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壹 乾 新興之城

字數:5906   加入書籤

A+A-


    壹,乾篇,黑土榮殤
    黑水白山好風光,
    林密土沃耕耘忙。
    科工農礦榮光致,
    百年夢圓怎堪殤。
    壹壹,乾,新興之城
    東八區時間,20490717,11:36,周六,龍騰共和國,黑水省,冰城市,坪坊區,量子星塵小區,氧原子座,2SP1棟,4單元,129層
    冉菁耘,男,漢族,四十歲,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日出生,龍騰共和國黑水省冰城市人,冰城工業大學二零三二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學士,並於二零三零至二零三一學年擔任學生會生活部部長,冰城工業大學二零三五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冰城工業大學二零三八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博士,冰城工業大學二零四零屆物理學博士,二零四二年成為國家科學院院士,同年成為28F305項目即碳基替代材料項目第二任總負責人。無黨派人士。
    此刻,他正盯著房間中的三維電視,那裏傳來了他熟悉的聲音。
    “……一八二四年,距石油和煤的燃燒逐漸成為了人類的主要能源,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當時,六角共和國學者約瑟夫傅裏葉提出了‘溫室效應’這一理論概念。其大概的意思是:太陽的輻射能穿過大氣層到達地麵,一部分被地麵上的各種物質吸收,其餘的部分被反射回太空,但反射能在穿過大氣層時,如果大氣層將這些能量中的足夠一部分吸收,那麽大氣層將會越來越熱。由於這種現象很像農業生產時的溫室,因此得名。相應的,能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其特征是容易吸收不易被地麵物質吸收或易由地麵物質輻射的那部分波長的熱輻射。溫室氣體的最主要代表為二氧化碳,其次是甲烷,還有其他一些烴類物質。伴隨著史前有機物的大量燃燒,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量產生,這會使地球變得越來越熱,從而改變地球的生態環境,最終影響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直到二零二三年,也就是二十六年前,即在《溫室效應》提出之後的二百年時間內,地球的年均氣溫不斷上升了約五點六攝氏度。可見,這一理論無疑是正確的,於是人們積極為改善能源結構進行了各種嚐試,並於二零一五年世界各國基本達成了共識,並先後加入《花都氣候變化協定》。在二零一八年底製訂具體改變能源結構的計劃,雖然坎坷,但各國大都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的能源結構。
    “在完成《花都協定》所製訂的目標上,人類是成功的,經過了短短的三十年,人類幾乎不再使用有機物燃燒作為能源了。人類真的避免因溫室氣體的大量增加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可誰也想不到,隨著從一百二十多年前發展起來的‘石油化工’的蓬勃發展,有機物被以另一種形式利用起來。直到今日,人類的活動已經產生巨量的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最初的俗稱是‘白色垃圾’;後來演變為現在的俗稱‘墓料’,英文為‘mortphane’,東西方文化居然不約而同地為它們起了相同的名字。在這一百二十多年裏,人類在環保與生產效率間進行了艱難地取舍,直到上世紀末,有人從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重新考量了人類對史前有機物應用所帶來的後果。
    “有人想到了一個全新的理論。這個理論的大概涵義是:生態的自然循環,會使碳循環應用於生物圈中,但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碳的煤化或石油化還有鈣化,將使碳退出生態循環,如果不是人類將煤與石油燃燒回去,地球的生命總量必將越來越少。但人類生產、生活所產生的不可降解塑料,卻使這部分碳永遠退出生態循環,並絕無有效返還的可能。眾所周知,在自然條件下,因火山噴發、森林大火等事件,還是有可能引燃煤或石油,從而使碳重新回歸生物圈的;但難以降解及難燃的塑料卻不能。於是最終地球上的碳的絕大部分成為了人類文明的產物,空氣中基本沒有二氧化碳了,地球的溫度不但不會上升,反而是會下降。