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日後成為有識之士
字數:3081 加入書籤
晏北府城的宋府裏,一股榴蓮獨有的又香又臭的氣味強有力地散發著。
孔縣令一家三口,正坐在房間裏,津津有味地瓜分著一個十幾斤的大榴蓮。
從一開始的拒之千裏,到現在的愛不釋手,隻有一個“敢吃”和“不敢吃”的距離。作為資深吃貨的孔縣令在親身實踐中,深刻地理解了什麽叫“你之砒霜,我之蜜糖”。這種香臭香臭的入口即化的口感,讓孔縣令一家欲罷不能,當著宋喜雨的麵,三人肆無忌憚又開了第二個。
“愛之者讚其香,厭之者怨其臭。”這是宋喜雨給榴蓮寫的廣告語。現在已經被每一個榴蓮的發燒友確認為毫無虛假的大實話。
今天宋喜雨到宋府,除了給榴蓮控的三人送來榴蓮續命,更重要的是準備把孔縣令一家三口接回宋家莊的。這好好的人,總不能永遠生活在這深宅大院之中吧。也應該有他們自己的交際圈子,有屬於他們的看看青山綠水的自由。
鑒於宋家莊的人,有見過孔縣令的,所以宋喜雨讓劉三哥找他手下的易容高手,幫忙做了一個麵具。這個麵具隻要戴上去,孔縣令真的就變成了平平無奇的另外一個人。
孔縣令給自家三口人的經曆也已經編好了。就說是教書先生龔秀才一家,因為逃荒來到了晏北,偶遇宋喜雨,因才高八鬥被聘請到宋家莊,教孩子們讀書習字。
是的,在解決了村民的溫飽問題之後,宋喜雨開始籌建宋家莊自己的學館。
在她的建議下,村裏把相鄰的兩處房子做了改造。一處房子作為教書先生一家的住處,無論是臥室、廚房、書房、客廳,都收拾得非常的溫馨而實用。旁邊的五間房子,一分為二,各自打通,把柳木匠做的桌椅都擺了進去,成為兩間同樣大小的教室。
每一張桌子上,都放著一個四四方方的“米篩”。也就是古代孩子們使用沙子寫字的工具。柳木匠的手藝真的沒得說,用木頭做成米篩的框,裏麵鋪上一層細沙,孩子們就可以用手指或者小木棍在上麵寫字或畫畫。
孩子們的校服也已經發下去了。隻要是宋家莊的孩子,無論男女,五歲到十歲之間的,隻要決定了要入學,就到村委會去領布匹,各家按照統一的式樣,給孩子做好長衫和鞋子。
隻要是進入學館讀書的孩子,村裏提供免費的午餐。而且也不用交束修。每個月都有考試,按名次不同,還有相應的獎勵。但是在冬季,每家可以送柴過來,保障孩子們的取暖和學館廚房所需。
這個好消息經兩位村長一說,村民們立即誇讚如雲。這可是讓祖墳冒青煙的好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以前是家裏窮,讀不起書。現在可好,學館就在家門口,還不用花一文錢的束修。再說了,跟著蜜蜂找花朵,跟著蒼蠅找茅廁。這雨寶想出來的點子,哪一次不是讓村裏人賺盡了好處?
老族長家裏,族長的老婆子摸著領回來的湛藍的細棉布,愛不釋手,不但放在手裏摩挲,而且還貼在臉上感受著布料的柔軟。她讓女紅最好的二兒媳婦這幾天別的不用幹,全力以赴把家裏一個孫子四個孫女的校服給做好。
小兒媳確認一般,問了一句:“娘,咱家真的讓這四個女娃都去讀書?”族長老婆子狠瞅她一眼:“咋的?你家桃花不去唄?我可告訴你,咱宋家莊凡是分錢分東西,女娃娃都有一份,以後在家裏誰要是苛待了我的四個孫女,我老婆子和他沒完!”
夜幕降臨,宋喜雨的馬車趕進了宋家大院。車上下來三人,在爺的帶領下,去往了周老大夫的住處。
當這三人掀開帷帽,周老大夫滿臉驚訝,繼而笑容滿麵,和孔縣令擁抱在一起。
他鄉遇故知,世界就是這麽的小,沒想到老熟人在晏北竟然能重逢。因此,這頓規模雖小但是異常豐盛的接風洗塵宴,讓周老大夫、爺和孔縣令一家都醉得暢快。
兩天後,在一個掛著“啟航學館”的院子,宋家莊的孩子們終於迎來了開學的日子。
沐浴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龔秀才孔縣令)和小龔先生孔樂風)早早來到學館中。他倆身著一襲藏青色長袍,頭戴黑色方巾,手持戒尺,神情莊重又和藹。龔秀才先是仔細擦拭了孔子的畫像,在像前擺上新鮮的水果、甘醇的茶水,然後點燃三炷香,對著畫像深深作揖,口中念念有詞,祈求先師庇佑孩子們學業有成。
各家各戶的孩子們,在村民的帶領下,陸陸續續來到學館。他們穿著統一的湛藍長衫,眼中滿是好奇與期待。村民們的臉上也洋溢著自豪和欣慰,仿佛看到了孩子美好的未來。
開學儀式正式開始。龔秀才站在台階上,聲音洪亮地說道:“今日學館開學,望諸位學子能尊師重道,勤奮好學,日後成為有識之士,光宗耀祖,為宋家莊增光。”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神卻格外專注。
接著是拜孔子像。兩位先生帶著孩子們整齊地站在孔子像前,先鞠躬三次,每一次鞠躬都飽含著對先師的敬重。然後,孩子們依次走到孔子像前,獻上自己帶來的禮物,或是一個果子,或是一個雞蛋,或是一個饅頭,以表誠意。
拜完孔子,便是拜先生。孩子們排成一列,依次走到兩位先生麵前,恭敬地跪下,磕了三個響頭。龔秀才微笑著扶起每一個孩子,輕輕拍了拍他們的肩膀,鼓勵道:“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有用之人。”
之後,便是朱砂開智環節。龔秀才手持毛筆,蘸上朱砂,在每個孩子的額頭正中點上一個紅痣。這紅痣如同啟智的明燈,寓意著開啟智慧,目明心亮。孩子們被點上紅痣後,都興奮地摸摸額頭,臉上滿是喜悅。
最後,龔秀才和小龔先生分別帶領孩子們來到學館內,為他們分發筆墨紙硯。那嶄新的毛筆、散發著墨香的墨錠、潔白的紙張,讓孩子們愛不釋手。兩位先生耐心地教孩子們如何握筆、研墨,如何使用米篩,孩子們學得有模有樣。
學館裏,孩子們清脆的讀書聲回蕩在空氣中。村民們站在學館外,久久不願離去,他們知道,從這一天起,孩子們踏上了一條充滿希望的求學之路。而這座小小的啟航學館,也將見證孩子們的成長與蛻變,成為他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喜歡逃荒創業女漢子一言不合就開幹請大家收藏:()逃荒創業女漢子一言不合就開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