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野史來了——劉伯溫竟然是諸葛亮轉世?

字數:5295   加入書籤

A+A-


    視頻畫麵變換。
    值此時刻,天下烽煙四起,元朝江山已經岌岌可危!
    “時至至正十六年1356年)初春,
    由張士誠率領的義軍,向長江三角洲上的元軍陣地發起了猛攻!
    朱元璋卻把握住了這稍縱即逝的戰機,
    他親自率領著水陸兩路大軍,第三次向集慶城發起了進攻!”
    “經過三天的激戰,城外的陳兆先軍營終於被攻破,三萬六千餘名士兵紛紛拋戈卸甲,歸順於朱元璋的麾下。
    然而,朱元璋深知這些新降的士兵心中尚存疑慮,軍心並不穩固。
    於是,他想一記妙招,
    從降軍中精心挑選了五百名驍勇之士,編入自己的親軍之中,並在夜間值守。
    而他自己身邊,僅留有親兵統領馮國用一人。
    如此大膽之舉,無疑是對降軍的一種莫大信任。
    次日清晨,當降軍們得知這一消息時,無不為之動容。
    他們心中的疑慮煙消雲散,紛紛表示願意誓死追隨朱元璋,共創大業。”
    朱元璋的世界裏。
    這時候,武將群突然傳來了一人的大笑聲。
    “哈哈哈哈!這就咱們的陛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不用猜,他就是視頻裏的那個親兵頭子馮國用……的弟弟,馮勝!
    馮勝雖然笑的坦蕩,可其他人心中卻有些唏噓。
    因為,馮國用在至正十九年的時候,暴病死於軍中,年僅三十六歲。
    朱元璋也想起了那位外表憨厚,實則文武雙全精通兵法的親衛頭子。
    他的眼角有些濕潤,歎著對朱標、朱棣等人說道:
    “雞籠山築壇朱元璋專門建造用來祭奠馮國用)好久沒去了。
    等這一期的視頻看完,咱們一起去看看你們馮叔吧!”
    朱標等人躬身行禮道:“是!”
    “我敢說,即便有馮國用,那時候的你肯定也沒睡著!”冷不丁的,馬皇後突然調侃了一句。
    老朱臉上悲傷的表情頓時一僵,而後白了馬皇後一眼,道:“你怎麽知道我沒睡著?你又沒在我旁邊躺著。”
    “……”
    “朱元璋收複降軍人心後,接下來的戰事便進行得出奇順利了。
    僅僅用了十日不到,朱元璋便攻克了集慶城。
    進城之後,他立即下令安撫百姓,並將集慶更名為應天府,以此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朱元璋拿下重城集慶的消息,傳到小明王韓林兒耳中。
    他大為欣喜,立馬便提升朱元璋為樞密院同僉。
    不久之後,韓林兒又加封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使得朱元璋的聲望和地位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應天府中,朱元璋設立了天興建康翼大元帥府,李善長出任左右司郎中,輔佐自己處理軍政事務。”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
    至正十七年1357年)起,他的將領們紛紛傳來捷報:
    耿炳文攻克長興、徐達攻克常州、朱元璋親自率兵攻取寧國;
    趙繼祖攻下江陰、徐達再下常熟;
    胡大海占領徽州、常遇春攻克池州、繆大亨奪下揚州。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的軍隊更是勢如破竹,陸續攻占浙東各地。
    至此朱元璋的勢力已經控製了江左、浙右的廣大地區,與陳友諒的領地相鄰而居。”
    “盡管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擁有十萬之眾的兵力,但他的地盤仍然相對有限,且四麵環敵。
    在他的東麵和南麵,是強大的元軍;
    東南方向是張士誠的勢力範圍;
    西麵則是徐壽輝的領地。
    雖然同是反元義軍,但張士誠和徐壽輝卻與小明王韓林兒相互敵視。
    不過幸運的是,北麵的小明王和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主力為朱元璋分擔了元軍的大部分壓力。
    而張士誠和徐壽輝的實力,則還不足以對朱元璋構成威脅。
    因此,在這樣一個風雲變幻的亂世之中,
    朱元璋竟然意外地獲得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其它朝代,有百姓討論起來,
    “我怎麽感覺朱元璋跟三國時候的曹操有些像?”
    “你這麽一說,他們倒確實很像啊!
    都是處在諸侯的包圍之中,但卻因為諸侯們的相互掣肘,擁有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這時候,有一位老者卻說道:“朱元璋與曹操在某些方麵有相似之處,但他們其實有著巨大的差別!”
    “哦?願聞其詳!”
    “曹操身處漢末亂世,依靠的是自身的才華和家族背景,逐步壯大勢力,成為一代梟雄。
    而朱元璋卻是真正的草根英雄。
    他出身貧寒,卻能在元末的混亂中異軍突起,這其中的艱辛與智慧,絕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也是哈!曹操的老爹可是做過太尉的呢!”
    “不能比不能比……朱元璋才是咱們普通百姓的代表!!”
    “我決定了,從今以後就以朱元璋為榜樣……”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各種討論聲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至正二十年1360年)春,朱元璋誠邀智者劉基前來應天府相助。
    他將劉基任命為自己的首席謀士,共同謀劃天下大事。”
    “要說劉基,明朝及之後的人們都對他非常熟悉,也對他的能力非常認可。
    但他到底有怎樣的實力呢?
    隻要聽了那一句話後,大家應該就非常清楚了。”
    此問題一拋出,各個朝代所有人的討論聲,便全都消失了。
    他們屏住呼吸,死死盯著光幕,就怕錯過了“那一句話”!
    蘇治這句話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這句話便是:五百年前諸葛亮,五百年後劉伯溫劉基,字伯溫)!”
    “更有人說,劉伯溫就是諸葛亮轉世!”
    看到這兒,無數人傻眼兒了。
    隋文帝楊堅難以置信的說道:“劉伯溫竟是諸葛亮轉世!諸葛亮和劉伯溫竟是同一個人?!”
    “扯你娘的蛋!”老朱甚至爆了個粗口。
    “這世間哪有什麽投胎轉世?”李世民哭笑不得。
    但視頻裏,蘇治卻繼續解說道:
    “據野史記載,劉伯溫神機妙算,幫朱元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論功行賞,劉伯溫勞苦功高,自然做了很大的官。
    話說有一天,劉伯溫無意間路過一座廟,他走進廟裏,看見廟裏有座石碑,石碑上模糊的刻著,
    ‘五百年前諸葛亮,五百年後劉伯溫。’
    劉伯溫才知道自己是諸葛亮轉世,於是大徹大悟,放棄了高官厚祿,辭官回家。”
    “不但如此,劉伯溫辭官回家之後,有人還在四川見過他,那時他在往一個很破的孔明廟上麵壘磚。
    有人不解,就問他,你在這做什麽啊?
    劉伯溫說,給自己修塚。
    這件事傳到了朱元璋耳朵裏,朱元璋聽說後,馬上命令人重修孔明廟,在孔明廟的旁邊呢修建劉伯溫廟。
    說來也奇怪,在修孔明廟的時候,一個官員見廟前石碑從蜀國到現在已經,模糊不清了,想重新換一個。
    可是一搬之下,發現石碑中什麽都沒有,隻有一張羊皮畫卷!
    羊皮畫卷上有一人,
    此人羽扇綸巾,氣度非凡,
    他就是當年蜀漢丞相,武侯——諸葛亮!”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