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對於「二房」的新認識

字數:3118   加入書籤

A+A-


    封氏說到的這段兒,賈璉自然不陌生。
    原書裏在前幾回就寫到了,他還是有些印象的:不就是賈雨村因記得那嬌杏的回眸一瞥,於是考中進士,外放為大如州知府之後,來大如州赴任,巧的是遇到了嬌杏在外頭買線,於是賈雨村派人向封氏求娶嬌杏當小妾。
    嬌杏過門不到一年,就給賈雨村生了個兒子。又隻過了半年之後,賈雨村的原配夫人就過世了,然後人家賈雨村就將嬌杏扶正當了正室!
    當年看到這一段兒,他就曾感歎,曹公給嬌杏的名字取得太保守了,她哪裏是「僥幸」啊,她簡直是命好到爆好嘛!
    首先她就那麽隨便一瞥,就能瞥中個進士。要知道古代考中進士的比例那可實在是太小概率事件了,一萬個秀才裏才能有一個考中進士,而且秀才都得是賈珠那個級別的啊!
    二來,嬌杏就算回眸對賈雨村那麽一瞥,可是顯然嬌杏自己都沒把賈雨村太放在心上,就連賈雨村當了知府太爺,坐在大轎子裏跟嬌杏在街上兩眼一碰,嬌杏都沒能想起來他是誰,隻心下疑惑好像在哪裏見過,而且等回去之後就丟過,不放在心上了。可是!這位見多識廣的進士知府竟然就對這麽個丫鬟一見鍾情、非卿不娶了!這概率又得是多小!
    三來,她進門一年就有了孕,生下來就是個兒子!
    四來,又半年,賈雨村的原配就「識趣」地去世了!
    一個小小丫鬟,搖身一變成為進士知府的正室夫人,而且隨著後來賈雨村高升,位列三公,成為官居一品的大司馬,那嬌杏幹脆是從一個丫鬟變成了一品誥命夫人!這簡直是大女主爽文的套路嘛!
    而且,人家還有夫君的一見鍾情,身邊還有兒子傍身!嘖嘖,一個古代女子的完美人生啊簡直!
    賈璉原本對這一段兒隻有感歎,卻沒什麽感觸。隻是如今身臨其境,再聽封氏講到這段兒時,他心下才猛然一凜。
    不對,他當初看原書的時候,竟又忽略了好幾處細節!
    首先就是賈雨村先娶嬌杏為「小妾」這個問題。因為原書寫的是「二房」,他就理所當然地按照後世的理解,什麽二房、側室的統統都是妾嘛。他卻忘記了要結合大清的時代背景。
    大清有側福晉,而這側福晉她是妻,不是妾!
    賈璉便趕忙豎起耳朵細聽封氏對這段的重新講述:“……嬌杏隻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載,賈府台嫡妻忽染疾下世,賈府台便將嬌杏扶側作正室夫人了。”
    賈璉耳骨一動,捕捉到了那個詞兒——「扶側」!
    沒錯,「扶側」就是大清的時代背景之下,以側福晉為嫡福晉的專有名詞兒!
    他忍不住拍了自己腦瓜頂一記:他當初怎麽忘了,大清的曆史背景下是不準以妾為妻的,如果嬌杏的這個「二房」等同於小妾的話,那麽嬌杏是不可能被扶正的!否則賈雨村的官兒就沒了!
    更何況嬌杏原本是丫頭,是奴籍啊!
    賈璉有些激動,忙問封氏,“……莫非嬌杏出嫁之日,娘子以及將她放良,甚至收了她為義女?”
    唯有如此,嬌杏才不是以奴籍為妾,反倒是以良籍為「二房」,然後再以側室的身份為扶正!
    怪不得原書裏,賈璉原主兒給尤二姐的身份就是「二房」,雖然後世的讀者也有許多堅稱尤二姐也是妾,甚至是外室,但是若以嬌杏為例,可以揣度曹公的原意,尤二姐就是「側福晉」,是響當當的妻,而絕非小妾!
    所以尤二姐便是進了賈府,也被稱為「二奶奶」。盡管她這個「二奶奶」跟王熙鳳那個「二奶奶」不是一回事,而是在相對於王熙鳳這位正室「大奶奶」之下的「側室二奶奶」的意思。但是「奶奶」就是妻,而非「姨娘」或者「姑娘」啊~
    封氏歎息點頭,“自然如此。小哥也不想想,賈府台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過來,事後又賞我父親百兩黃金……這哪裏隻是娶一個丫頭的規製!”
    “賈府台肯如此抬舉嬌杏,我們自然承他心意,我父親也樂得奉承賈府台,於是一力促成放良、收養之事。更何況嬌杏這些年陪伴在我身邊,從英蓮走丟之後,我心下也早將她和瑞萱看成是自己的女兒一般,這便更是做了個順水人情。”
    賈璉心跳加快。
    “所以如今娘子您雖說被封老爺子計較,但是您卻已經有了賈府台嶽母的名分。於是無論是封老爺子,還是您封家的親族,乃至他甄家的親族,便都沒人敢來找您的麻煩,對麽?”
    封氏被丈夫不明不白地拋棄,回來投奔娘家,這樣的女子在古代境遇會極其的被動。
    若是娘家一力護著還好,可她偏遇到封肅這樣一個不是東西的爹,那封氏原本有可能被甄家親族吃絕戶,或者又被自己封家的親族再給逼嫁出去!
    可是這一切卻都沒有發生,封氏盡管被自己親爹算計些金錢去,卻好歹還能在這個時代下能關起門來,安靜度日。想來,這也的確就是因為身為「賈雨村嶽母」的身份保護了她啊!
    盡管賈雨村在迎娶嬌杏之後不久就曾經被罷官,不再是大如州知府。但是賈雨村終究是進士,在古代連舉人都是「舉人老爺」的時代之下,進士也依舊是普通老百姓無人敢惹的。於是封氏在那幾年之中,也並未受苦。
    封氏說完,淡淡含笑,“當年我夫君不過是資助賈府台五十兩紋銀而已,賈府台歸來先送我兩封銀子、四匹錦緞,這便是價值千兩;後又賞我父親百兩黃金……即便說我夫君當年曾小小幫過他,他已是數十倍的回報了。”
    “就更別說這十餘年來,多虧有他的照拂,我才能安安靜靜活到今日……這就更不是他欠我們,而是我們欠他許多了。
    結束與封氏長談,賈璉心情澎湃。將鴛鴦、蔡昭留下陪香菱,自己當晚就坐船直奔金陵!
    喜歡穿成賈璉:我要這紅樓,萬豔同歡請大家收藏:()穿成賈璉:我要這紅樓,萬豔同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