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甚至生物多樣性的消失也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後果,便是人們的生活用碳成為須嚴謹計量的供應品,或者換一種說法,可循環利用的碳成為了一般等價物。這一理論的雛形應該是由我國一個業餘科學愛好者或機構於本世紀初提出,但具體年代已不可考證。本來由於沒有在正規刊物上發表,這個理論應很快便被人遺忘,但無獨有偶,西北合眾國政府於二零一八年正式宣布不會加入《花都協定》,並在二零二零年正式終止在此組織內的一切義務,成為唯一一個沒有加入此協定的國家。他們聲稱《花都協定》所描述的氣候變化假設是一個騙局,此後,重新開始大肆使用化石能源。也許,當初他們隻是基於自身經濟效益的考慮,但二零二五年西北合眾國公布了一款新型武器,而它所用的材料,正是被稱做‘阿喀琉斯’的第一代無法被破壞的材料,而其主要成份中,百分之三十是碳原子;並在二零二六年,西北合眾國用它完成了商用太空飛船的製造。西北合眾國據此成為第一個掌握此類技術的國家,使西北合眾國二零二五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達到了當時罕見的百分之四點二。二零二二年,我國的一名科學家,帶領他的團隊開始深入研究這個全球可能變冷的理論,最終於二零二四年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這一理論預測,如果人類不對塑料工業加以控製,約六百年之後,不可降解或難於降解的塑料製品將占用地球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碳;那時的地球僅能保障約二十億人的生存,而全球的生物種類不會超過三萬,並且除人類以外的食肉動物包括雜食動物幾乎不會存在;地球表麵的平均氣溫將下降約四十攝氏度,緯度高於三十五度的地區將不適宜生存。這一理論就是現在著名的《碳塑星球》理論,那個科學家就是齊亮,他後來成為了我國研究碳基替代材料的領軍人物。……”
    冉菁耘將視線從大廳中央那個仿如沙盤般的三唯電視裏拉回來,對父親正講述的這個理論,他是再熟悉不過了。這次能被邀請到東北影視中心成為講評節目的嘉賓,對於父親來說應該是遲早都會到來的殊榮。現在全國的電視節目中,講評類節目所占的時間比例還不到百分之一,而東北影視中心除了實事評論,每周僅有一個小時的講評類節目,在總共三十八個頻道中隻播出十二次,但已經比前幾年有了很大地提高,而首播就選在每周六的午餐時間。大概文化就是這樣,總是循環發展的,在各種依靠計算機特效或人工智能製作的科普節目對感觀的強烈刺激下,人們開始重新喜歡平素的講說形式。講說節目之所以難於製作,是因為能稱得上科普專家的人越來越少了,知識和信息的飛速膨脹,使得幾乎沒有人敢說自己知識很全麵、見解很權威了。為此專門出現了對知識分級的培訓機構,這種機構專門培養各種科普人才,以滿足人們在工作生活安逸的環境下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但這些科普人才卻幾乎不能在其所宣講的科技領域取得任何有意義的成就,因為他們所能掌握的知識體係太過粗略了。父親的殊榮,恰恰是因為他不是一個專門的科普人才,他正是目前國家塑料工業的領軍人物,國家科學院院士,冉軍華,這是個在二十多年前就響徹全國的名字,小到生活用品,大到橋梁、空間站,無一不用到父親的科研成果。
    想到這裏,多年未見父親的冉菁耘已無心再看電視,盯著畫麵的右下角,再盯著彈出對話框上的確認,房間牆隙中的六盞偏振激光發射器全部熄滅,那如身臨其境的圖像和聲音即刻消失。雖然他知道,隻要他離開這個房間,電視就會自動關閉,但多年的學習和工作,已經讓他養成了凡事確認無誤的嚴謹習慣。他走到家裏的下一層,走向車庫,鑽進飛行車,掃描指紋、麵孔和虹膜,腦波校對,聲帶與口型對比檢測,飛行車發動了。等了幾秒鍾,在庫門上的通道占用燈熄滅後,它平穩地打開了,車從一百二十八層的母親家開了出去。
    量子星塵小區是一年前才落成的新型商住小區。整個小區占地約六平方千米,共設氫離子座、氦原子座、氧原子座、鈉離子座、氯離子座、碳原子座、氮分子座七座主要建築群,均以原子核和電子命名樓宇。如氧原子座,中央是一個球型的懸浮建築——氧核棟,內設十六個功能區,分別代表八個質子與八個中子,作為整個小區的體育活動中心。1S1和1S2棟,分別代表氧原子第一層的兩個電子,以兩個半環的形態,將氧核棟包圍其中。兩個建築均為二百一十九層,均分為八個單元。這兩個建築的在一百零九至一百一十一層之間二單元和七單元的位置是四個空中走廊,通過其便可進入氧核棟。在這兩個單元的外圍,分別是2P1棟、2P2棟、2SP1棟、2P3棟、2P4棟、2SP2棟,分別代表氧原子核外第二層的六個電子。