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CP篇(十一)
字數:4469 加入書籤
他也是今天回來母親才跟他說了,他這才知道女兒與易太英的事情。
對於易太英這個人他不了解,但是他的身份擺在那裏。
他身後的易家將更是家喻戶曉。
女兒若是跟他真的有結果了,他當然不會反對,而且會舉雙手同意。
要知道,這易太英如今也稱得上是皇上身邊的紅人了。
皇上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命易家將進領領賞。
這樣的事情可是前所未有呀。
何況易太英現在與簡秀還有張子軒他們情同手足。
如此一來,他易家將的身份也跟著水漲船高。
前段時間因為舒家的事情,最終皇上雖查明他尚書府雖沒有參與進去一切逼宮的事情。
但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些牽連。
他已經老了,尚書府想要恢複以往的光輝,能靠的也隻有他的子女了。
可是他尚書府本就人丁單薄。
以前因為懼怕舒晴蘭,哪怕他姨娘妾室再多,舒晴蘭也不會讓她們為自己生下一兒半女。
當時的他也是敢怒不敢言。
如今府裏也就隻有方一思與舒晴蘭生的一對子女方博翰與方月嬋了。
因為舒家的事情,不少權貴之家,都在這個時候遠離了他們尚書府。
女兒如果與易太英能夠喜結良緣的話,他尚書府想要恢複以往的光輝,不還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易太英這個人。
否則,他身份再高,他也不會同意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方靖宏也大概了解過,他人品是沒問題的。
否則,他也不會肩負著易家有將這麽多年來的使命。
經曆過這麽多事情之後,方靖宏也已經想清楚了。
對於名利他是不能丟失,但也沒有以往看的那麽重了。
母親常與他說,兒女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他不懂,但是經曆過舒晴蘭之後,他好像漸漸就懂了。
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也過得如同自己這大半輩子這樣,謹小慎微。
夫妻之間的生活,可不是隻靠謹小慎微維持下去的。
如果他的子女能夠找到相守一生的另一半,身為父親的他也很高興。
這般想著,方靖宏又指了指一旁的凳子,朝著方一思說道:
“回來了就在這裏坐一下,陪父親聊聊天吧。”
這些年,因為把她送到家鄉下,方靖宏心裏很清楚,女兒對他有怨言。
當年同意將她送往鄉下時,他從來沒有想過,女兒會對自己毫無芥蒂。
哪怕自己當年最大的初衷是為了護她,不可否認,自己也是傷害了她。
同樣,他也承認,自己當時確實是懦弱了。
當年他如果對舒晴蘭強勢一點,也不至於造成如今的局麵。
又或者如同母親說的那樣,他們哪怕隻是一個七品芝麻小官,隻要一家子團圓,那也比什麽都強。
他們不愁吃喝,比起大部分的普通百姓,他們的日子就已經很好了。
方靖宏到現在還記得,母親當初與自己說的話。
她說:有些事情,不要等失去了,才來後悔,一家子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當年的他為何連自己的子女都不顧,也要拚命的往上爬呢?
最終,他又得到了些什麽?
又或者說,他得到的多一些,還是失去的多一些呢?
人活到了他這個歲數,名利方麵就已經看淡了。
兒女幸福了,身為父母的他才會高興。
聽到方靖宏的話,再看他兩側白鬢,方一思也不知道為何,忽然就心酸了。
原來父親也在不知不覺當中就慢慢老了,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會逗自己樂,逗自己開心的父親了。
其實小時候的種種她都記得,父親曾給過她父愛,也曾愛過她的母親。
諷刺的是,這一切都不及他的名利。
當時被趕到鄉下的她確實也恨過。
可是這麽多年過去了,如今看著父親這樣,好像一切又釋然了。
依言坐了下來,這才朝著方靖宏開口問道:“父親是想問女兒與易太英的事情嗎?”
方靖宏一愣,就這麽詫異的看著自己眼前的這個女兒。
他想要怒斥她身為女兒家,為何敢如此明目張膽地將這些話說出來?
更想怒斥她可知道名聲兩字對一個姑娘家多重要?
可是嘴張了張,卻愣是說不出一句話來。
反倒是一旁的孟冰寒,聽到自家孫女這話,忍不住低聲道:
“你這孩子,這說的是什麽話呢?這種話是你一個姑娘家可以隨意問出來的嗎?”
“祖母言重了,父親想問女兒的不就是這個問題嗎?女兒隻是率先將父親要問的問題問出來而已?”
方一思麵無表情的說道。
但其實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這麽說,這些話說出來她心裏也不好受。
在說之前,她也料到了父親會這個表情。
但話已經出口......
在看父親臉上青紅交加的表情時,方一思終究是露出一抹苦笑。
“你在怪父親,是嗎?”方靖宏諷刺道。
話是問話,但方靖宏卻說的極為篤定。
諷刺,也同樣是諷刺自己。
對呀,當年對他傷害如此深,這個時候來說這種話,可不就是惺惺作態嗎?
可是,自己身為她的父親,又怎會真的不愛她呢?
她為何就不能理解一下他的難處呢?
“父親,難道女兒不應該怪你嗎?”方一思的聲音再次傳來。
也打斷了方靖宏的思緒。
“對呀,父親確實錯了。”方靖宏看著前方低聲呢喃道。
話像是對方一思說的。
可他很清楚,這話也是在告訴他自己。
他錯了,當年的他確實做錯了。
他愧對這個女兒。
直到方靖宏的離開,孟冰寒這才朝著方一思狠狠的瞪了一眼。
“到底是你父親,血濃於水呀,你怎能與他說出如此之話呢?”孟冰寒痛心的說道。
“這話孫女也不想說,可是聽到他那些話之後,孫女也不知道為何,就這麽脫口而出了。”
“祖母,你要問孫女恨他嗎?孫女心裏很清楚,其實我早已不恨了。”
“可是如果不恨的話,我這麽多年在鄉下受的苦又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