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有時候守護過度,就成了桎梏

字數:5943   加入書籤

A+A-


    “在後宮的爭鬥中,竇漪房與慎夫人的較量日趨激烈。
    竇漪房在此期間逐漸處於下風,
    而她的兒子劉啟,又在這個關鍵時刻犯下了重大錯誤。
    劉啟先是在下棋的時候,一時氣憤砸死了吳王太子。
    他在劉恒麵前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與劉恒的寵臣相比顯得不夠貼心,
    這讓劉恒對他產生了些許不滿。
    如果慎夫人有一個貼心的兒子,
    並下定決心與竇漪房爭鬥到底,
    竇漪房的命運恐怕將變得岌岌可危。”
    “然而,出乎大部分人意料的是,慎夫人卻選擇了主動退出這場競爭。
    一來,是因為慎夫人一直未能為劉恒生下一個兒子。
    沒有兒子可以繼位,即使她爭贏了竇漪房,也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二來,是因為一個大臣給她和劉恒提了一個醒。
    大臣對劉恒說:‘陛下,您難道忘了戚夫人的悲慘結局嗎?’
    戚夫人是劉邦的寵妃,是呂後的眼中釘。
    劉邦寵愛戚夫人,
    甚至一度想廢掉呂後的兒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但最終被群臣阻止。
    劉盈登基後,呂後便立刻對戚夫人母子展開了殘酷的報複。
    這個大臣這番話的言外之意是:
    ‘劉啟遲早是皇帝,竇漪房很可能成為太後。
    如果慎夫人和竇漪房持續相爭,
    陛下您難道不擔心自己去世之後,
    竇漪房也會這麽殘忍地對待慎夫人嗎?’
    更何況,慎夫人沒有兒子,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爭贏太子之母竇漪房。
    聽到這番話,劉恒嚇出了一身冷汗。
    他把大臣的話告訴了慎夫人,
    慎夫人也如夢初醒,從此不再與竇漪房相爭。”
    “對竇漪房威脅最大的慎夫人,既沒有兒子,又主動退出了爭奪。
    最終,失寵已久、雙目失明的竇漪房,
    順利地熬過了劉恒,
    當上了皇太後,
    最後還當上了太皇太後,成為漢朝最尊貴的女人。
    不過,竇漪房能從一個自幼喪父的貧家女,走上母儀天下的道路,成為漢朝最尊貴的女人,
    靠的,並不僅僅是命運的眷顧。
    她本人,自然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人。”
    “竇漪房有兩個親兄弟,哥哥竇長君,和弟弟竇廣國。
    但是,
    哪怕在她成為漢朝實際上的掌權人之後,
    竇漪房也沒有為兄弟和兄弟的後代濫授職位,更未縱容他們囂張跋扈。
    劉恒曾有意任命竇廣國為丞相,但卻被竇漪房阻止了。
    竇漪房還對劉恒說:‘不要讓天下人議論你有私心。’
    正是因為竇漪房能夠約束外戚,
    所以她雖然身份顯赫,貴為皇後和太後,
    但是漢文帝、漢景帝兩朝,
    卻始終沒有竇氏外戚作亂的問題。
    竇家的人,
    除了才華橫溢的竇嬰得到朝廷的重用外,
    其他人均安心享受榮華富貴,並虛心向賢良之人學習,致力於成為品德高尚的君子。
    這一切,都得益於竇漪房對外戚的嚴格管束和自身的崇高品德。”
    “竇太後的政治成就,主要表現在她對漢朝政治的幹預和影響上。
    劉啟即位後,竇漪房以太後之尊,掌握了極大的權力,
    其對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竇漪房很喜歡黃老之道,奉行無為而治。
    她不僅自己熱衷於研讀黃帝、老子的著作,
    還積極要求漢景帝劉啟,以及竇家子弟一同學習。
    在經曆過秦朝的暴政之後,
    無為而治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漢文帝去世之後,
    由於竇漪房對漢景帝的巨大影響力,
    使得漢景帝雖然很喜歡儒學,但卻一直不能重用儒生,而是一直延續黃老學說的理念。
    這一決策對‘文景之治’時期的繁榮穩定,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看到這兒,
    竇廣國滿臉敬佩地說道:
    “姐,您瞧,就連蘇先生都對您的政策讚不絕口,大加讚賞。
    陛下這回應該會有所收斂,不再輕舉妄動了吧?”
    竇漪房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淡然的微笑。
    她語氣平和而慈祥地回應道:
    “阿彘年輕氣盛,行事衝動,難免會犯下一些錯誤。
    但隻要我們能夠及時發現並加以引導,助他重回正道,
    那麽一切都還有挽回的餘地。”
    竇廣國聽後,點頭稱讚道:
    “姐姐說得極是,您總是能夠深思熟慮,洞察先機,真是讓人佩服不已。
    若非您的努力,讓大漢在‘文景’時期積累下大量的財富和糧食,
    陛下又如何能成就‘漢武’威名?”
    竇太後笑了笑,沒有再回話。
    然而,
    竇家兩兄妹的對話才剛剛完畢,
    蘇治卻話鋒一轉,說道:
    “但是,竇漪房對黃老之學的堅持與推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某種程度上也阻礙了國家的進一步強盛。
    漢帝劉啟去世之後,漢武帝劉徹繼位。
    劉徹以他敏銳的洞察力看到了社會的積弊,
    並意識到黃老之學已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
    國家若欲更為強大,則必須有所變革。
    因此,劉徹毅然推行了一係列的新政,旨在革除舊弊,振興國家。
    但因為竇漪房過於喜歡和倚重黃老學說,
    因此將劉徹的新政全部廢除,
    這無疑延緩了漢朝走向更為強盛的步伐。
    直到竇漪房逝世後,
    劉徹才得以真正施展他的才華與抱負,引領漢朝走向更為輝煌的未來。”
    竇太後和竇廣國兩人臉上的笑容,緩緩消失了。
    “上榜理由:
    竇漪房,以其智慧與決斷穩固了漢朝的政權,
    並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麵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政治上,竇漪房展示了非凡的領導才能。
    她以冷靜的頭腦和堅定的意誌,引領漢朝平穩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她不僅善於采納朝臣的建議,更注重權力的平衡與穩定,為漢朝的長期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她對漢文帝和漢景帝兩朝的輔佐,使得這兩朝都出現了盛世景象。
    在經濟上,竇漪房積極推動各項政策的實施,以促進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
    她關心百姓的福祉,減輕了他們的賦稅負擔,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時,她還注重水利建設,有效預防了水患災害,保障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在文化上,竇漪房倡導黃老之學,主張無為而治,這一理念對漢朝的統治政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她本人也以身作則,注重道德修養和品質提升,為漢朝的文化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整體來說,竇漪房更像是漢王朝的守護者。
    她輔佐了文帝、景帝,
    又幫助年輕繼位的漢武帝度過了最不安穩的交接時期,
    是個相當了不起的女人。
    最後,咱們再送一首詩給竇漪房:
    出身清貧守貞節,情深意重盡歡顏。
    朝堂運籌顯智略,腹中韜晦定宏篇。
    撫民如子施仁愛,慈目常含笑靨甜。
    失明不失尊卑序,漢室江山穩如磐。”
    【曆史十大最具影響力皇後第九位:孝文皇後竇漪房,盤點完畢!】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