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記 離
字數:3593 加入書籤
編者記,離
篇首的詞,ü和i是同一個韻,不要有疑惑。本篇中,黎惠英和劉星宇隻是相識,詞中的內容主要對應他們後續的精彩經曆。
“劉星宇”的諧音是“流星宇”。
三百年前的政府對高山族賜姓,“黎”姓便是主要的一個。當時,瀛州的少數民族統稱為“高山族”。上世紀的瀛州政府,將其細分為十三個民族,阿美族便是其中之一。“黎惠英”的名字,很符合當時當地的取名習慣。
太空,人類的夢想之所。她會出現在詩詞歌賦中,也會出現在科學探索中。認為人類的終極目標就是征服星辰大海也不為過。但近些年來,曾經引領科技爆發的西方世界,對太空的探索欲望卻愈發淡化了。他們將越來越多的精力放在了維持自身霸主地位,打壓龍騰崛起之上。而龍騰在太空技術上卻是穩步前進,可以說在太空領域,龍騰已經在技術層麵上超越了西方,具體成就隻差累積了。
為什麽會是這樣一個局麵呢?舉一個例子吧:為什麽工業革命會發生在西方,而不是有著悠久曆史,有著深厚文化與技術累積的龍騰?公認的曆史觀是這樣的:古代龍騰的後期有著豐富的人口紅利,作為資源掌握者的地主階級,能夠依靠壟斷土地而從農民階級身上獲得較穩定的利益,就沒有技術更新、產業升級的需求,更不會冒險投入資源去進行不知成敗的科技研發。而同時期的西方,中北洲剛剛經曆過黑暗的中世紀,先被北漠鐵蹄踐踏,再被黑死病折磨,人口嚴重不足,想提高生產速度,必須依賴技術更新、產業升級。
回到之前的問題。二戰之後,西北合眾國與北方聯邦爭霸是太空競賽的源動力,當北方聯邦衰落後,西方幾乎沒有發展太空的動力了。因為即使開發太空,所獲得的資源依然要賣給地球人,才會獲得剩餘價值,這與在地球上壟斷資源和高端產業的意義是相同的,沒必要再進行此方麵的科研。
相比龍騰共和國,科研意義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探索並開發太空,就有了永不過時的驅動力。龍騰人的學問是用來求道的,而西方人的學問,更求實用。這大概就是為什麽西方在取得一定科技成就後,便躑躅不前的原因。
全景效應,是發生在很多宇航員身上的真實體驗。大多數人的體驗是感覺到自己及人類的渺小,以及自己的孤獨與無助。本文中發生在劉星宇身上的全景效應,已經是相當正能量的了。要知道他可是從來沒接受過宇航員訓練的,不得不說蒙古族人的心理素質真得很強悍。
當寫到劉星宇駕駛CR949初次垂直著艦時,本人當時首先想到鯤鵬戰機的形象是“獅鷲”即獅身鷹首有翼獸(直譯名稱引自《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後來覺得不妥,這可是龍騰的戰機呀,為什麽要像格雷斯神話中的動物。於是,本人將這種形象改為“飛馬”。
模擬倉的構想,參考了《鬥羅大陸三龍王傳說》,在此感謝張老師。隻不過在最後,加入了一點自己的惡趣味,但也是很現實的問題。以二十年後的技術,人類可能剛剛擁有這樣的模擬倉,沒有考慮到這些,也是很正常的。在這方麵《黑客帝國》中的那個東西,應該能很好的解決,隻是兩者的用途和方式完全不同。畢竟,本文中的模擬倉並不是形成“缸中之腦”,所有模擬過程中的訓練是可以形成肌肉記憶的,
許明則讓黎惠英命名的那個動作和現有戰機動作“急躍升俯衝”十分相近,但爬升是通過側傾加側轉實現的,並且戰機的驅動方式不同,加上神龍戰機的速度極大,使這個動作操作難度激增,因此黎惠英具有這個動作的命名權。
