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沒關係,我李世民會出手

字數:5895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是華夏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善戰君王。”
    “在被封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後,
    李世民沒有辜負父親李淵的期望,
    他率領軍隊攻入長安,成功推翻了隋朝的統治。”
    “由於李世民的傑出貢獻,
    李淵又封他為光祿大夫、唐國內史,並將他的封地改為秦國,食邑萬戶。
    同年十二月,李世民又被任命為右元帥,封地再次變更,成為趙國公。
    他率領十萬大軍進攻隋朝的東都洛陽。
    雖然這次進攻並未成功,
    但李世民卻巧妙地在三王陵設下三路伏兵,
    成功擊敗了隋朝將領段達,進一步鞏固了唐朝在北方的統治。”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
    李淵正式廢黜了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楊侑,自己稱帝,改國號為唐。
    李世民被封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並被進封為秦王。
    這是對他在建立唐朝過程中的卓越貢獻,再次的肯定!”
    蘇治解說到這兒,視頻播畫麵裏出現了唐國當前的勢力地圖。
    被標注為紅色疆域的唐朝,疆土隻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
    在唐朝的北方,是廣袤的草原地區,這裏被遊牧民族所占據,他們時常南下侵擾唐朝邊境。
    在唐朝的南方,則是江南水鄉和嶺南一帶,這些地區地勢險要,民族眾多,尚未完全被唐朝所控製。
    在唐朝的西北方向,是一塊被標注為深黃色區域的勢力範圍。
    這裏是屬於薛舉和薛仁杲的勢力範圍,他們盤踞在隴西地區,自稱為西秦霸王,並一度稱帝。
    此時,蘇治的聲音再次傳來,
    “薛舉是河東汾陰人,早年曾跟隨父親遷居到隴西居住。
    隋朝末年,薛舉擔任金城府校尉,當時隴西一帶盜賊四起,薛舉被任命為征討盜賊的主將。
    天下大亂時,
    薛舉與他兒子薛仁杲劫持了縣令,囚禁郡縣官員,開倉放糧,也算是揭竿而起了。”
    “大業十三年617年),薛舉在蘭州稱帝,兒子薛仁杲被封為太子。
    不得不多提一句,薛舉是讓李世民唯一一次嚐到大敗的人!”
    “在西北之地大多落入自己手中後,薛舉開始計劃攻打長安。
    為了應對薛舉的挑戰,李淵派遣次子李世民領兵出戰。”
    “武德元年618年),發生了著名的淺水原之戰。
    此戰,李世民坐鎮高墌城,卻因病無法親自指揮。
    他深思熟慮後,
    囑咐將領劉文靜和殷開山采取堅守策略,待薛舉軍隊疲憊時再出擊。
    這因為薛舉大軍的糧草跟不上,他們最希望的就是速戰速決。
    不過,劉文靜和殷開山並遵照李世民這個‘毛頭小子’的叮囑,
    他們在薛舉的一再引誘下,終於還是擅自出兵了。”
    “結果,唐軍遭遇慘敗,損失慘重。
    唐軍半數以上士兵陣亡,八位總管均告失利,其中劉弘基更是不幸被俘。
    此戰無疑是唐軍的一次慘重失敗,
    李世民眼見敗局已定,無奈之下隻能返回長安。”
    “然而,
    就在薛舉躊躇滿誌,準備乘勝追擊直搗長安之際,
    命運,卻突然與他開了個玩笑。
    薛舉在行進途中,突然身染重病,病情急劇惡化。
    他求助於巫師,得到的卻是唐軍作祟的答複。
    不久之後,這位威震一方的西秦霸王薛舉竟然離奇暴斃!”
    唐朝代的百姓們見此,不由得紛紛感慨道,
    “這可真是天佑我皇,天佑我大唐啊!”
    “難怪蘇先生要說陛下是‘天命之子’,這不就跟之前盤點的那位漢光武帝差不多嘛!”
    “如有神助,上天護佑!這便是,天命!”
    “沒錯!陛下,就是天命!!”
