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老李的過失:過於謹慎???

字數:5058   加入書籤

A+A-


    視頻裏,蘇治繼續盤點道,
    “三、晚年迷信長生不老。
    李世民在晚年時期,開始迷信長生不老之術,追求仙藥和長生不老的方法。
    他聽信一些道士和方士的謊言,服用丹藥,
    最終卻對身體造成了損害,
    反而縮減了自己的壽命。”
    “李世民曾嘲笑秦秦始皇、漢武帝為追求長生而服用金石之藥,
    但沒想到的是,
    他自己晚年時,卻也一樣迷行方士,開始服用金石之藥,追求長生。”
    “可這世間,哪有什麽神仙和長生不老之術?
    李世民與秦皇漢武追求長生不老的行為,
    無疑大大損害了他們英明神武的形象。”
    “唉!”朱元璋看到這兒,忍不住搖頭歎息道:
    “唐太宗終於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咱就很清醒,從來不去信什麽長生不老……”
    “四、李世民晚年征討高句麗,決策失誤。”
    “貞觀十八年,
    唐太宗李世民在準備了一年後,於次年大舉入侵高句麗!
    高句麗地理位置獨特,坐落在大唐的東北邊陲與朝鮮半島之上,地勢險峻,易守難攻。”
    “李世民之所以要發動進攻,是因為高句麗內部發生了劇變。
    時年,權臣泉蓋蘇文篡位攝政,將真正的國王變成了他的傀儡。
    更為嚴重的是,百濟國與高句麗聯手,對新羅發動了猛烈的攻擊,並成功切斷了新羅與大唐的聯係。
    新羅王來到了大唐,向唐太宗告狀,並希望可以得到大唐的援助。
    唐太宗派出使者前往高句麗,希望通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
    但高句麗並沒有給‘天可汗’的麵子,竟然斷然拒絕了停戰的提議。”
    “年紀上去後的李世民尤為的好麵子。
    高句麗的拒絕,無疑就是在‘啪啪啪’打他的臉。
    李世民震怒之下,決定親征高句麗。
    朝野上下,對此議論紛紛。
    有人擔憂這是高句麗的奸計,有人則認為此舉過於草率。
    但李世民心意已決,
    他任命了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領兵四萬從山東渡海直撲平壤;
    又命李積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領六萬多大軍以及蘭、河兩州歸降的胡人,直取遼東。
    唐軍水陸並進,在幽州集結,同時聯合新羅、百濟、契丹等小國,共同對高句麗發起了攻擊。”
    “李世民禦駕親征,一開始進展的極為順利。
    唐軍接連攻占了玄菟、橫山、蓋牟等十座城池,
    更在關鍵時刻擊敗了高句麗大將高延壽、高惠真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唐軍的士氣達到了頂峰。”
    “但接下來,唐軍卻遭遇了安市城的頑強抵抗。”
    “安市城牆高聳厚實,城內百姓全力支持守軍。
    唐軍雖然英勇善戰,但一時之間也難以攻破這座堅城。
    此時,有大臣建議繞過安市城直接攻擊平壤,
    但李積擔心越過安市會,被高句麗軍截斷糧道。
    長孫無忌又認為,皇帝禦駕親征求穩不求險,應該按順序先攻破安市城才對。
    最終,李世民采納了他倆的建議,下令繼續圍攻安市城。”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越來越寒冷,唐軍的糧草也逐漸耗盡。
    士卒們無法繼續戰鬥,李世民無奈之下隻好選擇退兵回朝。”
    “貞觀二十一年,三月,李世民再征高句麗。
    這年秋天,唐太宗下詔,發江南十二州工人造大船百艘,以備征高句麗之用。
    次年正月,再發兵三萬餘人及樓船戰艦,自萊州海以擊高麗。
    同年八月,他再次下詔要越州等地造海船及雙舫千餘艘。
    九月,雅、邛、眉三州的少數民族人民不堪造船之苦,起來造反,被唐軍鎮壓。
    征高句麗一事,直到唐太宗逝世,方才罷止。
    終其一生,都未能滅掉高句麗,這無疑是李世民軍師生涯中的一大遺憾。”
    看到最後自己死都沒能滅了高句麗,
    剛剛才從悲痛中緩過神來的李世民,差點又背過氣兒去……
    李世民的大臣們,也都在竊竊私語著。
    其中還有人疑惑的問道:“為何李衛公沒有隨李世民出征高句麗?
    有他在的話,高句麗還不被打成狗?”
    “你傻啊,都貞觀十八年了,衛公至少七十多歲了。
    到時候他人還在不在,都難說啊……”
    “哦~!”那人恍然道。
    看到李世民最後沒能拿下高句麗,程咬金的眼睛有些發紅,心中很是憋屈。
    他對身邊的秦叔寶,小聲說道:
    “咱兄弟們要是還能保持現在的狀態,
    別說一個高句麗,
    就是再加一個矮狗麗、長貓麗什麽的,也都得統統被咱踩在腳下!”
    秦叔寶並未多做評價,隻是回了一個苦笑。
    貞觀十八年,
    他恐怕活不到那個時候了……
    “李世民沒能滅掉高句麗,最大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他年紀大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在指揮作戰時,已經沒了年輕時的毅力和魄力,
    因為過於謹慎,而不能出奇製勝。
    強攻防守嚴密的安市城,導致戰機貽誤,從而被拖入寒冬,功虧一簣!”
    “陛下竟然也會有過於謹慎的時候麽……”房玄齡難以置信的喃喃自語道。
    “咱們是陛下的臣子,不能取笑陛下……”
    長孫無忌滿臉嚴肅,
    但不到兩秒,他還是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我不能笑……可我實在忍不住了!”
    想當初,李世民帶著三個人就敢跟人家十幾萬大軍叫板。
    他隻帶著尉遲恭,一弓一槊,就敢跟人家幾千人馬來回來扯!
    你蘇治現在說陛下過於謹慎……
    “哈哈哈!”尉遲恭終於忍不住大笑起來。
    但笑了兩聲後,他立馬意識到自己失態了,於是趕緊捂住了嘴巴。
    李世民的眼角也忍不住開始抽搐起來,
    他實在是難以相信,
    自己老了以後,為何變得如此愚昧、駑鈍?!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蘇治解說道,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沒能滅了高句麗,但也給對方造成了慘痛的損失。
    同時,大唐借此收複了遼東大部分州縣,還給唐高宗滅高句麗打好了基礎。
    這一仗或許隻能說是沒能完成滅掉高句麗的目標,而不能說是一場敗仗。
    之所以把他排到李世民的過失裏,純粹是因為李世民年輕時軍功太過耀眼。
    高句麗之戰,卻因為他過於保守謹慎,成為了他軍事生涯中罕見的‘未竟之業’。”
    李世民兩手一攤,頗為無奈的說道:“怪我咯?”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