去喜峰口查看地形,製定圍殲計劃。
喜歡愛情江山朕都要請大家收藏:()愛情江山朕都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