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比閹黨危害更甚的,是隻會內耗的東林黨

字數:5072   加入書籤

A+A-


    “單論朱由檢扳倒魏忠賢這件事兒,他是做的極為漂亮,且有明君風範的。”
    “朱由檢剛上台的時候,魏忠賢權勢滔天。
    才十六歲的朱由檢,剛上台的時候竟然沒有意氣用事,反而聰明的選擇了隱忍。
    因為年幼時的遭遇,已然讓朱由檢學會了隱忍。
    他牢記著皇嫂張皇後的告誡,宮中的飲食一點一滴都不碰,隻吃從信王府帶來的東西。
    他甚至在睡覺的時候,都帶著宦官的佩劍防身!”
    “正是這些謹小慎微的習慣,讓他在與魏忠賢的鬥智鬥勇中存活了下來!”
    “同時明麵上,
    崇禎帝朱由檢在對待魏忠賢時,也像自己的哥哥那般,對他寵信有加,不減絲毫優待。
    甚至,朱由檢故意對魏忠賢更加縱容,連魏忠賢私自擴充軍隊都不加責罵。
    這一切舉動,反而讓魏忠賢猜不透朱由檢的心思,
    也得以讓朱由檢,漸漸地把原來那些在信王府中侍奉的侍從,都帶到了宮中,以此保護自己的安全。”
    “魏忠賢自然不甘如此。
    他為了試探朱由檢的態度,不斷使計。
    甚至幹脆讓自己的黨羽上疏讚頌自己。
    而朱由檢卻總是非常開心地讀著這些奏章,不見半點慍怒,
    他甚至還不斷地嘉獎魏忠賢及其黨羽王休乾、崔啟秀等人。”
    “朱由檢通過這一係列的操作,讓朝中一些大臣看清了局勢。
    他們紛紛開始站隊,局勢很快明朗了下來,這倒是讓魏忠賢的黨羽恐懼了,開始自亂陣腳。
    禦史楊維垣試圖揣測朱由檢的心意,
    於是首先彈劾了魏忠賢的得力助手崔呈秀,同時又對魏忠賢大肆讚揚。
    朱由檢便借此機會,果斷除掉了崔呈秀,此舉也正式揭開了倒魏的序幕。”
    “接下來,朝中不斷有彈劾魏忠賢的奏疏湧現,但朱由檢始終保持沉默,任由形勢發展。
    直至貢生錢嘉征上疏詳細列舉了魏忠賢的十大罪狀,並逐一證實。”
    “直到這時候,
    朱由檢驟然發難,當著魏忠賢的麵痛斥他的罪狀!
    魏忠賢‘震恐傷魄’,在信邸太監徐應元的勸諫之下辭去了爵位,被朱由檢發往鳳陽安置。
    然而,魏忠賢走的時候,竟帶著大量衛兵離開,這引起了朱由檢的強烈不滿。
    朱由檢立即命令錦衣衛將其緝拿回京。
    收到消息的魏忠賢已經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親兵散盡,最後自縊身亡。”
    說到這兒,蘇治卻話鋒一轉,道:
    “說句公道話,
    朱由檢扳倒魏忠賢的這一仗,打的非常漂亮!
    結果也確實大快人心,徹底鏟除了這個權傾朝野的巨奸。
    可是,朱由檢隻看到了閹黨對朝堂對天下的禍患,卻沒看到另一個黨派對大明的危害!
    他們就是——東林黨!!!”
    朱由檢的世界裏。
    當“東林黨”這三字一出,天下文人墨客瞬間炸開了鍋。
    一些人情緒激動,對蘇治破口大罵,罵他血口噴人,包藏禍心。
    但也有有識之士,終於感覺在絕望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們開始又哭又笑起來,慶幸著大明還有被拯救的機會!
    朱由檢因痛哭而布滿血絲的雙眼,緩緩瞪大起來。
    他此刻的心中,掀起了一陣驚濤駭浪,“東林黨!那些文人???”
    蘇治繼續講解道,
    “魏忠賢雖然罪行累累,惡貫滿盈,
    但不能否認的是,他是一個極具能力和眼光的太監。
    在魏忠賢離世後僅僅十七年,大明王朝就走向了滅亡。”
    朱由檢對此感到難以置信。
    他無法理解為何自己鏟除了朝廷中的最大毒瘤,大明卻反而僅支持了十七年,就走向了覆滅?
    對此,蘇治自然有所解釋,
    “在魏忠賢掌權時期,雖然他禍亂朝綱,掠奪民脂民膏。
    但他卻能分清輕重緩急,可以將部分錢財用於國家財政和軍費開支。
    他尤其重視遼東地區的物資保障和士兵軍餉,確保了邊疆的穩定。”
    “然而,在魏忠賢死後,東林黨逐漸掌控了朝政。
    這些東林黨人大多來自東南士大夫階層,
    而魏忠賢搜刮的錢財,其實大多也是就是這些東南士大夫家裏搜刮來的。
    而這些人重掌朝堂後,他們做的事情比魏忠賢更加過分,且更加愚蠢。
    他們不僅壟斷了朝廷,壟斷了利益,還斷絕了百姓的生路。
    與魏忠賢相比,他們缺乏高明的手段和遠見,隻會內耗!
    這導致邊疆地區陷入混亂,民不聊生。
    最終,義軍四起,大明社稷搖搖欲墜!”
    “總而言之,崇禎帝的第一個過失就是在魏忠賢死後,朝堂平衡被打破。
    魏忠賢的勢力被東林黨徹底拔除,
    失去掣肘後,東林黨開始迅速崛起。
    他們禍亂朝綱,致使大明國力迅速衰退,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僅僅十七年後,李自成攻入北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身亡,明帝國宣告滅亡。”
    朱由檢的世界裏,那些東林黨人,集體沉默了。
    他們似乎感覺到了一股蘊藏在平靜之下的暴風雨,即將到來!
    紛紛開始相互之間傳遞起了眼神,準備迎接接下來皇帝的雷霆之怒。
    而朱由檢看到這裏的時候,整個人都是崩潰的。
    他真的無法理解,
    那群看上去個個都是正人君子、道德楷模的東林黨人士,怎麽就成了大明滅亡的罪魁禍首?
    他們平日裏一口一個“忠君愛國”、“上報社稷,下安黎庶”,
    難不成,
    這就是他們所謂的忠君愛國?
    這就是他們對大明王朝的忠誠?
    此刻,朱由檢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
    他扳倒魏忠賢後,對東林黨人寄予了厚望,認為他們是朝廷的棟梁之才,能夠為國家帶來繁榮和穩定。
    然而,蘇治卻給了他狠狠的一記耳光。
    東林黨人的所作所為,甚至還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
    這一刻,朱由檢甚至想起了太祖朱元璋曾經對讀書人的嚴厲打擊,不自禁的開始自言自語道:
    “難道太祖早就看透了這些讀書人的虛偽和齷齪?
    所以才對他們苛刻挑剔,嚴加監管???”
    ……
    與此同時,朱元璋咬牙切齒的說道:“咱就知道,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
    朱棣沉默片刻,突然歎息一聲道:
    “看來,俺重用太監還是沒錯的……
    這群讀書人,確實需要一股足以與他們相抗衡的勢力才行啊!”
    其它世界裏的文人們,也都漸漸陷入了沉思。
    東林黨人的文人風骨何在?
    這顯然不是其他文人想要看到的結局,也不是他們希望得到的結果。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