其中,2P1棟與2P2棟圍成一個水滴形,2P3棟與2P4棟圍成一個水滴形,兩個水滴形的尖端向著中心的氧核棟,分別坐落在氧核棟的東西兩側,這四個建築從水滴形的尖端至圓部,高度由二百一十九層漸增至三百一十五層,分為八個單元;而2SP1棟與2SP2棟為單獨的水滴形建築,也是尖端向著氧核棟,分別位於其南北兩側,與前麵四個建築不同,它們從水滴的尖端至圓部,高度由二百一十九層漸減至一百二十三層,卻擁有十六個單元。這六個建築,完美的展現了四麵體構型的氧原子的外層電子雲的形狀,整體呈現出扇動翅膀的造型。所有這些建築,所有戶型均為三層複式格局,每戶使用麵積大約一千平方米,僅在這個氧原子座中,便容納了五千七百五十六戶。而這樣的小區在冰城市共有四座,並稱為冰城市的四大小區,吸納了接近三百萬的常住人口,占到市區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冉菁耘剛剛離開的這個房子的戶型,共有三個車庫,即對應著建築的三個垂直車行通道,從頂層經垂直通道的起降時間約是二十秒,發生通道占用的幾率十分渺茫,能讓他這個偶爾回來的人遇上實屬不易。冉菁耘全家都在國家科學院工作,冉菁耘在魔都上班,他父親的試驗室在燕京,而他的母親卻在冰城經營著自己的項目。這次他利用派遣出國前的難得假期,找到身為東北影視中心副主任的老同學,特意安排了父親也能來冰城的機會。畢竟,全家已經十一年未團聚了。
    設好目的地,飛行車已降到了三十一至三十三層公共出口位置,這輛紅色的飛行車匯入了一百餘米高的非公交“車道”。正值午休時間,浮空的“道路”上車海湧動,這個人口七百萬的大城市,是他出生的地方,經過八年的建設,冰城成為了全國第五個,全球第十一個完全數字自動化城市,並實現了與全球的互聯,這座麵積兩千餘平方千米的城區,每年的交通事故不會超過五起,火災等事故不超過三起,並且已經連續四年,從未有一家一戶停過水電。冰城因此成為全球最年輕,也是數字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就連燕京、魔都、甚至江戶與新約城都望塵莫及。這些都歸功於城域級載波自定向無線傳輸技術的全麵產業化。
    【無線供電技術於二十世紀初便有人嚐試成功,但能量不能被控製,故損耗極大,直至二十一世紀初才有低功率近距離的實用技術。載波自定向無線傳輸技術,其核心原理是發射端在空閑時僅以微波形式廣播本端信息,接收端進入其範圍內,可通過驗證手段通過微波建立與發射端的通信聯係,發射端在收到驗證信息後,仍以微波向其發射電場狀態信息,接收端在收到此信息後開始進行長波調製,同時發射端也根據新的用電環境進行長波調製,當雙方完成調製後,開啟無線電能傳輸,雙方會根據接收端的實際用電情況僅傳輸恰當的能量;電能傳輸每隔一段時間需要重新驗證連接信息並改變傳輸波形重新調製,這使每當有新的用電接收端進入發射端的範圍,整個範圍內已建立連接的所有接收端也與新的接收端和發射端共同進行重新調製,並防止被非法入侵。上麵所說調製的結果是使發射端和全部接收端發射的長波波形互感,使得除發射端和接收端以外的區域,均成為波形互逆區,而發射端與接收端所在區域卻為波形加倍區域,從而使能量和信息僅收斂於兩點得以傳輸。由於用以建立無線電能傳輸的信息量太小,為避免資源浪費,微波傳輸部分同時用來傳輸其它信息,在保證不會被電能波形幹擾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傳輸能量(“焦耳”或“伏安秒”)的二十四萬倍比特的信息傳輸。按照冰城市家庭無線電力傳輸能力為一百千伏安計,則可以同時傳輸最多二百四十億比特每秒或二千三百四拾三萬七千五百千比特每秒或二萬二千八百八十八兆比特每秒或二十二吉比特每秒的信息。目前穩定的電能信息比均采用一千千伏安比十六吉比特每秒,其中前者為最大電能傳輸能力,並非實際傳輸的電能;後者亦為最大信息傳輸能力,並非實際傳輸的信息量。實用的載波傳輸技術,應能實現發射端與接收端,都處於常速甚至在超音速的移動過程中,仍能有效傳輸電能與信息,每次係統的重新調製時間間隔為五秒,調製響應時間不超過十微秒。
    這類技術根據其傳輸距離、傳輸電能功率、傳輸電能能效、傳輸數據速率,以八個十進製數字作為級別標誌,計為:abcdefgh。其中,ab代表傳輸距離為a乘以十的b次方千米;cd代表總額定傳輸電能功率為c乘以十的d次方吉伏安;ef代表總能耗損失率為e乘以十的負f減1次方;gh代表額定數據傳輸速率為g乘以十的h次方皮比特每秒。
    龍騰共和國是世界上第二個獨立研發成功11131021級這一技術的國家,卻是唯一在此級別將其實現全產業化的國家,從這一級別至52141032級,又被統稱為城域級。冰城市采用的是42241132級,這是地球上絕無僅有的全城域級別;冰城完成此工程的時間是二零四七年。龍騰共和國國又於二零四八年首先宣布完成了35138121級實驗,三萬千米的距離級別即同步軌道的高度三萬五千七百八十六千米,這說明龍騰共和國是目前唯一掌握了從地球同步人造衛星上獲取大量太陽能,又能同時完成大速率數據傳輸技術的國家,而這個實驗也一定是在地球同步衛星與地麵之間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