    視頻繼續播放,蘇治的解說聲徐徐傳來,
    “薛舉病逝後,其子薛仁杲繼位,繼續與李世民展開對抗。
    兩軍曾在折墌城陷入膠著狀態,相持不下。
    李世民出奇計,出其不意地四麵合圍了薛仁杲軍。
    麵對李世民的圍攻,薛仁杲無奈選擇請降。
    李世民俘虜了薛仁杲的精兵一萬餘人,以及男女五萬口。”
    “隨後,薛仁杲被押送至長安,在鬧市中被斬首示眾,從而結束了薛氏父子的統治。
    在平定薛舉、薛仁杲父子之後,李世民因功被封為太尉、陝東道行台尚書令,並鎮守長春宮。
    他也成為了唐朝在關東地區的最高軍事統帥,所有兵馬均受他的節製和調度。
    不久後,
    李世民又被李淵加授為左武侯大將軍、涼州總管,
    進一步擴大了他的權力和影響力。”
    蘇治話音落下,
    視頻畫麵裏的大地圖上,
    那代表薛舉政權的深黃色,開始迅速變淡,隨之便被唐朝的大紅色所取代。
    唐朝的勢力範圍,頓時向西北延展了一大片!
    隨後,地圖上又標注出了另外一個諸侯勢力——劉武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武周的勢力範圍,被一片淺綠色所標注出來。
    他依附於突厥,占據了河東大部地區,對唐朝構成了嚴重威脅。
    “在隋末天下大亂時,
    劉武周看準時機,殺死了馬邑太守王仁恭,自立為太守。
    為了穩固自己的勢力,劉武周派遣使者向突厥表示依附。
    突厥為了進一步擾亂中原,便決定扶植劉武周這個地方割據勢力。
    他們甚至還特地封劉武周為‘定楊可汗’,
    使得劉武周在北方有了不錯的政治和軍事資本。”
    “呸!賣國賊!!!”
    “漢奸!!”
    “無恥!!”
    “臭不要臉!!!”
    “狗漢奸劉武周,你跟石敬瑭有什麽區別?!”
    許多百姓開始對劉武周破口大罵起來。
    地方割據不是不行,但你勾結異族,那就是賣國賊啊!
    “得到突厥支持後的劉武周,變得野心勃勃起來。
    他很快便稱帝,並且開始對外積極擴張。
    武德二年619年),
    劉武周在突厥人的支持下,連續攻陷榆次、平遙、介州,進逼太原城。
    他的目標是奪取太原,並以此為根基,進而統一天下。”
    “李淵深感危急,於是急忙派遣李仲文、薑寶誼率軍救援。
    然而,這兩位將領卻遭遇了慘痛的失敗。
    危急時刻,宰相裴寂主動請戰,希望能夠扭轉戰局。
    可由於缺乏軍事才能和實戰經驗,
    裴寂率領的唐軍主力同樣遭到了劉武周的毀滅性打擊,全軍覆沒。”
    “太原的陷落似乎已成定局。
    齊王李元吉見勢不妙,帶著家人倉皇逃回長安。
    劉武周則乘勝追擊,勢如破竹般地占領了山西大部分地區。”
    “不久後,夏縣人呂崇茂自立為魏王,響應劉武周。
    同時,據守蒲阪的隋朝舊將王行本也落井下石,投靠了劉武周。
    這一連串的變故,
    使得黃河渡口向劉武周全麵放開,
    也為劉武周進軍關中,提供了有利條件。”
    “李淵聽聞這些消息後,感到前所未有的驚慌。
    情急之下,他下令放棄河東地區,退守河西。
    然,李世民卻表示堅決反對!
    他認為目前的情況,還沒有到達不可挽回的地步。
    若真失去河東,便猶如劉備失去荊州一般!
    到那時,還拿什麽來談一統天下?”
    “於是,
    李世民再次挺身而出,
    他主動請纓,請求李淵給他三萬精兵!”
    “關鍵時刻,李世民再次出手,力挽狂瀾!!!”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