為什麽夏天羽可以通過腦波幹預讓冉菁耘不口吃呢?這需要接續關於自我意識的討論。由於意識是頭腦中虛擬世界的虛擬物,它的作用僅僅是用來感受大腦構建的虛擬世界。即先有頭腦中的虛擬世界,後有意識感受這個虛擬世界。即大腦的思維過程,人是無法主觀幹預的,隻在其得出結論(包括各個環節的結論,即過程)後,人的意識才會感受到這個結論。也即潛意識才是大腦工作的結果,意識隻是記錄了這些結果。所以在冉菁耘的大腦在潛意識層麵形成了要表達的意思後,僅在組織語言時潛意識層麵出了問題,夏天羽識別到他在潛意識層麵形成的要表達的意思後,便幫他組織了語言,再反饋給他的潛意識,冉菁耘便不再口吃了。這種操作地不斷進行,可以提升冉菁耘組織語言的潛意識能力,即有治療口吃的功能。舉一個本人親曆的例子看看潛意識的強大吧。就在本文創作末期,某日午睡時,本人做了一個夢:夢裏我接到了一個老同事的電話,電話裏他跟我說了一堆我每個字都明白,聯在一起就完全不明白的事物,感覺是他在向我安排工作。但首先我倆早已不在一起工作,他不可能安排我工作,其次他說的工作我從未參與。然後我終於意識到一個問題——他撥錯號了。於是我馬上告訴了我是誰。他立刻恍然大悟道:“我還以為你是XY呢。”然後跟我一頓不好意思,便掛了電話。我便笑醒了。而我醒後的立刻意識到,首先這個XY是個非常順溜的名字,無論姓和名都是常見的,但我不認識叫這個名字的任何一個人。其次,XY這兩個字的拚音九鍵與我名字的拚音九鍵相同,並且不是拚音首字母相同。本人平時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打字,用的都是八六版五筆字型,隻有在用手機撥打電話索引通訊錄時,才用拚音九鍵,這也是絕大多數人撥打電話索引通訊錄的方式。看吧,夢中的我的意識記錄了一個潛意識虛擬出的故事,故事毫無破綻,連對方的錯誤都有合理的理由。這充分說明了潛意識的思維過程自己完全不知道也控製不了,並且會依據平生的全部經驗。某人的思維方式如何,完全取決於他的知識及閱曆。所以各位書友們,多學習多實踐吧。
為什麽強大的超級細菌無法分解金剛石呢,那是因為金剛石雖然隻含碳,但確沒有破綻,不像有機物那樣,碳原子周圍總會有其它原子。不然金剛石也就不會是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物質了。說句題外話,天然鑽石並不稀有,隻是被西方的少數資本家壟斷了鑽石礦。他們一方麵限產,另一方麵將其與愛情忠貞綁定,這才使它的價格虛高而使他們獲利。後一手段,等於平安夜的蘋果很容易高價售出,因為你認為你買的是平安。目前龍騰的寶石級人造鑽石早已量產,再加上離婚率並不低,花大錢買鑽戒,就是個嗬嗬。
被理查德觀測的那塊區域內光速下降百分之二是什麽原理呢?我們必須明確,光速恒定,僅指真空光速。光通過其它介質時,都會降速,這是由於光子撞擊到了構成介質的粒子後,光子被吸收再發射所致。這個吸收再發射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空氣在通常情況下的折射率是一點零零零三,但由於理查德的高強度觀測,這個區域內空氣分子的運動被嚴重減緩,使空氣分子吸收再發射光子的時間延長六十餘倍,使其折射率達到了一點零二。物質相對於真空的絕對折射率是反比於光速的,至於為什麽會導致光方向的變化,則是由於光減速後,波形峰麵疊加所致。
高麗文字誕生於一四四四年,當時是李氏高麗,也是高麗半島上的末代王朝。這種文字的每一個字符都最一個單節,偏旁部首就是聲母韻母,這便使百姓學習文字的起點降低了,之前高麗是用漢字的。二戰結束後,高麗與新羅都全麵棄用漢字,高麗文字這種表音文字便在兩個相對隔離的環境分別進化,直至目前已經有了非常大的不同。舉個例子:機器人,高麗語讀音很像“機械人”,新羅語讀音很像“robot”,這很可能與新羅國被西北合眾國殖民有關。另外,高麗人說話重音偏多,對於表音文字,即使不是名詞,寫法上也與新羅語不同;新羅人說話還會加入大量助詞。所以,感謝琴始皇將我們的文字統一吧,不然這若大的國土,語言怎會在數千年內保持統一,文明也就難以亙古傳承了。文中的高麗語歌詞,與後麵的漢語歌詞意思是一樣的,但我沒有找到專門的高麗語翻譯軟件,問人工智能,卻給了我怕翻譯不準的免責聲明。好在,這段歌詞都是傳統詞匯,所以我就硬著頭皮用新羅語代替了,如有不妥之處,還望高麗朋友海涵。
下一篇,本文的進程接近一半了,也將迎來故事的第一個高潮。大家可以盡情地猜猜看,這個高潮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