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兵不厭詐,騷擾、偷襲加下藥!

字數:5593   加入書籤

A+A-


    “杜充掘開黃河試圖阻攔金軍。
    然而可笑的是,金軍卻轉道從山東繼續南下。
    建炎三年正月,金軍攻占徐州,進犯泗州。
    然而汪、黃仍隱瞞軍情,並再次建議趙構派人求和。
    金軍長驅直入,擊潰韓世忠、劉光世軍隊,渡過淮河,以議事為名誘趙構留揚州。
    二月初,金軍急襲揚州,趙構聞訊大驚,匆匆逃離,直至平江府才稍事安頓。
    在逃亡過程中,趙構狼狽不堪,
    甚至在瓜洲被吏部尚書呂頤浩及禮部侍郎張浚追上時,才得知金軍已入揚州。
    為了求得金人寬恕,
    趙構下詔錄用張邦昌親屬,並再次向金人乞和。
    同時,他外放汪、黃二人,拜朱勝非為右相,升任王淵為簽書樞密院事以酬謝其扈衛之勞。
    他這一係列舉動,無不顯示出趙構在金人麵前的軟弱和無能。”
    隨著蘇治的講解逐漸深入,
    其它朝代的百姓們對趙構的無恥、無能逐漸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但百姓們對他了解的越是清楚,便越是鄙視與唾棄。
    “這……”宋徽宗趙佶支吾了半晌,卻始終未能吐露出一句完整的話語。
    因為他感覺,倘若自己身處其境,恐怕也不會比趙構好多少。
    隋煬帝楊廣則麵露輕蔑,譏諷道:
    “果不其然,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趙構,真是完美地繼承了宋徽宗趙佶的‘衣缽’呢!”
    崇禎帝朱由檢不禁歎息道:“這宋朝皇帝,可真是個頂個的軟弱啊!”
    “大宋,大慫……”宋太祖趙匡胤苦笑著呢喃道。
    他這下終於知道,蘇治為何會以“大慫”來稱呼大宋了。
    “趙構一路奔逃,金軍則緊追不舍,沿途遭殃的,自然是大宋百姓。
    從杭州至越州,再經明州至台州,
    直至最終逃到茫茫大海上,方得暫時喘息。
    最後金軍因為不擅水戰,才選擇撤兵。
    而這就是趙構的一貫表現,
    從他即位到最後退位,
    他堅持並奉行的唯一原則便是——妥協!
    對於金人提出的任何條件,他都竭力去滿足;
    每當金軍來犯,他便選擇逃避。
    這樣懦弱無能的皇帝在位,南宋又有何希望收複中原呢?”
    宋太祖趙匡胤欲哭無淚,長歎一聲道:
    “我趙匡胤究竟造了什麽孽啊!大宋王朝,真的丟盡了華夏兒女的臉麵啊!”
    趙匡胤的苦,隻有他自己去咽下,
    因為大宋抑武崇文的基調,便是他自己定下的。
    視頻繼續播放,
    “南宋紹興十年,
    金兀術完顏宗弼)撕毀之前的和議,再率傾國之兵南侵。
    對於金國的再次入侵,
    這個一直沉浸在屈辱和平中的王朝,幾乎毫無防備。
    金國大軍來勢洶洶,如疾風驟雨般迅速占領了河南、陝西的多個州縣。
    此時,新任東京副留守劉錡,正率領兩萬士兵並攜帶大批將士眷屬,北上前往開封就職。
    當劉錡率軍行至順昌時,
    前方突然傳來金軍已經攻陷東京開封的消息。
    金軍的前鋒部隊,甚至已經抵達了陳州,距離順昌僅有一百五十裏!
    順昌地處淮北潁水下遊,是金軍南下的必經之地。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劉錡果斷決定全軍駐守順昌,以阻止金軍的進一步南下。”
    “然而,當時劉錡所部僅有兩萬人,
    其中主力是原來王彥率領的著名抗金部隊南宋初河北﹑河東地區人民組織的抗金義軍),但能出戰者僅有五千人。
    與此同時,由開封向順昌殺來的金軍卻有十萬之眾,雙方兵力無比懸殊。”
    “有人建議劉錡向南撤退以避金軍鋒芒。
    但劉錡知道,如果棄守順昌向南撤離,一旦被金軍的騎兵追上,整支隊伍必將遭受覆滅之災。
    而且金軍占領順昌之後,便可長驅直入侵擾兩淮之地,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他認為唯有‘背城一戰,於死中求生’,才能挽救南宋的危局!”
    “備戰金軍,
    劉錡開始發動民眾環城修築土圍,用以護城屯兵,同時加固城池、增設障礙。
    他還鑿沉了撤退用的船隻,以示破釜沉舟、誓死不退的決心。
    另一方麵,他將自己的全家老少搬到一座廟裏,並在門口堆滿幹柴。
    他囑咐守衛的士兵一旦金軍破城,即放火焚燒他的全家。
    這種悲壯的舉措,極大地激勵了士兵和百姓們誓死保衛順昌城的決心。”
    “接到順昌告急軍情的宋高宗趙構,頓時驚恐萬分、手足無措。
    危急時刻,他想起了那群敢打硬仗的將領。
    於是趙構火線提升韓世忠、張俊和嶽飛為河南、河北諸路招討使,
    並命令他們前往準東、準西和湖北駐守,以構築起一道抵禦金軍的防線。”
    “由於擔心駐守順昌的劉錡孤軍被殲滅,
    趙構又屢次催促駐軍鄂州的嶽飛揮師北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以牽製向淮南和陝西進攻的金軍,為劉錡分擔壓力。
    彼時的嶽家軍,已經在鄂州已經駐紮了三年。
    他們雖一心想要北上殺敵,但是受製於雙方‘議和’,隻得厲兵秣馬、等待時機。
    而今,
    朝廷的命令終於下達,
    嶽家軍便立刻化身為出籠的猛虎,立刻揮師北上,向金軍發起了猛攻!”
    “與此同時,在順昌的劉錡也展開了激烈的抵抗。
    他充分利用金軍騎兵不擅長夜戰的弱點,
    頻繁在夜間發動偷襲,
    給金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當金兀術的主力部隊抵達順昌後,劉錡又率領軍民堅守城池,並多次成功挫敗了金軍的進攻。”
    “時值盛夏酷暑,金軍兵馬難以忍受炎熱的天氣。
    劉錡抓住這個機會,派人在潁水上遊下毒。
    金軍兵馬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飲用了被汙染的水,
    食用了被毒草汙染的草料,
    結果中毒病倒的人數不計其數。
    金兀術圍攻順昌城長達二十多天,
    但由於劉錡的頑強抵抗和毒計奏效,金軍損失慘重卻始終未能攻下城池。
    最後,金兀術隻得無奈地下令退軍。
    這場順昌之戰,最終以宋軍的勝利告終。”
    百姓們看到這裏,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騷擾、偷襲、下毒,劉錡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這便是兵不厭詐!劉錡深諳兵法!”
    “這劉錡是個人才啊!宋徽宗要不要考慮下?”
    “我記得宋徽宗得到的是‘辨忠識奸’的獎勵吧?
    再加上劉錡確實有能力,他應該能夠飛黃騰達了!”
    視頻繼續播放,
    “順昌之役過後,金軍對淮南地區的威脅也隨之消除。
    宋高宗趙構眼見形勢得以緩解,便立即改變了主意,下令全軍撤退。
    接到命令後,張俊所部在攻占宿州和亳州之後,便於閏六月底班師回朝。
    而劉錡在順昌大捷後,也奉命將部分兵力撤回鎮江府,僅留少數駐守順昌。
    唯獨嶽飛,他並未立即執行撤退命令。”
    “宋高宗趙構見狀,便派遣嶽飛的好友司農少卿李若虛前去傳達口諭:‘兵不可輕動,宜且班師。’
    然而,嶽飛認為此時宋軍士氣正旺,正是收複失地的大好時機,怎能輕易放棄?
    於是,他決定繼續揮師北上,抗金殺敵!”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